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七年戰爭(英法北美戰爭),英國與美洲殖民地的民兵合作,擊破了法國和印地安人組成的聯軍,因而獲得了法國在美洲中部持有的殖民地,同時法國也割讓魁北克地區給英國。
2. 在波士頓茶黨階段,「自由之子」並未否定對國王的效忠。他們的批判是針對國王親信的不公與腐敗,並未觸及制度面上既有的結構。
3. 英國因為七年戰爭勝利而確立的歐洲霸權,以及在背後支撐著它的皇家海軍,也都不曾因為喪失美洲而動搖。喪失美洲並未對聯合王國的主權構成威脅。
4. 英東公司於普拉西戰役(一七五七年)之後,消滅了法國在印度的力量,插手地方統治,等於成了英國政府的化身。
5. 天主教的愛爾蘭人,因為愛爾蘭的守護神「聖派翠克」在傳教之際,以三葉草來譬喻三位一體的教義,故以綠色作為他們的代表色。愛爾蘭共和國的國旗橘色和綠色中間配上白色,是期待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之間能和平。
6. 一八一五到一九一四,即拿破崙戰爭結束到一戰爆發,對英國及歐洲而言是「移民的世紀」。在這其間,離開歐洲的人數遠超過五千萬人,其中三千多萬人前往美國。
7. 一七三零年左右,布里斯托以英國最大的奴隸貿易據點為人所熟知。從該港出航的奴隸貿易船超過兩千一百艘,運送了五十多萬名非洲人到西印度群島或美洲殖民地當奴隸。
8. 一八零七年,英帝國廢止了奴隸貿易。從十五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三百多年間,以奴隸身分從西非橫渡大西洋的非洲人,超過一千萬人。其中有兩百萬人以上,喪生在大西洋中。
9. 將女王視為「帝國之母」的目光,似乎是在她成為「印度女皇」以後,在登基五十週年、六十週年紀念慶典中,逐漸廣泛定型下來的。
心得
本書從各方面介紹英國繼荷蘭崛起後,到近代中間,被廣泛稱為大英帝國的那段時代。當中值得注意的大事,是英國兩次打敗法國,獲得北美開墾地與印度。不過獲得北美到失去北美,原來時間是蠻短暫的。失去北美的遠因也是與獲得北美有關,因為在英法戰爭中英國舉債太多,比法國多很多,於是在後來想要稅收上面填補,在沒有北美人代表情況下立法抽北美非常重的稅。波士頓茶黨事件最一開始也不是反帝國,比較是求平等稅制而已。帝國對北美採粗放政策,這些經驗讓帝國在統治加拿大時採取不同的做法。
中間不少像是看故事,多方面了解大英帝國當時的情況,如貿易,在廣為人知的英東公司之外,其實還有惡名昭彰的皇家非洲公司。在三百年歷史中大概運輸了四百萬非洲人到美洲當奴隸,而逮捕這幾百萬人背後,必然也造成數百萬原住民的死亡。今日的人權意識高漲,英國將這段歷史悄悄的闔起來不欲人知。我們無法怪罪今人過去的錯事,不過我們可以思考,當我們逛到布里斯托、倫敦等華美的城市時,必須知道這些看似華麗、文明的外表下,其實是野蠻的殺戮、掠奪、奴役與人骨所堆起來的。我們幹了那麼多壞事,殺了那麼多人,為的是什麼成果?值得嗎?
全書看來,本書比較像是介紹那段歷史時英國的情景,而不是那段時間的英國如何改變或主導歷史,我應該是比較想看後者。而對於真正想了解帝國時代的英國,本書仍然是不足的。日本的文科學者寫作有一個通病,他們會在一個章節開頭描述一個問題,然後就解答這個問題,寫道我們必須回顧什麼資料。可是看完章節,讀者還是不知道開頭問題的合適答案是什麼,因為資料會延伸、繁瑣。最後作者自己也不一定會回答開章那個提問,或有的是寫下看似作者自己都不確定的回答,然後一章就這麼過了。給讀者就是好像看了很多字,可是又好像看了很少,也不確定自己看到了什麼的不踏實感,讀後感都不是很充實。還是說這是這套書才有的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