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功的關鍵在於知道怎麼成長,並「正確地失敗」。正確地失敗是能夠從痛苦的失敗中學到教訓,避免直接因失敗而被淘汰出局的命運。
2.把錢當作自己的目標毫無意義,因為錢沒有內在價值:它的價值來自於能夠買到的東西。然而,錢買不到一切。比較聰明的做法是先確定你真正想要的東西,那才是你真正的目標。
3.當你在想你真正想要的東西時,最好想想它們的相對價值,這樣你就可以適當衡量它們。
4.大多數人的情緒比邏輯強,對短期結果反應會比較過度,所以常會在過度悲觀時低價賣出持股,或在極度樂觀時高價買進。這種道理不僅適用於投資,對人與事物的關係也一樣適用。
5.一、提出真誠的想法,二、當意見出現分歧時,我們願意在學習中改變觀點。三、當無法達成共識時,必須有一致同意的決策方式,這樣之後才會沒有怨懟。
6.高罌粟花症候群(Tall Poppy Syndrome 簡稱TP症)簡單說就是「先冒出來的釘子,會被打下去。」
7.成功的滿足感並非來自於實現你的目標,而是來自於努力過。
8.從現實規律來思考,而不是從應該如何的角度來看事情,我這才意識到最初我以為「不好」的事情,比如雨天、弱點、甚至死亡,大多是因為我已經有先入為主的觀念。
9.事實,或者更確切地說,對現實有精準了解,是任何良好結果不可或缺的基礎。
10.你不該認為你永遠是為自己做決定的最佳人選,因為那個人經常不是你。雖然我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但別人可能比我們更知道要如何達成目標,因為我們的弱項是別人的強項,或者別人的相關知識和經驗比我們豐富。
11.「可信任的人」是那些一再成功完成某件事(至少三次),並且對於如何辦到,能提出很好解釋的人。
12.大多數人在痛苦的當下無法省思,痛苦過去又把注意力放到其他事情上,因此錯過了透過反省吸取教訓的機會。
13.區分擔任機器設計師的你和機器操作員的你。當局者迷,人身在其中(即機器),很難客觀地看待自己。
14.妨礙你做出良好決定的兩個障礙是你的自我意識(ego)和你的盲點。「自我意識」指的是你的潛意識的防禦機制。
15.你是在尋找最好的答案,不只是你自己想出來的最好答案。如果你真的客觀,你必須承認你不太可能每次都想得到最好的答案。
16.準確掌握真實狀況可歸納為兩點:準確地綜合整理(synthesize),以及懂得如何綜合考量各層級(navigate levels)。
17.要是不當他的面說,就絕對不要背地裡說他的閒話。要批評就要當別人面指出來。
18.假如某人是菜鳥,卻有一套看似合邏輯並能接受壓力測試的道理,那務必要試一下。
19.無論你對誰發問,他八成都會給出「答案」,所以要考慮該向誰提問。
心得
本書是閱讀瑞的第二本書。作者瑞的求知精神令我佩服,他的本業是投資業,為了要在上做出更好的投資決策,他進行了超大範圍、跨領域的研究。一般投資者或是經濟人,對於投資的努力,大多就是研究經濟學、經濟理論、政治、或各種技術分析。大抵不脫離狹義的「經濟」領域。「經濟投資」這種由幾十億人、全球範圍、跨動、植物、礦物及科技的學問,早就已脫離自身名字上的學問範圍了。舉凡上述講到的領域,任何變動皆有可能產生影響。所以瑞的研究我認為是正確的,他為精進投資管理及公司管理,研究範圍廣泛甚至跨越千年的時間尺度。
好像我們想要研究人腦、或是糖尿病,只研究一個器官是行不通的,必須跨系統、跨種族、跨時間才能全面的了解。這種都算是人生的大問題。如我一直求知的人生最大問題,諸如我是誰、我在哪裡,這種都要跨領域、跨時間的橫向縱向探索才有可能一窺端倪。瑞的研究精神與我的類似,使我感到歡喜。
瑞對於生活的原則,簡單說就是要絕對現實主義、絕對透明開放,意思是必要與專家討論,開放自己的想法,不堅持可能存在盲點的己見。一個人可以很強,但不可能通通最強,所以最佳的答案通常來自於他人。我們必須時時掌握目標,達成目標的方法不必定由己出,有了好的計畫仔細執行最重要。對於工作的原則他主要是以管理者、經營者的角度出發,目前較不需要故這部分僅瀏覽之。看了兩本書很推崇他,會把他的著作看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