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7日 星期五

孤獨六講 蔣勳


情慾孤獨
1.通俗的劇情讓許多人落淚,這不是文學價值的問題,而是讀者心理不可告人的孤獨感得到了初步層次的滿足。

2.群體的道德意識往往會變成對他人的指責,在西方,道德觀已經回歸到個體的自我檢視,對他人的批判不叫道德,對自己行為的反省才是。

語言孤獨
3.先有結論,就不會有思考、推論的過程。

4.當你可以和自己對話,慢慢地儲蓄一種情感、醞釀一種情感時,你便不再孤獨;而當你不能這麼做時,永遠都在孤獨的狀態,你跑得愈快,孤獨追得越緊;即使最後終於找到「對的」另外一半,也失去耐心,匆匆就走了。

5.凡是你認為可以簡化的東西,其實都很難簡化,反而需要更多時間和空間。與自己對話,使這些外在的東西慢慢沈澱,你會發現,每一個人都可以是你的另外一半,因為你會從他們身上找到一部份與生命另外一半相符合的東西。

語言孤獨
6.儒家文化不講究語言的精確性,儒家的語言是接近詩的語言,是一種心靈上的感悟。

7.語言文字可以有兩種極端的發展,一端是發展成為「詩」,另一端是發展為法律條文。

8.詩詞的聲韻,如果是壓江陽韻、東鐘運,寫出來的詩詞會如「滿江紅」的激憤、昂揚,因為ㄥ有共鳴、洪亮的聲音;弱勢壓齊微韻,是閉口韻,聲音小,就會有悲涼哀愁的感覺,ㄧ如淒、離、寂等齊微韻腳。我們讀詩不一定是讀內容,也可以讀聲音的質感,或如細弦或如鑼鼓,各有不同的韻味。

革命孤獨
9.陳映真:「文學不應該那麼自私,文學應該關心更多人的生活,走向社會的邊緣,去抨擊不正義、不公理的事情。」

10.某位西方作家說:「如果你25歲時不是共產黨員,你一輩子不會有希望;如果你25歲後還是共產黨員,你這輩子也不會有希望。」原來他說的共產黨是指革命,講的是一個夢想,當你25歲有過一個激昂的夢想,一生不會太離譜,那是一個烏托邦的寄託;可是25歲後,你應該務實了,卻還在相信遙遠的夢想,大概人生就沒有什麼希望了。

11.古今中外許多令人懷念的革命者都是詩人。我想這是因為詩人一直在追求激情,當他發現革命比寫詩更激情時,他就去革命了。

12.青春如果太切合實際,就不配叫做青春了。

13.一個社會裡的失敗者角色,其意義與重要性為何?司馬遷的項羽、荊軻,留在歷史上,使失敗者知道他就是扮演失敗者的角色,使他能發言去對抗成功者。

暴力孤獨
14.性會變成偷窺,暴力也會變成偷窺,電影是我們偷窺暴力的管道。

思維孤獨
15.在臺灣,這種現象很普遍,因為角色被限定了,而失去討論的空間。我覺得這不完全是代溝的問題,而可能是因為我們不重視思維的過程,直接下了結論。

16.臺灣社會對立有了,思辮卻無法產生,我們的對立只是為了打敗對方,得到一個一致的結論,結果就是兩敗俱傷。

17.很多朋友會說解嚴以前至少還有秩序,我不表認同,因為一個命令一個動作不叫秩序。秩序應該是大家有各自的意見,但彼此尊重。

18.爬山的人彼此之間會隔一段蠻長的距離,很少交談。行進中,你會聽到自己的心跳,聽到自己的呼吸。休息時,則是看著連綿不斷的山脈,浩浩穹蒼,無盡無涯,有種孤獨感,孤獨感裡還帶點自負。

