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期待透過知識的累積、技巧的熟練,進一步轉化為正確態度價值的建立。
2.疼痛出現的頻率,至多只有70%的程度。讓瀕臨死期的患者感到難受的是,頻率接近100%的全身倦怠感,也就是無力感。
3.到最後一刻還可以自由走動、排泄、飲食、喝水的機率,其實微乎其微。很遺憾地,根據統計報告,最後能達成心願的人相當少。
4.「無法走路」是這個階段的患者覺得最痛苦的事。患者更容易對「自我存在」產生懷疑。當患者察覺自己失去自理能力時,常會併發靈性疼痛(spiritual pain)。
5.一旦認清這個事實,就會自然懂得必須趁還能走動的時候,積極接受各種挑戰。
6.不必大聲呼喚患者,只要耳畔輕聲細語,也可以握病患的手或輕柔地碰觸他的身體,這些動作能讓患者安心。切忌在患者身旁討論喪禮的話題。
7.患者在臨死前,多處於作夢般的狀態,並不是特別痛苦。
8.人類的生理或精神狀況,只要慢慢地適應,即使面臨巨大的變化,也能因應。
9.我認為最好讓小孩參與並親眼看見每個過程,不過大人必須用小孩聽得懂的語言,清楚地向他們說明。例如:「媽媽現在很痛苦,不過她很努力,也很勇敢」、「爸爸就要離開我們了。不過,大家都陪伴著他,他一定可以安詳離開。」
10.人在臨終前,必定伴隨嚴重的失落感,覺得自己即將一無所有。此時應借助週遭「關係存在」的力量,以更健康的心態迎向死亡。
11.當生活變得富裕,死亡變成為美好生活結束的象徵,於是人們用特殊的眼光看待死亡,讓死亡成為忌諱。
12.人的看法與心態,對生活品質有莫大的影響。
13.人生有限,我們的時間受到限制,可能性受到限制。因為這樣的事實,我們才會想賦予生命價值,善用天生具備的可能性,來實現夢想。
14.欲望過多會導致生活品質下降,反之,即使身體功能大幅衰退,只要保有感恩的心,就能保持較高的QOL。
15.人絕無可能無欲而活,但至少要活得像筆直的樹幹一樣,清除所有不必要的累贅,別讓它們糾纏自己。
16.當我們因屬性不同而討厭某人時,這當中很有可能存在著莫大的誤解,然後儘管知道全是一場誤會,往往還是會討厭那個人。因為時間一久,討厭對方的原因會從屬性轉變為那個人本身。
心得
20211010
本書是同作者的延伸閱讀。介紹10個關於「臨死」與「死亡」的主題。作者是經驗豐富的安寧醫師,裡面的例子都是真實的,前面關於臨死的感受、狀態、場景,令人不敢多看。我看個2頁就會因為心情太過沈重而需要暫停。臨終時其實並不會太痛苦,而是死期之前的奮鬥,充滿無力感,因為1.無法走路移動了,2.連排泄、大小便也無法自己控制,是從未經驗過的無力感,連自己都無法掌握了,相當的沮喪。
另外就是體力虛弱的無力感,根據作者言,是跟平常的生病無力更加的疲憊感。病人會說:我很疲憊,跟以前的無力感感覺不一樣。
另一個不敢直視的原因,是我們都會遇到的父母親離世。雖然我早已意識到自己的死亡,並努力過日子,但是對於早晚都會面對父母親的離開,仍是感到恐懼與悲傷。如作者分析,現代人忌諱死亡,因為幸福與所有的太多,死亡被視為是失去所有的終點。印象中的父母親是相當有力氣的。曾幾何時,也變成白髮蒼蒼,行動緩慢的老者了。儘管有想像過,仍然難以具體體會沒有他們在的家。臨終的重點是陪伴,以及在無法行動之前,積極去接受挑戰。
我也很害怕自己的死亡,也是如同作者說的吧!等於是幸福的結束。如果有來生,真的會讓人開心一點。本書不回答那種問題,他以經驗描述死前的樣子,至少我也較能知道,我的最後一刻大概會長什麼樣子。
裡面的故事相當動人,監獄犯人雖然沒有過過多少好日子,但是在中學時曾經受美術老師的稱讚,竟然變他唯一的溫馨回憶,這個回憶也拯救了他5年的心情。雖然作者這個故事是告訴人是可以變的,但是我們也知道一個小的舉動,有可能影響人的一生,所以時時存好心,說好話。作者的書雖沈重,但也有溫馨故事,希望再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