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550至1620流行西班牙風,是受到天主教信仰的影響,人們為了在服裝中表達出禁慾、威嚴的氣質,往往會在肩膀、肚子、褲管處塞進棉花或布料,讓它蓬鼓起來。
2.荷蘭風服飾是近代服飾的原型,它捨棄了太過繁複沈重的裝飾,以實用與輕便為主,顏色大多為灰黑或暗紫色。
3.十七世紀的道明會傳教士,又被稱為「黑衣修士」,與方濟會的「灰衣修士」、聖衣會的「白衣修士」做出區別。
4.道袍:明代男性的常用便服,可日常穿著,也可穿在禮服裡面。是當時很流行的服裝。
5.鄭成功母親的日本血統,也讓他成為第一個來到台灣開墾的「日本人」,延平郡王祠成了「開山神社」。
6.元代之後由於火器逐漸盛行,「布面甲」也逐漸流行。布面甲是將大量的棉花浸濕後踏實,重複幾次後曬乾製成防具。有時布面甲會在裡面鑲嵌鐵片,稱作「暗甲」,還會在表面上丁上鉚釘「甲泡」,用來固定裡面的鐵甲片,或是讓棉花更緊實。
7.套在常服外面那件是「補掛」補卦胸前後背都綴有一塊方形的「補子」,補子是區分官品階級的重要特徵之一,上面的動物,文官是禽鳥,武官是猛獸。
8.台人會將束起固定住的褲子布料垂於身後,隨著走路飄來晃去,稱為「龍擺尾」。穿上布襪時不繫繫帶,讓繫帶隨步伐起伏,稱為「鳳點頭」。
9.清領後期為一八七四年牡丹社事件發生後,到一八九五年日本統治前,清廷積極治理時期。
10.南部客家族群的服裝裡,以「藍衫」最有代表性。「藍」是用大菁所做的藍靛染成,要重複染上八到十遍才能有如此的藍。
11.客家婦女的禮服中,最具靈魂之處,就是繡鞋。因鞋頭翹起,稱為「翹鞋」。
12.早期台灣嬰兒剛出生時並不會幫他洗澡,而是用麻油擦拭身體。等到第三天,家族才會為嬰兒洗澡,並在洗澡水中放入桂葉(象徵富貴)、柑橘葉(吉利),還有一顆圓潤的石頭,為嬰兒「做膽」。這套儀式稱為「三朝禮」。
13.皇民化運動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中日戰爭前期,一九三七到一九四零的「國民精神總動員」;第二階段是珍珠港事變爆發、太平洋戰爭開打,一九四一到一九四五年的「皇民奉公運動時期」。
心得
為了了解前人的生活方面而閱讀。本書羅列了從荷西時期到日治時期的台灣代表性服裝,而台人方面以漢人為主。看著各種舊時代的服裝,其旁邊也有說明,不僅有趣,而且也長不少知識。在唐山過台灣時期,即清國粗放統治時期,竟然台人不分男女穿著都是華麗鮮豔,令我大開眼界。在中國,各種階級有各種規定穿法,但是這裡名符其實的天高皇帝遠,想怎麼穿,就怎麼穿。書中提到清國遊客(郁永河嗎?)的評論:如果賈誼看到這樣的場景,不知會多麼的痛哭流涕阿!哈哈。
隨著政權更迭,服裝也有所改變。有的如新娘的鳳冠霞帔,是僭位向上學習的結果;也有的是如大襟掛,閩南與客家族群的不同,反應不同民族的性格,它是一個很重要的文化載體。隨著日人帶來西化,也有仕紳如張麗俊以其不好看之源由而堅持台人服裝(長掛),等等都饒富趣味。現在我們看著這些史料,不僅獲得閱讀的樂趣,也能對先人、及其當時的時空背景,多了一份認識及緬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