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了提升哲學素養,我們需要從四方面著手:培養思考習慣、掌握整體觀點、確立價值取向、力求知行合一。
2.《道德經》中大量出現我、吾等詞,代表「悟道的統治者」,但沒有一處提到你,說明老子沒有對話的願望。他在書中說出自己一生的心得,這與西方哲學注重對話、思辨有明顯的不同。
3. 這裡的「道」、「德」與仁義道德無關。道指萬物的來源及歸宿;德即「得」,指萬物從道獲得的加持,即萬物的本性與稟賦。
4. 坑儒,實則為坑術士。學者研究發現,遭坑殺的四百多人大多為方士。他們煉藥尋丹,求長生不老之術,後來秦始皇認為方士耍弄自己,將他們坑殺。
5. 我認為「耳順」中的「耳」是衍文,應為「六十而順」,即孔子六十歲順天命。孔子周遊列國正是順應天命。
6. 歷史上稱中世紀為黑暗時代,是針對當時人的理性被忽略這點而言。那個時代的人們無須為「宇宙何時消失」、「人生意義何在」之類的問題煩惱。
7. 童話的特點是:作者明確,內容清晰,可實現預期的教育效果。
8. 一般認為《山海經》是中國最早的神話,約成書於戰國中期到漢初,並一度成為當時的顯學。「經」並非指經典,而是「經歷」,背景是大禹治水其間,考察各地的山川水土,記載了各種奇聞軼事。不必問真假,而要看到它背後的「天人無間,萬物有生」的信念。
9. 「伏」代表馴服,「羲」代表野獸,伏羲氏把野獸馴服成家畜,為人所用。
10. 神話通過故事來展現真實的人生歷程,幫助人類了解「生老病死、喜怒哀樂、恩怨情仇、悲歡離合」的人生完整歷程。這是永遠存在而無法逃避的「真實」。
11. 生活在今日社會,每個人都在過著自己的生活,難免覺得孤單寂寞。神話可以使我們與歷史、祖先以及同時代的其他領域的人,重新連結成為生命共同體。
12. 悲劇的重點是透過劇情引發觀眾「憐憫」和「恐懼」兩種情緒,然後加以淨化。欣賞完整部悲劇後,觀眾的內心好像被清洗了一遍,心靈回歸原點,生命可以重新開始。
13. 希臘悲劇的最大特色是:命運是具中的主角,它不可預測,無法改變,人們面對命運時只能接受。如果一個人的對手是命運,而命運非常偉大能控制一切,一個人會因為對手的偉大而使自己變得偉大。
14. 人活在世界上常覺得生活瑣碎,覺得自己平凡庸俗。但人類可與偉大的命運進行較量,展現不屈不撓的精神,這就是希臘悲劇的最大貢獻。
15. 近代歐洲的悲劇作家有三位代表:英國的莎士比亞、西班牙的塞萬提斯、德國的歌德。
16. 人類理性的特色是把所有事物化為概念,並加以分類,試圖認識其本質。然而人類的生命有超越理性的成分。莎士比亞的悲劇說明,人類如果只依靠有限的理性去發展自身的潛能,追逐無窮的欲望,最後的結局往往歸於幻滅,從而演變為虛無主義。
17. 「To be or not to be」含義豐富,可以理解為「要做自己,還是不要做自己」、「要真誠,還是違背良心」。最廣義理解為「要存在,還是不存在」。
18. 蘇格拉底「知識就是德行」:人只有真正了解德行對人生的重要意義
,才有可能具有真正的德行;當面臨各種考驗時,才能一如既往地堅持走在人生的正路上。
19. 蘇格拉底在與人對話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歸納法」和「辯證法」。歸納法是由個別事例推廣到普遍定義;辯證法各自看到問題的不同面,經過相互補充、修正而向上提升,獲得更好的綜合看法。
20. 歐里庇得斯:「一個人如果無法說出自己的思想,他就是奴隸。」
21. 「存在本身」一詞代表哲學家所探究的核心概念。宇宙萬物皆存在之物,恆在變化生滅中。哲學即是探尋存在之物的來源與基礎,尋找萬物背後「無形可見、永不變化」的本體。「存在本身」並無名稱,人稱之神、上帝、道等。
22. 與效益論相對的是康德的「義務論」(Deontology),即判斷一事是否該做,不能考慮效果,僅考慮動機是否純正。
23. 效益論與義務論的焦點是我們應該「為何」做,德行論將焦點轉向我們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關注焦點由行為之結果或動機,轉向行為者。
24. 效益論三位代表人物:休謨、邊沁、彌爾。
25. 效益論的問題在於,忽略了行為本身應該有其價值,如果行為的好壞全看結果,全憑精確計算,顯然與個人的道德水準關係不大。
26. 笛卡兒開啟了西方唯心論的傳統,至康德建構了完整的唯心論(Idealism)系統,認為人無法認識世界本身,我所認識的僅是「能夠」被我認識的世界。
