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牧民並非如吉普賽人那般漫無目的地流浪,他們移動的目標以「Yaylaq」(夏營地)和「Qishlag」(冬營地)兩個地點為主。
2.游牧民飼養的家畜一般統稱為「五畜」,主要有綿羊、山羊、牛、馬和駱駝。二十世紀初在整個蒙古高原的調查結果顯示,每個牧民平均擁有十到十五頭家畜左右。
3.流淌在中央歐亞沙漠地區的河川大部分不流入海中,屬於內陸河流。這些河川的水並非源於降雨,而是來自帕米爾高原、崑崙山、天山、阿爾泰山,山上多年的積雪融化後,流出的水匯集成各條河流。
4.六到九世紀被稱為胡商的栗特人、十到十四世紀的回鶻商人、十八到十九世紀的布哈拉商人等,都是當時重要的國際商業家。
5.游牧民族正式誕生的時間點,在西元前一零零零年左右。氣候變遷理論的學說。
6.「匈人匈奴同族論」長久以來都稱滿爭議,十八世紀後半,法國漢學者德金(Joseph de Guignes)根據匈奴和匈人在族群名稱、外貌方面的相似性,重申這個主張。
7.柔然是西元四世紀中後期到六世紀中葉為止,統治蒙古草原並建立國家的游牧民族。柔然時代可看做蒙古草原上,從鮮卑族裔轉變成突厥族裔的過渡期霸主。
8.東漢沒有延續和中亞城邦的關係,就如同所謂的「三通三絕」說法那樣。西元二世紀前半,班超、班勇父子先後辭世後,東亞帝國的中亞活躍期結束。
9.「九姓胡」,如撒瑪爾罕出身是「康」、布哈拉是「安」、塔什干是「石」。安祿山本名為康祿山,代表他出身自撒瑪爾罕,而祿山則是栗特語「Rokhshan」(光明)轉譯。因母親是布哈拉人而改姓安。
10.西元七四五年,安史之亂的十年前,突厥第二帝國崩潰,居住在帝國境內的大多數栗特人南遷到中國北部,這些人被編入安祿山旗下,成了日後發動叛亂的最主要軍力。因此安史之亂不單單是侷限於中國內部的政變,也和中央歐亞的局勢有著密切關係。
11.回鶻沒想過要打垮唐、征服中國,反而要求唐帝國開放邊境的市集,這是因為回鶻人認為,比起直接統治中國的領土,建立和親關係及確保邊境貿易是更正確的選擇。
12.西元八世紀的怛羅斯之役可說是中亞的重要歷史分水嶺,因為在之後這個區域隨即發聲急遽的「突厥化」與「伊斯蘭化」現象。
13.金國第四代君王海陵王遷都到五京之一的燕京,該地成為新首都,是中國史上第一個以北京為首都的王朝。
14.蒙古四個大型兀魯思內部依舊存在許多小型兀魯思,因此蒙古帝國本身由諸兀魯思聯合而成的特性沒有改變,四大兀魯思並非由於帝國分裂而形成的獨立「國家」。所以,中國史書記錄的「忽必烈創建元朝」,其實是與真實歷史相衝突的。
15.他只是試圖將三大兀魯思和其他的眾多小兀魯思加以整合,成為蒙古帝國的最上位統治者罷了。
16.當時的蒙古人稱以往由女真人統治的領土為「Kitai」(契丹),攻滅南宋後所收編的地區為「Manzi」(蠻子)。居住在這兩個地區的人,被劃分為「漢人」和「南人」。
17.旭烈兀及其後繼者被稱為「伊兒汗」,因此產生了「伊兒汗國」這個詞彙。實際上它是結合了突厥語的「伊兒」(il,國家)和蒙古語的「汗」,解釋為「國家的君王」。
18.蒙古人在處理外交關係時,並不是以「國家」或「王朝」這種抽象的觀念為主軸,而是傾向於理解為具體的人際連結,也就是黃金家族跟其他國家的君主之間的關係。
19.拔都侵略俄羅斯、匈牙利、波蘭,歐洲各國產生深刻的危機意識,教宗英諾森四世在西元一二四五年,決定由方濟會和道明會兩派的傳教士組成四個使節團,前往蒙古草原和西亞傳教,其中值得注目的就是柏朗嘉賓,他回去後寫了《蒙古史》。
20.一般說法是「元朝」滅於西元一三六八年,但這個說法並不適當。大原兀魯思的領域除了南部的中國地區外,也包括西藏和蒙古草原。直到脫古思帖木兒在一三八八年被殺後,大元兀魯思才正式滅亡。
21.黑死病病原體第一次出現是在青海、寧夏一帶,在十四世紀前半時,對蒙古帝國的各兀魯思帶來致命性打擊,或許這就是導致帝國弱化的最初原因。
