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漏掉了針對食物對我們的意義,以及我們與食物之間的關係,所做的全面思考,我們的飲食生活只會淪為一堆互相矛盾的流行、常識、偏見、道聽途說。
2.凝乳酵素是讓起司凝固的必要成分,而動物性的凝乳酵素要從小牛的胃膜中取得。
3.我們要避免不加思索地接收資訊,或消極地接受某些標準。這類粗糙的道德準則很容易在我們未能停下來檢視事實時,就讓我們誤以為自己做了正確的選擇。
4.全球化的真正問題,跟貿易對象離我們是遠是近無關。當前的危機是貿易去人格化,所有產品和製造者都簡化為商品。
5.重點不是食物是否「在地生產」,而是食物是否有清楚的「地方座標」。也就是說,食物是否來自一個我們能間接或直接給予尊重和公平對待的產地或生產者。
6.愈是留意大自然的季節變化,每日生活就會更豐富多變。今天跟昨天愈不一樣,可以欣賞的就愈多;相反的,日子千篇一律,我們就愈不懂得珍惜每一天。
7.2012內科學年刊:如果你是成年人,只以健康為考量的話,那麼有機和傳統食物的差別並不大。
8.「同理心需要理解。」沒有理解,我們會輕易相信自己苦人所苦,實際上只是自我想像的投射。
9.願意屠宰及食用動物,表示我們願意接受死亡是生命的一個事實,以及重要的是活著的時候如何活,而非無限延長生命。
10.工業化製造的食品成本已經「外化」,也就是轉嫁給下一代、被壓榨的農民和環境。
11.當你依賴的是寫下來的東西,而不是看到、聞到、和嚐到的東西,你對廚房的掌控力就會大打折扣。
12.當科學變得太陌生、太詭異時,即使是科技愛好者也會產生科技恐懼症。從消非者對基改食品的反感就可以明白這個道理。
13.膠囊咖啡是一種疏離的科技,它讓生產者和零售商變得面孔模糊,也把煮咖啡的過程隱藏在塑膠殼內。職人手感之所以那麼受到重視,就是他強調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連結。
14.習慣唯有變成不經思考的反射動作才會變質。相反的,hexis是自由自覺地選擇每天重複的例行公事,並經常思考自己該不該維持長久以來的習慣,不排斥有天可能必須放棄或更改自己的習慣。
15.現今英國官方的飲食建議,蛋白質百分之十到十五、脂肪百分之三十三、碳水百分之五十到五十五。
16.想要把日子過好,光是懂得如何對待他人或善用理性和判斷是不夠的。我們還必須鍛鍊自己的品格,讓自己成為一個把正直行事視為理所當然的人。
17.當我們變得愈來愈依賴標準、規定和程序時,實踐的智慧就已經漸漸式微。我們寧可遵守正式的規定並安於規定,也不願擔起做出正確判斷的責任。
18.真正的自制要考慮到無法掌控的因素,而真正的自主則是根據自我的判斷過生活,而不是想主宰生活中的一切。飲食如此,生活的其他面向亦然。
19. 無論食物的實際下場為何,浪費食物之所以不對,是因為這麼做就是不尊重食物的價值,包括營養的價值和帶給人類快樂的價值。
20. 上一流餐廳「就像上劇院。這年頭要看的不只是盤子上的東西,還有很多其他東西:故事、食材、產地、呈現方式、餐廳的外觀和質感」。
21. 藝術的問題就在於,它可以讓人忘記自己是生命有限的血肉之軀。
22. 擁有豐富的內涵,就表示能夠吸取經驗,從知識、美學或情感層面消化這些經驗。少了這樣的內化過程,經驗只會掠過表面,生命也會變得淺薄。
23. 內涵豐富的人能透過記憶、反省、自我探究來延伸並深化經驗,或藉由經驗激發其他的創新。由此可見,常常需要尋求外在刺激的人,往往是最孤單、跟世界最疏離的人。
24. 有些快樂確實比其他快樂高尚;不能根據給予我們快樂的事物的種類來判別快樂的高下。重點:如何得到快樂跟得到何種快樂一樣重要。
25. 把追求享樂當作人生第一目標是錯的,人生不只有正面情緒。當我們按照美德過生活時,最極致的享樂通常不是刻意追求的,而是無意中發現的。為了純粹享樂以外的理由而從事的活動,最能讓我們感到快樂,尤其當我們瞭解其本身的價值時。
