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0日 星期五
七天學會用哲學思考 蓋爾哈特.央斯特Gerhard Ernst
1. 關於生命意義的問題是在問人們該擁有什麼樣的生活?也就是說美好的人生應該具備哪些條件?二、生命意義的問題也在探詢,生命是否真的有意義?雖然生命是有限的,沒有永恆的生命。
2. 人生幸福的關鍵並不在於我們的願望是否實現,而是我們能否獲得正面的東西。所以什麼是對人生有益處的?
3.「內在的善」是事物本身具有價值的善。相對於此是「工具的善」。當人們想獲得某些東西時,大多不是為了東西本身,而是把這些東西當成一種達成美好目標(內在的善)的手段,例如金錢,就是一種工具的善。
4.只有愉悅感對我們具有真正價值,還是其他東西對我們也很重要?
5.真正幫助別人,因為助人本來就是一件好事,不過,如果想透過利他來獲得自己的快樂,因而認為助人就是好事,這就無法令人苟同。
6.如果您問自己,什麼東西會讓生活變得更美好,那麼您肯定會這麼說:大部分讓生活變得美好的事物都跟人際關係有關。
7.快樂有各種不同的形式,它似乎不適人間唯一具有內在價值的東西。個人私誼、他人福祉、知識本身也跟快樂一樣。該以什麼作為美好生活的重心?這問題沒有標準答案,畢竟這世界存在許多通往幸福的道路。
8.惡行本身就是一種處罰,它會讓品行惡劣的人沒有能力經營美好的生活。而端正的行為,他的報償就是美好生活本身。
9.惡徒們不一定覺得,他們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團糟;不過這並不表示,他們沒有把自己的人生搞得一團糟。
10.一個沒有道德的社會就像眾人集體陷入「囚犯的困境」。然而,人們一旦考慮到,設群成員之間必須持續性互動,就會在互助合作中看到自己的利益。只要互惠的對象也願意付出,人們就應該遵守這項互助互利的原則,也就是基本的道德規範。
12.但是這種道德觀的錯誤在於,其道德理由只著眼於道德所帶來的好處。但這並不符合道德的本質,似乎道德的誡條不該只是外在的義務。
13.享樂的效益主義者要求,人們應該選擇能帶來效益極大化的行動選項,卻不顧及人們的尊嚴。規則效益主義則不在主張以效益最大化為唯一的行動準則,而是遵行一套能帶來最大效益值的普遍行為規則。
14.當我走到「無知之幕」後面,把自我的認知歸零後,應該就會明白該怎麼分配社會資源了。這時候我的立場就不會少到自己的社會角色和外在條件的影響。
15.全面的理解通常代表一個人心裡的了悟:根本沒有什麼要原諒的!
16.18世紀經驗主義哲學家休謨指出,分辨「是什麼」和「應該是什麼」的重要性,萬萬不可以把「實然」的證據基礎。「自然主義的錯誤推論」
17.當人們在運用觀察到的信息時,也必須考慮它們其實不是恆常必然的事實,而是非邏輯性論據,這才是唯一可以解決歸納法問題的問題。
18. 科學教導我們應該相信什麼,科學的論據就是對於人類理性的客觀要求,理性不只是想法上沒有矛盾,而且還是客觀、非邏輯性論據的合理化。科學和道德的探究都是關於客觀的論據。
19.證成的真實信念才算是知識。
20.懷疑學派的論調就是要指出人類認知能力的有限性,因此人類總會出現認知的錯誤。
21.我們或許應該把懷疑論的觀點當作一帖生活藥劑,用它來撫平內心的不安和傷痛。如果某些問題特別困擾我們,不妨運用懷疑論來獲得內心的平靜。
22. 一個人可以決定自己認為最好的選擇,就是擁有自由意志?或者,一個人在做決定時,有選擇其他選項的自由,才是擁有自由意志?或者,一個人不只可以自由做決定,還要控制決定的過程,才算是擁有自由意志?
23.許多哲學家認為,理性是人類最接近上帝神性的一種特質。
24.總的來說,分析性/必然性/先驗性屬於同一個總和,跟綜合性/偶然性/經驗性這個組合相對應。除此之外,其他概念組和不存在。
25.哲學和藝術類似,哲學處理人類的基本課題,這些課題從不會過時。哲學家想為一些未解的哲學迷團尋找完美的解答,就跟藝術家想要創作完美的藝術作品一樣。他們所從事的研究和創作似乎都無法達到完美的境地,不過不斷回歸這些人生的主題卻是人類本質得一部份。
心得
20200414
本書以讀者和哲學家,記錄兩方一問一答的討論方式的文體,作者藉此表達想說明的哲學內容。本書作者為德國人,裡面的背景、讀者與哲學家的身分也都預設是德國。
不知道是中文翻譯者的問題,讀起來許多地方不是很瞭解語意,亦或是自己程度不夠。或是說德國人生活及義務教育內就已養成有高素質的哲學思考,我覺得讀者(應是代表廣泛大眾)的思考程度就已經高過我不少了,反而讀者與哲學家兩人並無明顯高下之分,他們之間的許多討論我不甚瞭解。
不過仍能從中獲取知識。或許也可能是真的由歐洲人作者所著,哲學家的角色並不是像老師一樣,沒講幾句就要「傳道、授業、解惑」,而是像蘇格拉底那樣,不是要告訴你答案或塞給你想法,而是不斷用問句逼迫參與者思考,再拿思考所得出來討論,再不斷挑戰你的思考直到思考能夠透徹。
如此是好的,也是我們的文化所缺少的方式。
20200416
看得最快的是肉體和靈魂,意志這篇,果然有沒有基礎不一樣。
最後的哲學與藝術的比喻很好,懂哲學家在做什麼。
探究到底,知識、科學、道德等等,最先最先的開始都跟人的感官和感覺有關,感覺喜歡、不喜歡等等,基石是沒有什麼理由的;挑戰最初的理由,大概就像是挑這人感官的毛病,否定他的感覺。但不是感覺就擺第一,基石之上,必須有證據不斷驗證,後面的結論不是完全不可改變的。
我在想,我要深入研究哲學到什麼程度。我研究哲學的目的,主要在於瞭解生命的意義,這點與哲學家相同;另外也是想得到對事物不同的看法。那麼是夠用就好嗎?看這本號稱入門的已有點吃力,覺得不需更專業深入,那麼現在是已經夠用了嗎?
內文提到一句:哲學藉由概念的澄清和概念的建立來使人們認知自我,以及這個世界的理論與實際的基礎,並試著建構思想系統和解決思想的迷團
總的來說,除了一些片斷知識與名句,沒有從本書收穫太多,不過前15點筆記還蠻好的。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