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國)進口昂貴的液化天然氣的想法已經被揚棄,如今的挑戰不再是如何尋找新的供應來源,而是如何為日益充足的廉價天然氣找到市場。天然氣多到不像話。
2.以電子顯微鏡、電腦斷層和核心切片進行調查後,發現油分子可能略大於到七倍大於天然氣分子,而就算七倍大的油分子也能滑過孔隙的喉道。
3.二疊記盆地現在被認為是全球第二大油田,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的超巨型油田加瓦爾(Ghawar)。
4.由於非常規革命,美國能源的處境與前幾年的設想已大不相同。天然氣產量激增,石油也一樣,進口石油數量快速下滑,支出金額銳減,這些都縮小美國的貿易赤字。
5.美國天然氣價格低廉,是很大的經濟優勢。搬移到美國的包括來自澳洲的肥料廠和臺灣的塑膠工廠。美國企業跑去中國設廠的數十年後,中國製造商也開始來美設廠,玉皇化工就是實例。
6.液化天然氣必須先將天然氣冷卻至華氏零下兩百六十度(攝氏負一百六十二度),然後壓縮轉化為液態。在液態下,體積僅為氣態的六百分之一。然後在接收端再氣化,並灌入輸氣管線。
7.全球液化天然氣業務成長嘉惠卡達最深。時至今日,這個約有三十萬公民(和逾兩百萬外籍勞工)的國家,享有全球最高人均所得。
8.自由港和桑普拉卡梅倫於2019開始出口天然氣,美國還有數座工廠興建中,這些合力把美國推上全球液化天然氣最大出口國之一,與卡達和澳洲並列。
9.全球油市的重要元素是「備用產能」。這是沒有上線的產能,但若價格飆升,或什麼地方的供應遭擾亂,就可以迅速投產。今日世上大部分備用產能都在沙烏地阿拉伯。沙國成為全球油市的平衡者,有時也被形容為全球石油的中央銀行。
10.亞伯達省的油砂礦讓加拿大成為美國進口石油的最大供應國。2019年,美國的進口石油僅11%來自波斯灣。對波灣產油國而言,亞洲才是最重要市場。
11.俄羅斯能源豐富且規模龐大,它是全球三大產油國之一、第二大天然氣生產國(僅次於美國),而且仍是全球最大天然氣出口國。
12.「烏克蘭」的字源是「邊緣」或「邊疆」。這個國家的領土大多是廣闊平原,幾無自然邊界。
13.俄羅斯已建立繞過烏克蘭的其他輸氣管:穿過波蘭的亞馬爾-歐洲(Yamal-Europe);以及走黑海海底直達土耳其的藍溪(blue stream)。但北溪更重要。
14.以匯率衡量國內生產毛額,美國的經濟規模仍大於中國。但以購買力平價來衡量的話,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經濟體。
15.一九三六年,白眉初為《新中國建設全圖》繪製一幅地圖,其中一條U型線,沿南海海岸線蜿蜒而下,幾乎到達印尼。他聲稱這條線內的一切都屬於中國。將近九十年後,白眉初的地圖是現今南海爭議的核心。
16.菲律賓向海牙國際法庭提起仲裁案,挑戰九段線。二〇一六年,仲裁庭做出判決,菲律賓大獲全勝,九段線的法理和歷史主張全遭否決。中國表示不會承認。目前,似乎沒有明確的方法可以解決各國歧見。
17.二零零九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全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耗國;時至今日,光是中國,就占全球能源消費的將近二五%。
18.目前中國是世界第八大產油國,日產三百八十萬桶,但需求遠超過國內供應。中國已是世上最大石油進口國。二零二零年,七五%的需求都靠進口。
19.世界十大集裝箱港口,中國占七個,上海最大。全球集裝箱吞吐量,中國通常占逾四十%。
20.一帶一路的英文名稱是「一帶一路倡議」(Belt and Road Initiative),簡稱BRI,中文名稱則是有細微差異的「一帶一路戰略」。由於它已經是全球各地多項專案計畫的概念,因此也已成為包羅萬象的品牌。
21.中國將帶來技術、融資和產能。中國不會帶來的是美國和歐洲提倡的「民主」和「自由」、反對黨和非政府組織。西方人認為這些是普世價值,中國人則視其為「西方價值」。