19.她會選擇哭、選擇抱怨,她拒絕思維;如果她開始思考,她不會哭的,她會想怎麼解決問題?可是她選擇哭,表示她只想發洩情緒而已。

倫理孤獨
20.社會上許多人,他們把倫理作為一生的職志,當倫理崩解時,他們將沒有支撐的點,也因而崩潰。

21.倫理與社會條件、經濟條件都有關,倫理不是一個主觀決定的東西,而是要從很多客觀調間去分析,得到一個最合理的狀況。如果沒有經過客觀的分析,那麼倫理就只是一種保守的概念,可能讓每一個人都受傷。

22.『四郎探母』(楊延輝)為什麼用大團圓?因為大團圓是一個不用深入探究的結局。儒家的大團圓往往是讓「不舒服的東西」假裝不存在。





心得
20200417
很佩服作者這麼細的品嚐孤獨的滋味,感受力十分入木。有如此細微的觀察力與感受力,再加上具有豐富的涵養及深層的表達能力,造就了作者再再寫出雋永的文章,以上條件缺一不可。想到孤獨,自然想到就是心靈上的孤獨,作者竟然能分成六種孤獨,對生活深刻的感受力令人自嘆不如。

第一講 情慾孤獨
    其實命名為情感孤獨比較切合內文。作者提到的童年經驗許多人都有類似的經歷,但是童年那種感覺卻只有作者有,他真的相當的纖細。其實他所提到的問題,兒童心理學等的教科書都有提過,對自己身體的陌生、對父母態度的不瞭解,有段時期是同儕友誼大於雙親的,但他卻連這個都沒提到,莫非他從小就沒什麼朋友?
    開頭不久馬上就來一句金句:孤獨沒有什麼不好。使孤獨變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從哲學上來講,想法是需要溝通討論的。一個拒絕或無法表達自己思想的人,不但失去了與人溝通的機會,也失去了透過溝通來糾正自己思想錯誤的可能性。從生物性來講孤獨離群的人類各種發育,或是體內的激素也都會改變,不利於健康的,所以才會演化出害怕孤獨的本能。作者這段話其實是不正確的,大概只有文學或美學的功能在。
    再次看蔣勳的書,覺得他有些地方仍然是缺乏的。提到的社會變遷、等等,批判孤獨等,其實都是在批判市場主義或市場化的過程,一樣都沒有提到這些,看來他仍然沒有更深入他的批判。他的論點讓人感覺像是在批判偶,而不知道批判背面的操偶師。
    對於儒家文化的見解也讓人有類似的感覺。縱貫整個儒學,核心就是在講人要和諧,和諧的意圖藏在每一句論語中。所以它不是不允許孤獨,更不是農村的道理,它都是在講人與人、人與社會關係,要如何的和諧;講個人的修養時,目的其實也是要人的修養到和別人和諧,所以當然不講孤獨。要是繞過和諧這個概念,那提出的文字都會像打在棉花上一樣,沒有真著力的感覺
    那是現在西方教育與西方文化有這種獨處的概念,作者看起來是批評儒家文化的,那他應該就是較推崇西方文化囉?
    不過用著人家的文化好又不講好,見著人家的壞處又相當的顯性,這樣其實不太公允。

20200418
今天讀感覺,作者真的是一位很孤獨的人。他雖然能講出在獨處中的道理,可是他自己真的也有做到所講的這些道理嗎?在一行一行的文字中,沒有讓讀者感受到那種享受獨處的感覺。另外也再次看到,作者是一個說比做多,或是說此做彼的人。這不是要故意批評蔣勳,而是許多從他自己的著作中,對於時事的評論感到不滿,但是他卻寫「...可是我不敢這麼做...」或「...可是我沒有勇氣這麼做...」這類意思的文字。那麼這樣的話,他是想說服誰呢?

好像一位宣揚死是美好的人,當自己遇到時卻說我怕死一樣;或是一位宣揚貧窮是美德,但是自己實際卻說「可是我選擇富裕,我怕貧窮」。文中他對學生的行為,恰恰等於他自己口中反面的例子。他自己的文字之間也有矛盾之處,例如他文中所推崇之阮籍,是否就符合他所推崇的西方的道德觀,有「對自己的反省」?

