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日 星期四

身為自己 阿尼爾.塞斯 Anil Seth

1. 現象學(phenomenology):意識經驗的主觀特性,例如視覺經驗為什麼與情緒經驗或嗅覺經驗具有相同的形式、結構和特質。在哲學的領域中,這些性質有時又稱為感質(qualia)。

2.泛心論認為意識和質量、能量和電荷等都是宇宙的基本屬性,某種程度上存在於各處和萬物之中。泛心論的主要問題是無法真正解釋任何東西,也無法提出可檢驗的假說。它是逃避困難問題迷團的輕鬆捷徑。

3.手術室會使用意識監測器,最常見的一種是「腦電雙頻指數」(bispectral index)監測器。基本概念是把數個EEG測量數字結合成不斷更新的數字,以供麻醉醫師在手術時參考。

4.擾動複雜度指數(perturbational complexity index簡稱PCI)這個指數運用LZW複雜度身為自己 阿尼爾.塞斯 Anil Seth針對大腦對擾動的反應提出其演算複雜度的值。

5.如果每個意識經驗都具有訊息性,而且在現象學層級上是整合的,那麼意識經驗的神經機制也應該具備這兩種屬性。

6.訊息整合理論:如果一個系統整體產生的訊息多於其各部分時,這個系統就是有意識的。

7.我們應該留意不要完全依據知覺經驗間接符合現實狀況的「準確度」來加以判斷。準確的知覺只是幻象,我們知覺中的世界是演化為了提高我們的存活率而建構的受控幻覺,不是通往外在現實世界且不具概念意義的透明窗口。

8.知覺預測的流動方向大致是由上而下,預測誤差的流動方向則是由下而上。

9.咖啡杯佔據一定的空間,但照片或繪畫中的咖啡杯沒有。這就是所謂的物性(objecthood)現象。

10.時間知覺至少原則上可能來自於對感官訊號變化率的「最佳猜測」,不需要任何內在計時器。

11.自我似乎是負責感知的「事物」,但事實並非如此。自我也是一種知覺、受控的幻覺,只是相當特別。從個人身分認同,到擁有身體的體驗,自我眾多不同的元素都是貝氏最佳猜測,是演化的產物,目的是讓我們活下去

12.「只是存在」這種難以言喻的感覺,似乎完全缺乏外部參照事物。對我來說,這才是自我意識的真正基礎狀態;一種對身體本身現在和未來的生理狀態無形無狀、以控制為導向的感知預測。

13.情緒和心情就像所有感知一樣,都是由內而外,而非由外而內。無論是恐懼、焦慮、喜悅或遺憾,每種情緒體驗都根植於由上而下、對身體狀態的最佳猜測。

14.根據主動推測,我們的體溫預期會隨時間經過而保持恆定,這就是實際結果為何會如此的原因。因此,身體自我的體驗被視為相對不變,直接源自於對穩定身體狀態的精確先驗預測,以便用來調節生理狀態。換句話說:只要我們活著,大腦就永遠不會更新對於活著有所期望的先驗信念

15.根據「自由能理論」,所有生物都會在時間的推移下,最小化其感知熵以維持生存,並確保它們能維持在與生存相容、統計意義上的預期狀態中。

16.生物體將自身維持在低熵狀態來確保自己持續存在,用的是透過積極地將這個可測量的自由能量加以最小化的方式。從生物的角度來看,自由能基本上等同於感知預測誤差。




心得
    本書提出一種對於意識的新看法,簡單稱之為「預測編碼」系統。意即在長久的演化中,大腦接收資訊建立起對外界的一種認知模型,已經演化到大腦事先已經有許多預測模型了。當外界訊息傳入後,大腦會依訊息解讀選出最適當的模型供我們使用(來認知外界)。這個理論的認知是由內到外的,與傳統認知理論由外而內相反。
    我認為合理,但不那麼石破天驚。由於經驗累積,大腦會逐漸形成一些模組化觀念,如狩獵者、石頭、萬物萬事等等,這些模組的訓練都是在無意識中完成的。當日後又遇到類似的情境,大腦會快速提取模組來套用,加快反應速度。我認為這也是一種模型,就像作者的觀念。所以由上而下,或是由下而上產生意識經驗,應該不是非此則彼,應該是都有的,而且一可訓練二時間差相當短。
    作者以此推論意識為受控的幻覺,我也可以接受。作者天才處在把貝氏定理也引進這個「受控」當中。既然神經系統要產生一個極接近真實的受控的幻覺,那麼要如何實現這個「極接近」呢?所依靠的演算機制就是貝氏定理。貝氏定理強在參考的訊息愈多,愈高機率獲得正確解答。不過在此吐槽一下作者,既然人類神經已經演化到這麼精密了,那我們神經的貝氏解答不就無限趨近真實?那還稱之為幻覺嗎哈哈。
    作者更進一步,把「自我」這種意識也以這種「受控的幻覺」來解釋,確實耳目一新。因為這步驟合理的話,那自我意識也有那麼一點可能是具科學理論支持的幻覺了。
    知道了自我意識是幻覺,有什麼意義?對我的人生有任何正面影響?我理解世界的眼光有更寬廣了嗎?實在還沒有到能回答這些問題的那種深度的理解。我能因此更解脫嗎?
    後面還有提到自由能原理。自由能理論有著複雜的數學模式,不過大致上的意義是生物為了存活以及如何存活,就是為了要最小化自由能。我想或許能以熵來理解。生物體是一個低熵狀態,假設現在由正常狀態變成飢餓了,那麼生物體內一些數值或環境將變成高熵狀態,例如細胞necrosis變多之類,這樣生物偵測到變高熵後會努力使其變回低熵(低自由能),也就是進食。作者的預測理論算是更進一步,神經會提出預設的正常模型。當傳入訊號如飢餓偏離神經的預設模型,那將會促使生物採取反應。
    然後推理到最後最重要的,就是這個預設正常模型是預設人類永遠持續生存狀態,畢竟這個預設機制就是生物為了延續下來產生的功能。這個功能讓人類害怕死亡。
    本書讓我多認識了一種意識、自我、害怕死亡的機制,還簡介了自由能原理,頗有收穫。如作者有其他著作會想繼續研讀。也想研讀自由能理論的著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精選文章

維梅爾的帽子 卜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