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7日 星期五

流浪者之歌 赫曼.赫塞 Hermann Hesse


1. 釋迦族(Sakya),古印度的一個種族,接近今尼泊爾地方的一個小部落。佛陀被尊稱為「釋迦牟尼」,意為「來自釋迦族的修行成就者」。

2.如果一個人讀著一本他想探索其中意義的書,那麼他不會輕視符號和文字而稱之為假象、偶然或無價值的空殼。而是讀著書,研究它、愛上它,一個字接一個字。

3.大多數的人就像落葉一般,在空中飄啊轉的,搖擺著翩翩落地。然而其他人,少數人,卻有如星辰,走在穩定的軌道上,無風可及,他們的內心有著自己的規則和道路。

4.我還是個孩子那時候,沒有任何東西是我的,我什麼都不會,什麼都做不到,什麼都沒學到,多麼奇妙啊!如今當我已不再年輕,我的頭髮已經半白,力氣已經衰退,如今我又重新開始像個孩子!

5.非得經過那許多愚行,那許多累贅,那許多錯誤,那許多厭惡、失望和哀嘆,只是為了重新變成一個孩子,好讓我重新開始。

6.我將不再幻想悉達塔有智慧,不再像從前喜歡想像的那樣,但是如今我停止憎恨我自己,停止用那愚痴而貧乏的生活糟蹋自己。

7.他不斷征服自我,自我卻又不斷重生。

8.太多知識阻礙了他,太多聖詩,太多祭祀規矩,太多清修苦行,永遠最努力,永遠都只為了向前一步,永遠為了成為有知識和才智的人。他的自我就是爬進了這種高傲,躲進這種精神性之中,穩坐其中而不斷增長,而他卻以為用齋戒和懺悔已經殺死了它。

9.尋求之人,很容易眼中只見追尋之物,卻不能察覺自己無能接納任何東西,因為他有個目標,受目標所制。有求即有所標的。發現卻是自由、敞開心胸地站著,沒有任何標的。

10.要看穿這個世界,解釋這個世界,輕視這個世界,這一切或許是大思想家要做的事。然而我唯一看中的是能愛這個世界,不去輕視他,不怨恨這個世界和我自己,能以愛、讚嘆及敬畏來看待這個世界和我,以及天生萬物。




心得
    看這本書的前面時,覺得似乎與佛陀的故事很不同,或許是個改編故事。看到中間發現原來不是佛陀,是借用他的名字。本書以散文方式描寫主角求道過程,期間不管是心境描寫,或是與人的對話,作者的筆都富含詩意及哲學意涵。
    佛陀是古今公認大智慧家,得道者,但是主角遇到他之後卻轉身離開,或許代表著一個求道者儘管以為自己在求道路上,有可能實際上卻不知道自己真正求的是什麼,才會在遇到真正大家時又轉身離去。他是婆羅門出身,從小受到婆羅門高僧及父親的教導,熟習「梵我」概念,然而卻拋下這些去追尋所謂的道,甚至就算遇見了佛陀(公認的終極尋求),也是離開。然後所找的老師,竟是妓女與商人,學習性愛與金錢的享樂卻認為這是道。或許多數的人生就是要經過愚行、錯誤、悔恨,才能再次成為純真的孩子,得以真誠的接納道。只是到時我們也老了。這種錯路不僅是世間人總是犯,連求道者也總是犯的。
    後來主角的轉變讓我想起坎貝爾的神話解析系列,英雄歷險歸來,那麼墮入紅塵那段就是落入鯨腹囉。他的女人死去,以及兒子的離去,激發他最後的領悟,終於圓滿了解,原來萬物是虛也是真,虛是因無常,真是因梵,就連一顆石頭,它的過去、未來有可能成人、成佛,也值得愛慕;況且一切無常,終歸太一、梵,我們人身又如何高於畜生、石頭,婆羅門又何能自高明於首陀羅呢?我想他以及作者的領悟,就是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他的好友最後碰觸他,看到那麼多的形相,意喻著主角已經跟梵合一了。這個「梵我」就是終極的找尋,是佛陀與主角先後達成的境界。這也是婆羅門在其孩提時一直在教導他的。不禁令人惘然,難道人總是要繞一大圈枉路,最後才回到原點嗎?他的孩子離開,正如他當時堅持離開父親,總是人輪迴不斷,中間大半光陰用各種爛事糟蹋自己嗎?
    本書除了故事上的啟示,我也獲得很重要的「自我是會不斷長出來的」,以及道德的傲慢的觀念,這是修行之人最易犯的錯誤,需謹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精選文章

維梅爾的帽子 卜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