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我」不存在,是誰可能醒覺?「我」既然不存在,還有誰可以醒過來,值得說是醒覺的?這樣下來,我們也突然會發現,過去全部的痛苦,是一個不存在的「我」製造出來的。
3.隨時可以觀察自己的情緒,又可以隨時放過它,不去干涉它。徹底地體會,每一個情緒和念頭都是一樣的,都是虛構的。倒沒有必要去追究、分析或解釋。
4.這一生唯一的自由,是不對眼前的狀況做個反彈。
心得
這是閱讀楊定一博士的第二本作品。
與上一本閱讀的「短路」內容幾乎一樣。楊的中心思想是:這個世界的一切,有形無形的任何,都是頭腦建立、投射出來的,因此看法他推論所以這世界的一切都是虛構的,他用virtual形容。
他繼續推論:既然是虛構的,所以在這個虛構的世界當中找任何答案,或是尋求任何資訊,都沒有用,因為你從虛中找虛,就是不實在,不可能找到答案的。他舉的例子是,世人想知道宇宙的由來,一路追到大霹靂,但是大霹靂之前呢?沒有科學家可以解答,為何無法解答?因為楊認為宇宙就是虛的阿,所以你怎麼找就是找不到答案,所以無法解答。
那他能解答大霹靂之前是什麼嗎?書中沒有問也沒有答。不過我猜想他會這麼說:根本沒有宇宙,這個宇宙是人頭腦建構出來的,是虛的。既然是虛的,那自然也沒有大霹靂,也沒有所謂的大霹靂前或後是怎麼樣子。
他再繼續推論:既然是虛的,那有沒有一個真實存在的東西?有。他稱為一體,或是在。這個在有全部的意識。我們因為困在頭腦的虛構世界太久,而且每天五官接受的刺激,都不斷在加強這個虛構的印象,強到覺得是真的。
他建議:要認清楚,這個世界全部都是虛的,都是假的,連自己的身體都是假的。可以這麼做的話,有機會讓自己(的靈魂?)回到一體。
會發生什麼事?:回到一體,就能體驗到無上的寧靜、無上的快樂。不能回到一體,就受業力控制,百世人生都仍在虛的世界裡浮沉。所以我們不要被虛構的自己、虛構的外在給困住,要堅定相信有一個「一體」在。
我們可以怎麼做?:不怎麼做。因為怎麼做、怎麼修練都會陷入他說的虛的世界的判斷、比較。他提供,可以常唸「I am」、「It's OK」、「netti netti」,或許有幫助。但!他也說,這樣做可能沒用,因為什麼都是虛的,所以沒有誰是I,就沒有什麼I am;也沒有什麼事是真的,所以也沒所謂OK不OK。
基本上我覺得他融合道家的「道」與佛家的無常,可能又融合柏拉圖、笛卡兒或一些存在主義哲學家的看法,整合成自己的宗教。我覺得他已經是宗教了,他就是教主,教義就是如上,教條就是傾心相信他的學說,不要懷疑有一體,不然你就不能回歸、得救。
傅佩榮教授在宗教哲學說過宗教就是教條,跟科學、理論、哲學不同。所謂教條是信就信不要懷疑,想懷疑的話就不要信了。跟科學等的歡迎懷疑、實驗、辯證不一樣。
我看過某些哲學家講過,形上學都是垃圾,對人生一點用都沒有。這是比較激進的說法,但是實用。柏拉圖的理型說,根本就是錯的,對解釋人生也沒有用。其實我覺得楊也是相當形上學。
積極的解釋的話,我們可以說他的建議不要拘泥於五官感覺,人生無常,追求世俗的成就不要過度也不要得失,有更高層次的成就等著我們,那就是心靈的真善美。儘管心靈的真善美或假惡醜,最後都是一抔黃土,但是我們相信真善美還是比較好的。
但是在楊的解釋,世上一切都是假的,連我們自己的身體也是假的,要看破這些才能獲得寧靜與極大的快樂,那在這個「虛假」的世,你就會變得不需要太認真了,因為你已經知道是假的。但是他又解釋,你不需要把金錢放送出去,該賺還是要賺,該吃飯等等還是要吃飯等等,因為你的身體仍有這些因果或是業力在,那就去滿足沒關係,只要知道這些都是假的就好,仍然隨時可以回到一體。這種說法其實讓人不太服氣,我們不就是斷這些業嗎?
當然對相信他的人很是安慰:呼!我仍可寶貝我這個虛假的身體、繼續賺我虛假的錢了!但是就是有兩套標準的感覺,想怎麼做的時候就怎麼解釋,真是方便。先生說我有一個婚姻,我現在去找一個小三,但是我知道它是虛假的,小三也是虛的,等滿足我虛假的欲望後,我隨時回到我的婚姻,完全沒問題。可以這樣子嗎?
當然這樣子舉例比較世俗,但是他在這塊的解釋無法很好的圓,就落入兩套標準。不然依他的理論,我們當然是盡快頓頓悟,回歸一體,獲得無上快樂是最好的阿,又何必回到虛擬世界,去做虛擬的欲望、去完成虛擬的業呢
同樣的,我們沒有辦法對他提出反證,因為他的學說是不可證否的。科學人比較吃虧就是對不可證否的東西,不會否定,會保持開放,僅會說:我不會說他錯,但我不會這麼想。但是宗教人如楊,他不管你這麼想,楊直接就說世上的資訊、研究都是虛的、都是假的。為什麼?因為他說了算。無數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大霹靂,直接被他說成是假的,還拿大霹靂之前不知道是什麼來說,唉。
大霹靂之前當然不知道阿,大霹靂是時間的開始,沒有一個絕對的宇宙時鐘說大霹靂之前還有時間,因為大霹靂之前沒有電子活動,沒有資訊出現,當然沒有時間。我們也無法觀測到一個大霹靂發生,最多只能有一些假說而已。拿這個攻擊科學,唉。
我覺得就算如他所說,有一個「一體」、「在」的話,人生的意義也不是窮一切去參、回歸那個東西,然後對人生應付過就好。而是努力活出這世的價值。什麼是這世的價值?就是身為人的價值,對與人的關係、與世界的關係做出促進,最後就交給它。
如果對於本來的佛家、道家理論接受度不高的人,聽了他的理論能獲得寧靜,那就好了。如果可以,還是直接去看佛家、道家甚至一貫道,比較好。一個新的宗教理論這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