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對西方哲學來說,要認識真實世界不能透過直覺或信仰,但是對印度和伊斯蘭而言,後兩者才是認知世界的恰當管道。類似的,西方人重視個體性的自我,但是佛教卻強調「無我」,中國的儒家、日本文化和伊斯蘭文化則強調「在關係中的我」。
2.「比較哲學」的價值就在於,藉由揭露他人的不同假設(你也可以說是他們的哲學沈澱物),我們自己的假設也會水清魚現。
3.對一個文化的哲學傳統理解越深,對那個文化的體會就越深。
4.我們越是明白他人的思考方式,對於我們自以為擁有的知識就不再那麼確信不疑,而那總是更開闊的理解的第一步。
5.整個印度古代哲學的歷史都強調某種深微的知覺,認為「現量」(pratyaksa)是知識的有效來源。雖然現量的原意是指感官知覺,不過後來也意指任何直證,不管是感官的、靈性的或知性的。
6.西方或印度本地在論述印度哲學時,往往過度強調直觀、權威以及對於論理的懷疑。要矯正這些誇大之辭,就必須認知到直觀並沒有凌駕所有其他知識來源之上,而只是一個涵攝人類所有能力的認知系統裡的基本元素之一。
7.奧義書提出「瑜伽六支」的行為,包括了「調息、制感、靜慮、執持、觀慧、等持」。
8.宗教和哲學一直是密不可分的。在西方國家,兩者已經漸行漸遠;在印度,它們仍然關係緊密。但是俗世的思想家對於印度哲學仍然是興致勃勃。
9.如果只有洞見而沒有分析和批判,就是類似信仰的直覺;但是如果只有分析而沒有洞見,就是空洞的智力遊戲。
10.對於語言的侷限的深刻領悟,以及提醒人們不要把世界實相和我們的概念範疇化混為一談,這是亞洲各地哲學的強項。西方國家的人則認為所有知識的界線都是個侮辱而必須跨越它。
11.理性是西方世界關於人性的核心觀念。人們是理性的、自律的個體,而「理性」則是這三種特質的黏著劑。因為我們都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責任,我們可以把自己視為一個個體,自由選擇自己的生活。
12.東方世界儘管中國思想大抵是俗世的,一般而言卻自我侷限在生活的問題上,而對於究竟實相的問題採不可知論的態度。而西方的俗世理性卻是以充分描述宇宙及其全體大用為鵠的。
13.把時間想像成周而復始的,在近代之前的社會有其特殊的意義,那時候人們的生活和他們的祖先沒什麼兩樣。沒有改變,就無從想像什麼是進步。於是,唯有接受生死的循環更迭,並且盡心盡性地扮演你的角色,才能找到生命的意義。
14.西元二、三世紀,龍樹創立了中觀學派(Madhyamaka),屬於大乘佛教的宗派,現在大部分的佛教諸宗都可以說是從中觀學派開枝散葉的。
心得
本書綜合世界的哲學思想,想闡述書名的問題:世界是如何思考的。各地的哲學思想去研究,整合起來,最後結論就是東西方哲學思想的不同。東西方的想法有根深蒂固的不同,大抵西方重視個體,東方重視群體;西方重視目標,東方會注重目標之間的空白。雖然不明白為何這樣差異的本來原因,不過看起來實際確實是如此。本書對我不太好讀,雖然內容豐富,僅能算小小收穫而已。不過這種綜合或比較哲學能融合過往所學,是未來閱讀的方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