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0日 星期二

哲學家是這樣思考的 朱立安‧巴吉尼 JULIAN BAGGINI


1. 若有某些觀點遭到不公正手段的排擠或忽略,又或者反其道而行過度強調某些特定觀點,便稱作「證言不正義」。社會認識論理有個關鍵概念是「證言」。沒有人能自證世間種種,我們必須仰賴他人提供證言。

2. 盲目接受意見就是缺乏注意力的表現,只是被動地聽完照做罷了。真正的聆聽過程帶有思考,有思考就有可能提出異議。不相信對方有能力面對批判與質疑,才是真的不尊重對方。

3. 面對懷疑論者,正確回應的方法就是點出癥結:對證據的標準過高。他們習慣設定不可能達成的目標,大肆宣揚別人理所當然的「失敗」,然後享受簡單卻空虛的勝利。

4. 我們無法擺脫因果概念,也必須透過它來理解世界,但應該記住因果律並非建立在經驗或理性上。




心得
    朱立安博士寫的關於哲學思辨的幾個基本原則。全書比較接近哲學著作或哲學課本,對我不是很好閱讀。哲學家必須窮究一切,懷疑一切,所以在本書當中無可避免的也很多探討這些基礎理論的文字,也就意味著抽象、生澀。雖然這些原則以白話來說都看過了,但是深入講又很難理解。我想在本書獲得的重要觀念是不要矛盾。做事情的依據、後果,就算是再日常的都可以去懷疑並探討之。最簡單的例子像是吃當地當季的蔬菜,卻配進口果汁;環保倡議人士卻坐長程飛機到處飛等等,這些都是思考不周導致自己矛盾的實例。哲學是訓練自己看事情、看世界的方法,以期在經過思辨之後的答案能更接近真相,或是得到怎麼做比較好的選項,需要再更廣地閱讀哲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精選文章

大英帝國的經驗 井野瀨久美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