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6日 星期三

人類的旅程 奧德.蓋勒 Oded Galor


1. 工業革命時期最基本的特徵就是創新的速度加快,對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創新使教育居於經濟發展過程的核心地位。其實這種教育轉變可說比製造業機械化更重要也更持久,因為它改變了教育的根本目的,並首次讓大眾也有受教機會。

2.工業化的過程中,技術變化很快,童工能為父母和老闆賺的錢漸漸變少。人力資本對生產過程的重要性增加,促使家長願意讓子女投入時間精力去求學,而非工作。

3.因此童工最早消失於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國家,及這些國家內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地區。

4.對有利於菁英壟斷權力、使不平等持續存在的體制,稱之為榨取式體制(extractive institutions)。反之能夠分散政治權力、保障財產權、鼓勵私人企業和社會流動的體制,稱之為包容式體制(inclusive institutions)。

5.文化的本質和目的就是要保存和延續,不排斥過去,也要迎接改變。




心得
    本書綜合史地學科等,對人類的發展提出整合看法的《人類大歷史》類書,大略分成前後兩部。前部闡述至今以來人類的旅程與發展,後部試圖對為何各地區發展不均作探討。在前半部作者提出態變說,意即水煮沸,態變為氣體,其臨界點雖然只是小小的跨越一百度那一刻度,前面看似沒有變化,其實溫度還是有慢慢提升的。工業革命就像是那個態變臨界點,其實前面累積了上千年的文化、制度、思想等等,才有最終的革命發生。後部認為,地理、文化、制度、人力資本多樣性是決定各地發展不均的原因,所以現在標準的已開發國家,不能依樣畫葫蘆的把自己的成功經驗放到開發中國家,如此幾乎都會導致失敗。全書資料豐富,雖不似人類大歷史或被發明的昨日這麼深刻,仍可一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精選文章

維梅爾的帽子 卜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