26. 把享樂當作人生第一目標,反而會遠離那些給我們最大滿足的經驗,無論這些經驗是否帶來正面情緒。
27. 一一劃掉死前要做的事情清單,跟投入一個有開始、中程、結束、成果的計畫,兩者都是許多片刻組成的,但前者只是一連串片刻的總和,後者卻遠遠大於所有片刻的總和。
28. 享樂主義激起的是一種抓住當下快樂的慾望,而觀照覺察激起的則是對快樂的體認,同時也意識到快樂終究會消逝,不可能長久佔有。
心得
飲食是生活中的一大重點,甚至說是重中之重不為過。飲食關係到人身體健不健康、精不精神,做事有沒有力氣與專注,可說是非常的重要。在這個前提下我們應該都要相當在意自己吃什麼、怎麼吃才對。不過現代生活最常看到的畫面,就是亂吃一通求快速、吃的時候滑手機、看電視,或是吃的時候聊天,把食物跟吃都變成三餐中的配角而已,有點反客為主。
吃的時候專心,不是要求人人都變成美食家,去評論好吃,而是要去感受我們吃下去的食物。依照薩古魯或是大師的開示,我們應該常駐覺察與陶醉,生命才能昇華圓滿,所以吃的時候就渾身全意的投入吃,做任何事的時候都專注的去感受那件事,你才能感受到生命本身的美好。
我想這是第一級,或是也是最初級的吃的美德。這與作者在本書提到的不同。不過作者從吃的各方面都能延伸出深刻的思考,真是令人佩服。吃首要是食物,那麼食物就有如何產生、哪裡產生,以及揉合現在環保提倡的在地、當季、有機、公平貿易的提倡,分別探討了這些的利弊,以及比利弊更重要的如何思考;食材有了再來是烹調,就有探討傳統文化、食譜等等。第三部不要這樣吃,第四部覺察的吃。
除了靈性大師那種生命的覺察,哲學探討很大的部分都是在探討關係:與自己的關係、與他人的關係、與其他生命的關係、與環境的關係等等,這些在本書中都有很大篇幅的描寫。對我比較有感的是人與人的關係。藉由吃的動作,我們也與許多人產生連結,說起來我們「吃」,本來就是一種充滿人味的行動。但在現在功利社會,這種連結愈來愈淡,甚至有刻意淡化的趨勢。社會鼓勵人們消費,但不鼓勵人們加強連結,各自都逐漸變得孤立、工具化。原本正直、理所當然為善的美德也不被重視甚至消失了。無法說哪個原因造成現在道德、品格劣化,但是我想許多因素都有責任。這是看本書產生的聯想。
探討藝術的層面,有人認為吃的精緻、用心可以與音樂繪畫等藝術行為對等,也有人不認同。這確實是大哉問。以我目前的瞭解,藝術,或我們探討美的感受,服膺朱光潛的看法:美必須與真、善有一點距離,否則因其本身的實用性質過高,我們會認為這很奇怪。如音樂、繪畫,這些離人類存活必要性遠,所以我們在感受其真善美時善感幾乎沒有,美感為主真感為輔,這樣的感受讓我們稱之為一件藝術品。
當善感(實用價值)很強時,我們會認為其是一件工具或器物,難以稱為藝術品。如果它加入很多善以外的美元素,如一支外表完美的iphone手機,我們會稱之幾乎像是一件藝術品,但幾乎像終究不是。食物也是如此。星級餐廳,精雕細琢,幾乎是藝術品,但仍不是,因為食物終究有它的實用&食用價值。如果把食物的美發揮得太強,把善隱蔽得太低,這樣反而會讓人覺得奇怪。
最後作者提到食物引起快樂。這是哲學最重的問題:何謂快樂。在經過作者深入討論過,也是得出享樂主義只是滿足當下的慾望,而這是無法永久的。我們最好保持一個覺察的態度,才能在快樂來、快樂消逝後,都能保有平靜喜悅的心。而且得到快樂的過程,與得到快樂是同等的重要。
我覺得這章當中最重要的收穫是,追求享樂無法得到真正的快樂;追求意義的過程才會讓我們獲得深刻的滿足。快樂與滿足看起來不同,好像前後文不符,不過仔細思考,我們更想獲得的是何種經驗呢?是快樂但不深刻滿足,還是滿足?雖然滿足不一定是快樂的,但滿足讓人無遺憾。說到底遺憾才是人生最大的傷痛阿!
作者文筆流暢,能在輕鬆的氣氛、近人的語句中,帶讀者進入深刻的哲學思考,許多都是我一輩子不會想到的問題,能閱讀此書相當好,推薦作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