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8世紀的哲學家柏克萊(George Berkeley)主張唯心論,他認為整個世界都依賴心靈而存在。他的名言是「存在即是被知覺」,也就是說只有被心靈知覺到的事物才存在,沒有則不存在。
2.17世紀德國思想家萊布尼茲認為世界的根本存在是單子(monad),單子不是物質,而是碧物質更基本的實體。包括物質、心靈的整個世界,都是單子構成。
3.所謂的「真相」其實是電路、電壓和一層層的軟體。電腦螢幕介面的目的,反而是要隱藏真相,只顯示簡單的圖形,好幫助你執行有用的工作。
4.美的運算在我們生命之初就已布建在我們的天性中。年僅兩個月大的嬰兒看到成人認為比較美的臉孔時,也會看得比較久。
5.隨著年齡增長,瞳孔的最大擴張度也會下降。
6.沒有其他靈長類有白色鞏膜,牠們的鞏膜是深色的,目的是要隱藏視線方向,不讓捕食者知道。人類眼睛的白色鞏膜大大方方公告自己的凝視方向,讓它成為社會溝通的工具。
7.適應度取決於收益,以及每種策略各有多少玩家。若每個人都是鴿派,那麼當鷹派比較適存。若每個人都是鷹派,那麼當鴿派會比較適存。這是一個關鍵點,適應度並不是世界的鏡子。
8.知覺介面理論(interface theory of perception)。
9.「黑洞互補性」(black hole complementarity):你可以觀察到一隻貓在黑洞視界外側被燒成灰或者觀察到一隻貓在視界內側沒有著火,兩邊都是合乎原理、彼此互補的描述。關鍵在沒有觀察者能同時見到那隻貓的兩種描述。
10.我們的資料格式不只限制了我們如何看,也約束了我們如何思考。要踏出它的界線、甚至只是體認到有這種可能性,都是不容易的事。
11.你對物的知覺,並不是對某個先在物的如實描述,而是你根據需要創造出來的資料結構,目的是把關於適應度收益的關鍵資訊,壓縮成可據以行動的格式。
心得
視覺會有一些假象或是錯覺沒錯,這是大腦翻譯視神經訊號後的知覺。不過以此錯覺來推導到全知覺都是虛假的,全部喔,就有點太極端了。這就是本作者的概念,本書大部分內容主要就是在論證他的「知覺介面理論」,我不認同,但是是覺得有一點有趣。如果依此推論,我們全部所見所聞,包含我們的儀器測量的結果,全部都是這個使用者介面而已,而不是真實的世界,那麼這個世界對我們來說就是真實的呀,不是嗎。因為已沒有其他世界了。
作者的想法蠻像駭客任務的,然後輔以唯心論。電影駭客任務中的平凡電腦人,一生被機器控制在夢中,生老病死。如果沒有尼歐這些如bug存在的話,那那個夢理論上就算他們的真實了。就算裡面有人想到可能被電腦操控了,在作夢,那又如何?你沒有證據證明你的立論,然後你的立論對於如何擁有更快樂、更知足或更成功的人生,一點助益都沒有,那麼結論就是這個理論一點用都沒有,只能收進書架,如果未來真的發現證據了,再在學術期刊上把你拿出來討論。在看本書的時候一直想起,一個時代的人就會以該時代具影響力的發明,如17世紀的人就用錶來比喻宇宙。《人類大歷史》開始就把人比喻成演算法。本作者把世界比喻成螢幕介面,確實也是蠻有趣的。
我認同的是他的天擇下,適者生存,而不是真者生存。不過在此作者延伸太多了,為了更適,知覺中的假象、特別詮釋愈來愈多,終於把原本的真實面全部蓋住了。我覺得真的是走太遠了,我的反應跟克立克一樣,他怎就不放過那個神經元!在之前讀到放射性同位素真的很好,給我很強的證據相信沒有人在看東西依然存在。我覺得他們都太不認真想何謂「觀察」了。所謂觀察一般認為是眼睛看到,微觀即光子或電子打到該觀察物反彈,再被眼睛看到或儀器偵測到。重點在被觀察物與光子或電子的互動,而不是後續的眼睛。所以我們剖開石頭,看到裡面有幾千年前放射衰退的痕跡,那就是幾千年前的事情,而不是剖開時才放射的。那幾千年中間沒有人看他,它就不輻射,直到有人看才瞬間產生幾千年前的痕跡嗎?不是這樣子的。所以有一群物質在一起,理論上就算是彼此觀察了,因為已有互動、接收。
所有的知覺都有關於適應度,根據適應度效益而將實界的資訊編碼給你,這是作者的理論。這個理論充滿資本主義與經濟想法呀。如果實界的某物跟你的生存適應度毫無關連,那也需要
編碼成完全不同的東西嗎?
那至於編碼前,實體到底是什麼東西?作者認為是名為意識主體(conscious agent)的組成,根據描述類似量子理論中的基本粒子,所有的主體都是它所組成的。或許根據序洪教授的「意識子」比較好理解。這個理論解釋了人為何有意識,石頭為何無意識,因為意識子的組成與結構不同。不過也等於創造新的問題:意識子是什麼?為何有的意識子組成就有意識感?
全書作者算立論完整,幾乎全部都是字來說明、力據他的理論,可作為參考,但是實際上我沒有接受他的理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