22.《賽克斯-皮科協定》並非無中生有的畫出地圖,他們仰賴鄂圖曼帝國的地圖,以及一八六四年劃定的省界。賽克斯和皮科依鄂圖曼帝國的多語地圖,決定了分界線,沒有考慮到族裔差異。
23.談到大型石油和天然氣儲量,東地中海一般被視為死海。但在2009年,以色列北海岸五十英里外的地方,發現世界級天然氣田塔瑪(Tamar)。
24.蓋達組織的一個分支:伊拉克蓋達組織,因其手法太殘酷,連札瓦希里都批評他們殺戮穆斯林太過血腥。伊拉克蓋達組織後來改名為伊拉克伊斯蘭國,再改名為伊斯蘭國。
25.二零零九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汽車市場,而且不斷拉大差距。
26.一般認為,每千瓦時一百美元的話,電池就能和內燃機一較高下。新近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認為,這個差距在二零三零年之前都無法追平。
27.汽車和油料商的是界已經成為新型競爭的場欲,以後不再只是賣車供消費者個人使用,現在是多維競爭,汽油車對電動車、個人擁車對上移動服務,以及真人操作對上無人駕駛車,結果會是科技與商業模式之戰。
28.用2009到2018的平均數據:植物腐爛或人畜呼吸每年平均自然釋出兩千一百億噸的碳、化石燃料排放九十五億噸,土地利用排放十五億噸,加起來共兩千兩百一十億噸。但植栽和海洋等自然力量僅能捕捉兩千一百五十七億噸,有四十九億噸留在大氣裡,年復一年。
29.目前中國生產全球七十%的太陽能板李自成加上在其他國家設廠的中國公司,總市占近八十%。在綠色能源領域,中國已經達到「中國製造二零二五」的目標,在本世紀新興產業佔據主導地位。
心得
本書是資料豐富、包羅萬象的世界情勢分析。讀來就有點像賈德戴蒙的《動盪》,不過主題不同。本書並非針對風雨飄搖的國家,而是世界各大經濟體的歷史沿革、現況及變化做介紹。
美國最大重點是發現了頁岩油及頁岩天然氣,一口氣又重回幾乎是全世界產量國前三的寶座。這一舉逆轉了能源依靠進口的弱點。二疊紀盆地產量豐富,美國在能源自主得以站穩下,對全球的經濟談判將會更有底氣。也難怪蔡英文政府後兩年一直推動三接,幾乎到獨斷孤行的程度,破壞藻礁,我想也是來自美國的壓力。
俄羅斯則是第一大的天然氣輸出國,與烏克蘭的關係錯綜複雜。因為通往歐洲的管路幾乎都經過烏克蘭,烏克蘭得以課稅,以及以三分之一的價格購買天然氣。加上赫魯雪夫戲劇性的「贈送」克里米亞半島給烏克蘭,烏俄關係交惡可說是層層原因交疊。俄羅斯另闢一條北溪一號到德國,使梅克爾一定程度的支持俄羅斯。以書上言基本上俄羅斯,分裂北約、分化美歐、強化在歐洲的地位已經達成了,但是要想更進一步掌握歐洲霸權,美國就要插手了。以及烏克蘭欲加入北約,終於導致俄烏戰爭。
中國篇沒有提到稀土,不知道是作者不甚了解,還是稀土不重要。不過從各種經濟數據來看,中國幾乎已經跟美國並駕齊驅了,這有賴具有執行力的政府,以及甘願把大部分經濟勞動成果奉上給政府的人民,還有廣大的人口數。中國也是佔有天時與人和。因為製造成本低,所以各國的製造工廠會希望搬遷至中國。而製造成本低的代價是人工薪水低,以及環境污染,剛好這兩件是中國不在乎的。我想政府也知道這點,不過他人口多,有源源不絕的低薪勞工加入市場,所以看來這兩個優勢仍會繼續存在。一帶一路戰略已經擴展到全世界了,連巴拿馬也在問可否加入。因為這個已經變成類似世界銀行的作用,主題不一樣,是各種專案計畫的補助計畫。有的計畫會賠錢,那該國政府就要割地,如斯里蘭卡割港99年;如果計畫賺錢,那中國也賺錢。看起來是個很厲害的戰略,可惜這種專案類的世界銀行只有專制國家才能提得出來。中國的未來還是很強,千萬不能小覷。
在後面的未來部分,氣候佔據很大的一部分,綠能及再生能源是減碳排的重要關鍵,而這部分各國的目標不同,可能到二零四零都無法真正碳中和。綠能科技目前是中國佔據領導地位,這也不是什麼壞事,因為綜觀全書可以得到一個感覺,就是在各個地區衝突的後面,總是看到美國的身影,它的目標就是想當全球的支配者,目的在求得其自己的利益,好像也不是比較好。而現在中國崛起了也以此為目標,看後續各大國們如何協商及角力。
幹、讀eㄘ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