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3日 星期三

在虛無與無限之間 艾倫.萊特曼 Alan Lightman


1. 雖然我們還沒有「量子重力」的理論,但我們依然可以估算出在多大的範圍內量子物理與重力物理將會合併。我們稱這個超小的尺度為「普朗克長度」(Planck length),為10︿-33公分。

2.我不認為愛因斯坦所說的「神秘」是指稱任何令人感到懼怕或超自然的東西。我相信他在講的是已知與未知之間的界線,而站在那條界線上,是一種令人振奮的體驗,同時也是一種非常深刻的人類體驗,涉及人類心智可以理解之事物,以及尚無法理解之事物。

3.在金字塔的最底端是為了求生存的生理需求,往上一層是安全,再往上一層是愛與歸屬,接著是自尊,最後是自我實現。我建議在最頂端,在自我實現上再加一個分類:想像與探索。

4.如果溫度到處都一樣,不管數值為何,引擎都會停止運作。絕對數值毫無意義。同樣地,虛無只有在跟某個東西互相比較的情況下,才開始有意義。

5.機械論者(mechanist)相信,生物只不過是許多的原子與分子、化學物質與電流,全都受制於定律。生機論者(vitalist)認為,生命具備一種特性,某種非物質、精神上或超驗的力量,讓一大團雜亂的組織能夠具有生命力地振動。現代生物學家皆為機械論者。

6.費曼:「瑞典皇家科學院裡某個人決定這個研究夠高尚,足以獲獎——我看不出來這有什麼了不起。這個獎項是關於找出事情的喜悅、成功發現的刺激感、觀察到其他人也會用它——這些才是真正重要的。」

7.如果我們將死亡構想成意識的全然失去——這個觀點源自「身體是物質原子的構成體」的理解,那麼我們就是在隨著意識褪去、消散的過程中以階段的方式逐漸趨近死亡。如此一來,生與死之間的區別就不再是極端的非黑即白的命題了。

8.如果過於有序,我們便會失去興趣;如果過於混亂,那就沒有什麼東西能夠引起我們的興趣。這就是人類心智的運作方式。

9.擴散性思考(divergent thinking),亦即針對一個問題,以隨機且無序的方式探索許多不同途徑與解法。聚斂性思考(convergent thinking)是較具邏輯與秩序、按部就班解決能力的方法。

10.粒子與反粒子並不具備完全一樣的行為模式,它們在和其他粒子互動的過程中,呈現輕微的不對稱性。因此當宇宙一誕生時,粒子及其反粒子就已經不是以等量的情況產生、摧毀彼此了。

11.最近發現一個基因變體(等位基因)稱為DRD4-7R,或稱「冒險狂熱基因」(wanderlust gene)。它出現在百分之二十的人身上,似乎跟喜愛探索與冒險的嗜好有關。

12.質子衰變(proton decay)估計在10︿33年之後,宇宙將化為虛無。




心得
    在閱讀物理,認識宇宙天體,乃至次原子粒子的特性,總是能帶來對生命的不同看法。物理上大的尺度如宇宙邊界,可大到920億光年遠,大恆星質量可達太陽的數百億倍,年紀也可上百億年;小至次粒子誕生到湮滅為負10幾次方秒,尺寸相當的極端。我常在這麼廣大的範圍內思考人存在的意義,那就是不為什麼,極其短暫。這種空虛的結論常使我心悲。人生不滿百,常憾千歲憂,百年都不一定到得了了還在擔心宇宙的未來,也是有點荒謬可笑。
    我們存在,感受,總希望這樣的情況能夠永遠持續下去。或許百年人生太短,不滿足;那麼兩百年、五百年的人生就足夠嗎?那跟宇宙同壽如何呢?就算如此在質子衰變時仍要滅亡,到時仍需要面對同樣一個問題。佛教的理論無常,或許我浸淫不久,無法很說服我,但是萊特曼的散文或許能讓我稍微釋懷。
    對於死亡在本書中也有諸多描寫,死亡不必僅遵醫學的說法,我們亦可理解為意識的消散。而意識的消散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隨著年紀,意識逐漸退化,其實就是漸漸死亡。意識功能不斷降低直到最後一刻。想像那個時候,或許連感到害怕這個情緒的功能也早就故障了,想到這種可能反而讓我有種諷刺般的心安感。
    我也曾埋怨過熵,為何它不停歇地將我帶往死亡。但是隨著認識的增加,接受了這就是一個這樣的世界。沒有熵,我必須不停移動以呼吸氧氣,甚至這樣也無法存活,因為無熵的話,氧無法從肺泡擴散到血液。這是一個有規則的世界,這也是我們期望的,否則我們無法知道該做什麼。但我們總是有點幼稚,或有點浪漫,希望在這被規範的世界中尋求奇蹟,希望自己是特例。哈!有點自慚形穢。可能最終也只想找些慰藉吧。
    所謂「意義」,脫離觀察者來講的話是沒有意義的。如果宇宙無生命,那出現壯麗景觀、黑洞爆炸等等,有什麼意義呢?沒有,僅是自己發生自己停止而已。所以若要追尋意義,那必須先確定你所謂的意義,它的觀察者是哪些。是親人,是自己,還是社會?或許這樣找比較有方向。生命的出現是非常非常罕見的事情,以作者粗估機率為10︿-18次方。因為這麼珍貴,其實存在著就已有非凡的意義了。但這樣是說服不了人的。
    存在則必須好好存在,所以問題或許可簡化為何謂好好,儘管這也是一個深奧的問題。何謂對自己好?讓自己物質充足嗎?抑或藉由消費讓自己的感官愉悅嗎?我相信大多數人聽到上述都不會持肯定,但大多數人實際上卻是如此做的。我還在這個路上,不很確定正確答案是什麼,但我已確定我的觀察者就是自己,利用這短短的時間盡量認識、探索,減少熵的產生,是我認為好好的方法。另外也培養不同的觀點,如美學所講的所謂「意義」多半是具實用目的去探討,是「真與善」的觀點,人生不必定如此,也能從「美」的觀點來看待,將會有相當的不同。
    佩服作者十分詩意地寫下深刻的感受,擁有這樣的認識、感受及表達或許就是我希望到達的境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精選文章

維梅爾的帽子 卜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