2024年12月3日 星期二

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 陳柔縉


1. 情境和故事才是歷史趣味的核心。人發出的語言、穿著的服裝、物體出現的動作,甚至天空晴或雨,才能建立情境。所以,種種細節最是要緊。

2. 戰後初期崛起的企業家有一些共同特徵,像聲寶陳茂榜、國際牌洪健全、東南水泥陳江章,都只受小學教育。但在當時已算有「相當學歷」,競爭力猶勝今天的大學文憑。

3.二十歲的吳火獅已經在台北和宜蘭之間坐民航飛機談生意了。如果感覺不可思議,那真的應該再多了解一點台灣的歷史。

4. 一八五一年,英國在倫敦海德公園的萬國博覽會開始,歡迎各國一起把各自珍奇進步的工商技術和產品互開眼界,成為公認最早的世界博覽會。

5. 南京國民政府在台北前後有三任總領事,林紹楠開館,郭彝民因七七事變閉館。

6. 多項台灣的文明初體驗,都由YMCA打開台灣人的新視界。籃球、排球也是。台灣第一座游泳池,也是YMCA給台北的禮物。

7. 六零年代之前,春節只放一天、兩天;七零年代放三天。政府機關春節放假,花了一甲子的時間,才慢慢延長到現在的四、五天。

8. 日本時代以前,早有中國和尚把桃樹傳入台北士林。愛賞花的日本人來,士林草山的桃樹早已種滿山谷。一零年代,草山便成為「本島唯一no桃花no名所」。

9. 臺灣銀行創立於一八九九年,是日本時代的第五年。日治下的台銀,猶如臺灣總督府的「中央銀行」。當時紙鈔由臺灣銀行發行,銅板才與日本本國互通流用。




心得
    作家陳柔縉的筆法很溫柔,每篇文都讓人看得暖暖的。本書類似林瑤祺前輩那樣的單元回憶錄,本書也由多個故事串起來。以往我們認識日治時期,知識只能從標準課本來,而資料的選用多因實用因素因應考試,或政治因素,才編入課本,本來就不完全。另外我也很認同作者的觀點,歷史不是英雄的所有物,不是英雄的故事才是歷史。那些被認為最瑣碎、最不重要的庶民的日常,才是真正構成人類歷史的基本元素。我們大部分的祖先都不是英雄,而是紮實活在那個時代的普通人們。本書的各個單元的故事,珍貴的照片,讓我回憶起從前的樣貌、似乎祖父們的記憶在我的血液中再度浮現起來。
    本書內容非歷史課本那種主軸,反而是提到不少先人的食衣住行,雖然是瑣事卻讓我感覺親近。不過本書收錄的都是日治時期,沒有後面國民政府時期。認識了不少旁左知識,哈哈。那段時期由於日本社會習俗與台灣傳統習俗相去甚遠,所以摩擦肯定是很大的,加上經濟條件不好,一般民眾生活苦悶,從之前其他閱讀就略知一二。對有錢人可能是,對一般人絕對不是一段很開心的歲月。不過在我的概念中,總認為日本來台之前是一段浪漫的時代。那是個博覽會的時代,世界混亂,卻充滿希望,並且肉眼可見正不斷變好。然後日治五十年是秩序時代,日本帶來日本的文化、秩序,台灣雖然苦悶,但是逐漸文化化。感覺日人在那時期的文化就頗精緻了。當然相對的也是浪漫的,不少台灣的企業,創辦人就是日治時期就學或開始創業的。書中提到吳火獅二十歲就在坐飛機談生意了,就算是他當代人也是出類拔萃,更何況今天的社會,哪有二十歲人的舞台?
    本書有一些篇章提到張超英,本作者後來另有專書寫張超英傳。在本書中讀到他的片段,看到曾見過的照片,讓人熟悉中又多一點親切感。我不禁想到,在他童年時,全台灣家勢贏過張家的有多少?寥寥可數而已。而現在都是其他當時無聞的家族,張家現在何在?創業者的格局、繼業者的眼光及能力,造成了各家族不同的興衰,讓人頗為感嘆。不過相比國泰蔡家、新光吳家、華南(板橋)林家、台塑王家、長榮張家等企業家族出盡鋒頭,張家、霧峰林家這樣在歷史中回歸平淡,又如何能說,哪一邊的造化勝過哪一邊呢?本書值得購買收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精選文章

維梅爾的帽子 卜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