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國不會出現在人間,你只能用一種秩序替代另一種秩序。如果你願意為求棄絕邪惡而拋棄整個世界,無非是將一個不再包括你自己的世界送給其他人。
2.凡事都有一個成本效益計算,有些時候效益最高不是必要的,成本最低才是必要的。
3.所謂的禮樂就是調整和諧度的意思,按照我的理解這也屬於自發秩序。
4.世界總是充滿邪惡,你其實只是在寬容一種邪惡的同時憎惡另一種邪惡而已。
5.希伯來正典是人類第一代文明的唯一繼承者,它更接近文明種子基因庫的角色,其古老程度是別的文明全都趕不上的。可以說猶太民族的特殊性就在於它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倖存下來的初代文明。
6.波斯帝國的本質,就是印歐蠻族入侵兩河流域的結果。對於當時的世界來說,印歐蠻族入侵就是一場「大洪水」把過去埃及和兩河流域已經進入晚期的文明徹底洗蕩乾淨。
7.從制度層面說,普通法是由陪審團和法官共同構成的,它不需要立法者,它的法是自然生成的,透過自然篩選的方式來確定。在適用法律的問題上,不存在確定不移的強制性。
8.文明的真正起源地、自然而然的起源地,實際上位於敘利亞和以色列的高地。
9.資本主義的典型觀念,是把國家視為天然存在的。但是按照中世紀的觀點,國家並不是天然存在的,國家是一系列破碎的、私人和團體權力的總和,談不上有什麼普遍性的公共權力。
10.文明其實等於是一種兌換秩序的票據,紙幣既然可以跌得一文不值,那麼文明也是注定要毀滅的。
11.以無神論作為綱領有它天然的弱點,組織很難長期維持。因為理性主義這不容易達到互信,或者說人類的本性就是互相懷疑,如果缺乏更高維度的力量作為擔保,維持組織內部的團結就會很困難。
心得
本書是袁真嗣先生採訪劉仲敬,關於幾個大問題的訪談錄,從產生原因及內容上來說,本書比較像劉氏思想的入門書,而扭轉的東亞史像專題研究。不過我先看過那一系列了,也不會難上手。本書內容應該是即時問答、整理而成的,仍然很佩服劉氏學貫中西,博古通今,知識相當的淵博。
懂劉氏的中心思想,他認為自然中有一定的秩序,順者昌、順者善;這個秩序是世界共通的,無法輕易歸納,他稱之為神意秩序。在文化上他是貴古賤今,但是貴賤是有理由的。愈久之前的文明愈淳厚,儘管可能相爭相殺,但都是正直面對,不會有欺騙、毀常倫的想法,這是當時的默契。體現這種淳厚默契的組織,約略是蠻族部落到封建這樣的組織。及封建後,走向王國及帝國的官僚國家,淳厚文化的積累等於到達最高峰開花結果,然後開始消耗民族內涵。愈是集權,整個組織愈是無節制的暴力,其下的「費拉」既無反抗保護自己的意志,也無正直的社會態度。這種文明就已經走到末期了,消滅對它是比較好的。
另外劉氏貴希伯來文化到一個頗誇張的程度。因上述的理由,所以第一代文明是最好的;而到現在,第一代文明只剩下希伯來文明,也就是猶太、基督教信仰體系。希臘、羅馬是第二代,歐洲、美國、亞洲都是第三代文明。愈往後的文明,人民愈聰明,也愈狡猾。他尊崇基督教的社會價值,我能理解。在古代,世上的事情必須靠教義解釋,除了現在分類在科學的問題方面,它也有教化人心、安定社會的效果。現代我們用科學解釋世界,摒除掉宗教了,但是也一併把宗教教化的那面好處給拿掉了。這使得劉氏所言的社會的文化底蘊一直被消耗,所以科技雖然進步,但以他的觀點,這個文明是退步的,因為你無法好好的與他人、與環境相處。
我想劉氏的意思是這樣,他想提倡宗教(特別是基督教系)的好處,我贊同;但是生物學的部分,他為了讓聖經更有說服力而違反了主流演化說法,這部分我認為是他並無更加深入了解生物學科,我不以採納。不過大致的觀點我是能理解及部分接受的。另外也提到大帝國不見得好,確實呼應他在逆轉的東亞史一貫的觀點。大帝國無可避免變成吏制,而吏制產生順民及絕對的帝王,這些都在侵蝕文化內涵本身。劉是很討厭順民的,認為其會腐化民族生命力,如亞歷山大、伍麥亞阿拉伯、關外時期的女真。封建時期小紛爭不斷,但他認為這是增進民族生命力、文化內涵最好的制度。無法完全認同劉氏的觀念,但是確實說得極端一點,費拉只能當別人文化的養分,自己無法創造出什麼生動的文明。
那麼文明的目的又是什麼呢?是讓眾人能苟且的活下去比較好,還是紛爭不斷,但是各有特色,比較好?劉氏提出真的與以往不同的觀點,是很另類、突出的學者,會想繼續看他的著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