22.月即別汗(Ouz-Beg Khan)統治朮赤兀魯思長達三十年,因此「月即別兀魯思」(烏茲別克)被用作慣用名稱。十五世紀初,朮赤兀魯思衰弱並分裂,兀魯思左翼的游牧民為了繼承朮赤兀魯思的榮耀,於是繼續使用「烏茲別克(兀魯思)」這個名稱。
23.一部分牧民由烏茲別克遷居到天山北部的蒙兀兒草原,在當地建立了新的根據地。這些人被烏茲別克兀魯思稱為「哈薩克」(Qazaq),意為「脫離、逃亡之人」。
24.藏傳佛教格魯派僧侶索南嘉措宣布俺答汗是忽必烈汗的轉世,而俺答汗則向前者奉上「達賴喇嘛」的稱號。此後索南嘉措強調這個稱號,而他本人是三世達賴喇嘛(實際的第一位)。「達賴」在蒙古語中意為「大海」。因此西藏和蒙古在政治、宗教關係也變得更為緊密。
25.俄羅斯東進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獲取貂鼠、水獺等動物的毛皮以製作皮草。
26.十八到十九世紀,蒙古社會游牧性特徵減弱,定居性傾向增強。誘因最直接有三點。第一,清八旗制度的施行,導致了游牧政治體系的變化;二,藏傳佛教的傳播產生政治、社會的變化;第三,漢族商人的活動,使蒙古的商業經濟和都市得以發展。
心得
中亞大草原的地形,從黑海東邊,一路可延伸到西伯利亞,幾乎是一片平坦的連續草原。除了少數的山脈、沙漠『點綴』之外,可沿著幾乎直線的移動方式前進。而因氣候關係,這片草原上多是游牧民族而非定居農民,游牧民族移動範圍廣大,可達千公里,因此幾乎可將這片大地以這種形式連結。也因此政治更迭的歷史也異常混亂,因為一地的統治者,可能是一千公里外的民族,而自己祖先,也可能來自另一個很遠的地方;而一地上的民族,可能幾百年間就完全換了一批。要了解這些,就像要理順蜘蛛網一般,怎麼理還是亂。
本書大致依時間進展,每一整頁編排一個主題,並附有全彩地圖及文物照,讓讀者可以對照參考,自己能產生一個形像理解。我覺得有地圖對我相當有幫助,可以讓我想像事件有多遼闊、時間有多悠久。想像在芳草連天的綠海上,一群穿著襖,頭戴帽的年輕騎士,彎弓射雕、快意自由的情況,就常使我心生嚮往。部落生活以劉仲敬的說法,最能保有人類的自由與進步動力,遠勝過編戶齊民的官僚社會。姑且不論這論點是否正確,現在地球上每一片地都由民族國家圈認了,沒有國家的人類會被視為沒有權利,於是再也沒有游牧部族,東西無礙的遷徙了,著實讓我覺得可惜;另外國家會推行官方文字、文化及制度,於是游牧民的多樣性也喪失了,更是一種遺憾。尤其民族國家也不過是近代出現的產物而已,是人類歷史中時間短暫的產物,就破壞掉一種千年的文化,真是十分的遺憾。 現在的歐亞大草原,幾乎都被俄國併吞了,大家說著同一種語言,過著同樣的城市生活;曾經誕生過鮮卑、契丹、女真人的地方,竟然變成大都市,賣著小吃,這種看似進步,實為削弱的同質性變化,真讓人感慨滄海桑田。
游牧是相當早期、原始的經濟活動方式,好像採集也類似。現在人也沒有在過採集生活了,也沒有人哀悼這件事情,或許游牧的消失也是,就是歷史進展的一種現象。或許我是在哀悼多元性的消失吧。書中得知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哈薩克與朮赤兀魯思有關,算是長見識了。蒙古游牧帝國雖然消失,但是其血脈與文化融入了現代中亞國家與俄羅斯,我們還是能在一些些的地方懷念曾經的輝煌。另外得知達賴喇嘛的由來也是蠻讓人訝異的。其實人為的一切都不神聖,不管是游牧生活、蒙古帝國、達賴靈童或現今的政治制度,就僅是人為的,既不高尚,也不卑微,僅是人類為了活下去、活得好所想出的方法而已。我希望在其中,真的有什麼貫穿古今,人性的光輝能在所有人都能認同、都能表現。或許那就是自由與平等吧!還有能有尊嚴地存在著。遙想當年情景,希望有朝一日也能踏上故土一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