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佛教徒談論七個廟。第一個是「身體的」,第二個是「心理身體的」,第三個是「心理的」,第四個是「心理靈性的」,第五個是「靈性的」,第六個是「靈性超越的」,第七個是「超越的」。
2.對某些人來講,宗教就像是一隻義肢,它既沒有溫暖,也沒有生命,雖然它幫助他們一跛一拐地行走,但是它從來沒有變成他們的一部分,它只是每天都必須被裝上去。
3.梵文的神聖(holy)這個字是巴卡瓦提(bhagavati),是巴卡凡(bhagavan)的陰性。
4.臣服是一個洞見,說自我不存在,說你不是跟整體分開的。臣服不是一項行動,而是一個了解。
5.佛陀並沒有給摩訶迦葉任何東西,是摩訶迦葉突然了解了某些東西,他了解了那個寧靜,他了解了那個具有穿透力的寧靜,他了解了那個清晰的片刻、那個完全沒有思想的片刻。在那個片刻裡,他與佛陀成為一體,那就是臣服。
6.如果你只是部分地看死,那麼它會產生害怕,害怕你將會死,害怕你將會變成一個無物。但是如果你完全注視著死亡,那麼你知道你就是死亡,你是由它做成的,所以沒有什麼東西會消失,也沒有什麼東西會留下來,只有無物存在。
7.丟棄自我並不意味著你必須丟棄它,丟棄自我只是一個隱喻,它只是意味著當你向內走、向內看,而你找不到任何東西,自我就消失了。
8.請不要問恐懼如何能夠被控制或被扼殺,它不是要被控制的,也不是要被扼殺的,它無法被控制,也無法被扼殺,它只能被了解,讓了解成為你唯一的法則。
9.變成一個佛並沒有得到什麼東西。你會突然了解到,這是你的本性,但是要認出這個本性,你必須先走入歧途,你必須先深入世界的動盪,你必須先進入所有各種泥濘的地方和空間,為的是要能夠看到你全然的潔淨、你全然的純潔。
10.冥想這個英文字意味著冥想某種東西或某個客體,而梵文的dhyana(靜心)意味著在它裡面,而不是冥想某種東西,它是一種狀態,而不是一個活動。
11.一個聰明的人不會從任何事實逃開,如果那是恐懼,他會進入它,因為要經過它,才能夠免於它。他會試著去了解,他不會去嘗試要如何才不會害怕,他不會問那個問題,他只會問一個問題:「這個恐懼是什麼?它是我的一部分,我必須了解它。如果我不了解它,那麼我將一直不知道某部分的我」。
心得
這是第一本看奧修的書籍。心經也曾看過解釋書,本書是奧修以講解心經為主軸的各場演講,並且在中間回答聽眾的問題。奧修身為前哲學教授,知識的廣博在本書各處顯現出來,他可以輕易的引用各哲學家,與佛教的奧義做比較。一開始看心經的緣故,是不帶特殊意圖的,純粹因為此經流傳廣且久,想一窺究竟。佛教的理論相當廣泛且深奧,有四聖諦、八正道、三十七道品等等,心經解釋了最基本且最重要的中心思想:空及無常。大抵所有世間法、世間的感覺,其本質是空,亦即這些東西是人自己創造出來的,這個實在不是真實的,連我們自己的身體也是。在各種因緣聚會下有了此法身、世界,那麼我們的法身是從哪裡來的呢?追到最根本,其實不存在,沒有一個恆久的實體。因為我們自己也並非真實存在,所以自然也無苦集滅道。會有苦,那是我們執著了,執著在這暫時的法身。在本書奧修解釋的更廣,真理是無法描述的。
恐懼死亡,追求存在是幾乎每人到後來都會遇到的問題,奧修說,因為你沒有看到死亡的全貌,所以人會恐懼它,我可能就是這樣。每個生命都是由死亡所組成,所以死亡早就在我們裡面了。如果我們的本質就是死亡,那又何懼之呢?人因恐懼而成了奴隸。那種空無感,有時我在清明夢醒時會感受到,曾帶給我巨大的恐懼。但那就是生命的本質:空。但願我能夠更能體會佛家及奧修的言語,認真的懂無常,在再次接觸空無時能做好準備。到時我也不是接觸空無,因為真正的理解,是也沒有這個我了,我其實就是空無。
心經的最後一段的翻譯和我以前看的不同,大神咒那邊也不同。本書的這裡更積極,不是只有解釋它是咒語而已,咒語是拿來安心的,但如果要靠咒語的話,那就失去安心的意義了。揭諦那段的解釋也更正確,因為本文是佛陀對舍利子所講的話,所以勉勵他覺醒、覺醒、智識快覺醒,而不是眾人快去。或許會再看奧修的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