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臺灣群島由臺灣本島和121個島嶼或礁岩所組成,陸域面積約36000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約1600公里,有效掌握海域面積大約18萬平方公里。
2.海岸線往外推十二浬,為島的領海,領海的定義如同領土。領海再往外推十二浬,為「鄰接區」,沿海國可在此區內使他國船舶停船受檢。海岸線往外200浬,為島的「專屬經濟海域」。這區域內的生物及非生物資源,該國擁有優先開採權。
3.臺灣特殊的海洋環境中,各種海洋活動與產業,經時間累積,形成與海有關的共同意識與共同生活習慣,這些綜合起來,便是臺灣海洋文化。
4.凡是鼓勵我們離開陸域,刻苦耐勞,冒險向海域尋找新機會的精神,就是「海洋精神」。這種精神也可以簡單濃縮為:「積極、冒險、犯難」。
5.台東太武至新北三貂角,是東海岸,主要地形為「斷層海岸」,幾乎整排山都站在海邊。三貂角到新北淡水河口為北海岸,地形為「峽灣型海岸」,凹凸形成天然港及觀光資源。淡水河口到屏東楓港為西海岸,地形為「沙岸」,坡緩潮間帶寬,適合蚵、貝養殖。楓港到大武為南海岸,地形為「珊瑚礁岩岸」,珊瑚豐富適合潛水及濱海遊憩。
6.因風向、地球自轉的偏向力、海水密度差、海面高度差、水溫差及沿岸地形等因素,所產生的集體海水運動,稱為「海流」,也稱洋流。其規模及浩瀚,陸地上沒有任何一條大河堪與比擬。
7.流經臺灣沿海近海的三股主要海流為:流經東部深邃沿近海的「北赤道暖流」俗稱黑潮;流經西部臺灣海峽的「中國沿岸流」;以及流經臺灣西南沿近海的「南中國海海流」。其中黑潮與南中國海海流由南向北,為暖流;中國沿岸流由北向南,為冷流。
8.大洋巡游魚類,隨海流浮游,生活領域開闊,離岸較遠,受污染程度較低。陸棚底棲魚類,生活在離岸較近的陸棚(200公尺深度內),較易受污染。
9.當魚離開我們的時候,就像天空不再有鳥飛過,海洋和天空也許蔚藍依舊,但是失去生命力,失去內涵的天空及海洋,將會變得多麼寂寥與落寞。
10.所有生命終其一生,都不斷的擴大自己的生活領域。我以為,生為動物,拓展生活領域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當我們的眼看著哪裡,若心中有了渴望,就設法讓自己的腳走向那裡。
心得
在之前閱讀地球科學書籍時,油然升起那麼應該也要來閱讀海洋的書,增進對海洋的認識。但是在翻閱「海洋學」的書時,如同讀地球科學書一樣,太過教科書感且枯燥,多、雜、細,沒有時時複習、沒有專科在其上真的難以記得,看過就忘。
剛好在臺灣文學讀本時有讀到廖鴻基的文章,順理就從作者入手,先瞭解臺灣的海洋再逐步擴大瞭解臺灣海洋。
如作者說的,我們僅有海鮮文化,沒有海洋文化。甚至海鮮文化也是只會吃而已,到市場上恐怕3種魚類都指不出來。吃什麼東西不僅關乎自己身體健康,也關乎人與環境的關係。你愈瞭解一個東西,就愈不會對它產生輕視或疏忽之心。一直以來,我們對環境、用品、生物都相當的忽視。聽說日本的授課中,有30%是海洋相關,對比我們幾乎是零。
我認同作者所說的,臺灣不是陸地型國家,是海島型,那麼對外必須瞭解海、與海洋形成良好關係,對內則是發展服務業及高科技,才是較正確的出路。臺灣三大海運,難得在世界佔有一席之地,真的是另一個臺灣驕傲。
本書獲得不少基礎知識,海岸區分、大洋巡游魚類區分、洋流區分等等,是好的。作者在章節後面,也會寫上自己的想法。作者曾隨貨櫃船航行世界,也曾自駕船繞行臺灣,是身體力行的海洋作家。章節之間,穿插有作者的散文,使整本書讀來不流於呆板知識,也不流於說教,還多了不少美麗文章可以看。書尾附上建議書目,會想再看同作者的書,也想看建議書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