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8日 星期三

三體II:黑暗森林 劉慈欣


1. 第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第二,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不變。

2.文學形象的塑造過程有一個最高狀態,小說中的人物在文學家的思想中擁有了生命,文學家無法控制這些人物,甚至無法預測他們下一步的行為,只是好奇地跟著他們,像偷窺狂一般觀察他們生活中最細微的部分,記錄下來,就成為了經典。

3.大部分人的愛情對象也只是存在於自己的想像之中。他們所愛的並不是現實中的她,而只是想像中的她,現實中的她只是他們創造夢中情人的一個範本,他們遲早會發現夢中情人與範本之間的差異,如果適應這種差異他們就會走到一塊,無法適應就會分開,就這麼簡單。

4.人類社會正是用了這麼長時間從集體英雄主義時代演化到個人主義時代。




心得
    三體的第二部,內容所包含的時間與空間遠比第一部更恢弘,而且人類所遭遇到的危機也更為巨大。在林格望遠鏡確定三體艦隊已經出發後,對人類社會造成巨大的衝擊。果然最深不可測的就是人心呀,所謂方寸之間,深不見底呀,除了計謀之外,人更要跟上社會規則的認知,才能化被動為主動,戰勝困境。作者所設計的幾位面壁者,就是很好的設想,只專注自己的策略,或是只強化自己的強處,而不懂環境關係或理論,無法成為真正的勝者。前幾位面壁者的犧牲正是告訴主角及讀者這樣的寓言。
    以小說故事本身的設計,反轉再反轉,確實讓讀者驚艷。故事當中的人類危機讓我在閱讀的過程當中也幾乎能感同身受,如同以前我閱讀宇宙相關的不管是小說還是物理書,一再感受到時間的悠久,與空間的廣闊無垠。在這期間人類是什麼角色呢?或許全部書來自作者受到費米悖論的啟發,而作者提出的解釋或許是「稍微」合理的原因:因為各文明生命都在盡力隱藏自己。根據宇宙中的黑暗森林理論,只要一發現別種生物,就必須將之消滅,否則就是自己被消滅。前兩部書就是依此理論所展開。姑且不論作者的想法是否必然,因之展開的故事真的相當的滑順合理,在閱讀期間也讓我屢屢沈浸其中。作者所信奉的就是宇宙遼闊,宇宙不仁,它就是存在著,不會因人類的存在,或人類的毀滅就有所改變,即絕對機械的世界。
    宇宙之大是我無法想像的。因為作者的設定在比鄰星就有文明存在,在這麼廣闊的宇宙中,竟然鄰居就有文明存在,所以在這個世界觀中宇宙文明很多是合理的。不過依我自己的看法,應該也是多數科學家的看法,是宇宙中生命是極其稀少的事情,或許少到在我們的光錐中,就只有我們一支生命而已。或許我們畢生都遇不到黑暗森林法則。
    以主角解釋,人類的逃離艦隊就符合黑暗森林法則,因為文明擴張而資源有限,必定引發衝突。但實際上確實如此嗎。在自然史或人類史就不存在這樣的法則。更多的是經過博弈與威嚇所造成的平衡結果。不過作者設定的三體人天生不會欺騙,這樣的設定又巧妙的迴避了更基本的生存原則。第二部的結尾以黑暗森林法則作為結尾,以此解釋三體艦隊必定要來消滅,不過前部解釋更像是因為本身生存不易所以過來侵略,兩種解釋似乎頭尾不太對?另外水滴的強核力更誇張,因為強核力存在於原子核中,而非原子與原子間,難道水滴整個是一個大原子核?固然以我稍懂物理的皮毛,能夠找出一些科幻設定的瑕疵,但是不礙於閱讀全書的樂趣。
    其實在看第一部時,因為過於黑暗,且書尾對付地球組織時過於殘酷的描述,當時被負面的情緒包圍著,還好有看正面科幻作品極限返航來平衡一下。但不得不說,本書相當寫實,格局廣大,多人物塑造靈活立體,真的是本難得的佳作。推薦本作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精選文章

維梅爾的帽子 卜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