不過撇除對他個人行為的批評,作品仍然有可取之處的,一些想法值得深思。

20200421
語言的孤獨提到禪宗公案,相視而笑那類的故事。我目前仍無法理解公案。按蔣勳的說法,他認為禪宗認為語言都是誤會,所有的語言都會使修行者走向一個更荒謬、背叛修行的道路,所以最後不用語言也不用文字,把佛法大義變成一宗宗公案,以簡單、易懂(?)的白話弘揚佛法。
蔣勳也有內在的語言嗎?與自己溝通。如果不能清楚描述自己的感受或所得,那算是真的瞭解自己得到了什麼嗎
蔣勳說惠能對語言、佛法的存在,保持一種懷疑的態度,始能回到自身去思考佛法是什麼。
壇經裡面有許多對語言僵化理解的例子,或許是想藉此增加公案的權威性。但是全面揚棄語言解釋,若不是本來就不懂語言的人(像是惠能)所以乾脆這樣做,或是當語言解釋佛法是惡,是不是矯枉過正?
我們應該要從僵化的例子中,瞭解作者想說的是,不要僵於字句解讀,而要瞭解背後的意義,為何它這樣寫?在壇經的釋經或故事書中,還不是要把他兩為何相視而笑的原因寫出來,不然按他邏輯應該不需要寫,不需要解經阿?不就是讀者看不懂。

20200422
蔣勳在法國時曾經加入無政府主義組織,他自述到現在看到那些作者的作品,心理仍會覺得激動。回來到臺灣後也聲援過美麗島。我想我對蔣勳的人跟作品有點整體概念了,他心裡其實是反制度、反社會的。革命孤獨一篇可感受到他是在寫自己的抱負。不過在其他作品中實際他有機會「造反」時,他又不敢了,甚至也不敢鼓勵他的學生去「造反」,只敢在心理喝采,或是事後寫書給我們看。

為何不敢?是這個反制度的成分,沒有佔據他思想很重的部分?或是他已在這個他反的社會中,獲得了名聲、地位、財產,怕失去這些?這些害怕失去的部分,叫做既得利益。文革後有不少學生,後來任職在中共中央部門,還很賣命,因為他們嚐到體系的甜頭了。他已經從反控制、反權力份子,變成既得利益者了。害怕失去現有利益,就是他自己不敢,也不敢叫他人反控制的主因。

不過不是全部否定他,比起很多文以抒情的作者,他發表了不少社會觀察的文章,他的社會關懷表現在其中,已經偉大許多了。

20200423
作者擴大了「暴力」一詞的解釋了,凡含有傷害他人生命、迫害、強盛的原始生命力、兇殘,都被作者叫做暴力。不知道是作者硬要湊在一起,還是真的不瞭解,這些是不同的東西。
暴力應理解為以力量強制他人,而不是作者所認為的這也是、那也是暴力
而人類並非都有暴力傾向。比較適當的解釋,是都有潛在的「破壞慾望」,這不一定是暴力,但是作者硬要叫他暴力。不過凡生物都有破壞慾望的,就算沒慾,也是在行破壞事實,不僅僅是人類。用「潛在的破壞慾望」來看原文就流暢多了。

思維孤獨一詞,理解成思考僵化或許比較好。因為有許多思考僵化的人,或不思考的人,所以思考的人算是孤獨,可以這樣說嗎?有點感覺為了湊孤獨而講孤獨。
而暴力美學可以理解為,在合理安全的範圍內,某(大)程度的讓人發洩破壞慾望

倫理孤獨
作者主要批評儒家的五倫。在人與人的關係被限制要如何時,被壓抑的想法,會產生孤獨。作者六個孤獨,有的是好的,有的是不好的,有的只是作者對社會的看法。如果瞭解現象背後的原理,就不會那麼傷感不平了,不過也許也無法像作者文人那麼多愁善感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精選文章

維梅爾的帽子 卜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