27. 理性論常由於缺乏充分論證而演變為獨斷論;經驗論因各人的經驗不同,得到的知識缺乏普遍性,從而演變為懷疑論。
28. 「先驗」就是先於經驗並做為經驗的基礎者。即人的理性不是由後天經驗歸納而來,而是根據人類普遍的道德經驗,提出道德經驗之所以可能的預設條件。
29. 討論倫理學的問題,如行為善惡的判斷、行善避惡的理由等,不宜只在德行論、效益論、義務論中只選一種,而應綜合三派之優點,合理運用。
30. 叔本華被稱為「悲觀哲學家」,他認為人的本質是「意志」,是無盡的欲望和追求。他為人生解脫提出兩個方案:一是美感默觀,二是禁欲苦修。
31. 太陽、桌椅等外物只是在那兒,它們沒有選擇的可能性,因而是「存而不在」。齊克果所謂的「存在」是動詞,只針對人而言,「存在」是選擇成為自己的可能性。
32. 齊氏畢生的著作希望讓人知道,人與萬物不同,個人的生命是獨特的,個人生命的價值在於可以選擇成為自己,可以「存在」,只有主體性真理才會改變人的存在狀態。
33. 「超人」思想是相當複雜的觀念。尼采的真正用意是:鼓勵每一個人不要虛度此生,要展現生命的特色,發揮身心潛能,成就超凡自我。這給存在主義哲學家以極大啟發。
34. 「理性」與「存在」是兩個對立的概念。人具有「純粹理性」,可透過抽象思辨獲得概念,從而建構知識;另一方面,人必須注意「存在」,即選擇成為自己。如何生活、如何與他人互動就是存在的抉擇。
35. 海德格名言:「向死而生」。
36. 研究人的生命,碰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時間性」。人決不能忘記時間,忘記時間就是忘記人類自己的真相。時間會逼迫人想要了解:人與「存在本身」到底有什麼關係?這是核心問題。
37. 卡繆:如果一切都是荒謬,人才有真正的自由。
38. 如果人生是荒謬的,那麼可以用生活的量取代生活的質。在荒謬的情況下,並不存在所謂的「關鍵時刻」或「決定性的一次」,而是愈多次愈好。
心得
這是傅教授在大學所開的課程,主題就是哲學與人生,他再把上課資料整理補充過出版成書。理論上這算是大一、二的通識課程,看了仍是有不少收穫。不同的學者講哲學,內容與解釋都會有點不同。看不同家的學說,融合成自己的想法,是看哲學書籍的樂趣。
由於之前看過一些哲學書籍了,也看過本作者的書、看他的訪談影片,書中內容不是那麼陌生。不過總論如如何提升哲學素養:要能培養思考習慣,看整個系統架構,不偏頗證據,形塑自己的價值觀,這些都還是很重要的提醒。如何閱讀一本書,要知道它在表達什麼,它的背景是什麼,所以可能想表達什麼,它的內容與我有什麼關係,這些也都相當有提醒的價值。
複習到效益論與義務論。這個在某一個時期也曾困擾過我,特別是思考到關於信仰宗教的時候。做一件事情的動機以效益論出發比較能打動人,但是得到的效益改變後容易變質;義務論有點太難了,義無反顧的去做,雖然純正但是不近人情。德行論初識似乎比效益論高尚,思考後發現似乎只是把效益論內化而已,出發點仍是效益論。現在我不是那麼絕對主義了,了解義務論但不執著,不排斥效益論而不過於。孔子的血氣方剛那篇,就是由效益論出發的,如此看來也不必美化、神化孔子德行總是那麼高。因為如果色、鬥、得是不好的,那這些就不時都要避免,不需要與血氣扯上關係。難道血氣方剛,戒鬥,就可不戒色、得嗎?哈。想想夫子不少都由效益論來教誨。
不少哲學家都與「存在本身」的概念奮鬥。在所有存在物件的背後是否有個終極的根源?這個東西我們稱呼他根源,或是存在的本身。與老子的道概念一樣。相信有道在應該是比較美好的世界吧!就像相信有神存在一樣。不過我目前還是難以接受有道存在。對我來說宇宙的組成已經在物理研究下攤開了,如果說道不是一種物質或能量,那實在就太形而上了。不過道德經裡面確實是用形而上形容XD。
老子當時看遍變化,應該因此設想這些事物的後面有個不變的東西包含它們吧!不然這些變化實在難以理解。以我現在來看,存在即是荒謬,或存在是因為熱二定律,雖有解釋但仍一樣荒謬。不過如尼采或卡繆給的啟示,人必須同時包含「理性」與「存在」。理性使我獲得知識,探討意義與根源,存在提醒我個人的獨特性,在每次選擇中做我自己,成為真的存在,而不是存而不在。儘管道不見得真的存在,即這一切不見得真的有意義,即生命是荒謬的,但正因這是荒謬的,生命才是真正的自由。
我想閱讀齊克果、雅士培、卡繆,以及多研究「存在本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