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日 星期四

讓思考變得可見 榮.理查特等 Ron Ritchhart


1. 與理解有關的研究指出,理解並不是應用、分析、評估與創造的前置步驟,而是這些項目的結果。

2.A.仔細觀察並描述。B.說明與解釋。C.以證據展開推論。D.建立聯結。E.考量不同觀點及看法。

3.本書所提的讓思考變得可見,通常是指學生用來建立更深層理解的具體思考策略與歷程。

4.注重學習與理解的老師會有兩個主要目標:甲、創造思考的機會。乙、讓學生的思考顯現。

5.問:「是什麼原因讓你這麼說?」對談會更深入。

6.提出好問題是一回事,但我們也必須要傾聽答案

7.「你對這個主題有什麼疑惑?」比起「你想知道什麼?」更能推動學生進行廣泛的思考,深入探究議題,而不僅僅是蒐集事實。

8.「是什麼原因讓你這麼說?」這個問具可以稍微調整,變成「你這麼說的根據是什麼?」或者「你可以找到什麼證據來證實這個想法?」

9.「是什麼原因讓你這麼說?」不是要學生解釋他們下判斷的程序或提出簡短的回答,而是要鼓勵他們根據看到及注意到的細節、過去的經驗,或從脈絡找出證據來進一步說明。




心得
    所謂的「讓思考變得可見」的可見意思是能夠簡潔、有條理的表達出來,並且參與討論。表達不僅是讓人知道自己的想法,也是讓自己知道原來自己的想法是如何,以及理解到多少的程度,所以不僅僅是口條的訓練而已,更是思考的訓練重要的一環。
    至於如何思考,以及如何表達,本書有不少進行模式,是專家們摸索研究出來給讀者參考的。開頭最重要的是訓練仔細的觀察,公正不帶批判的去描述觀察到的資訊,愈達到細節愈好。有了這些觀察資料,再來說明看到什麼東西,然後形成一個想法,或是理論。觀察時愈仔細,這時的想法證據愈強。這個之後,與過去經驗、知識做聯結或比較來強化或修正。最後提出來與其他人討論,或是察看別人的觀點為何,再回去比較。
    我覺得很好的是書中一再出現的「是什麼原因讓你這麼說?」問句。這句沒有侵犯性,並且能增加對談的深度以及對對方的理解。而這句問句的重點在問的人也必須要認真傾聽,而不是隨便的感覺,這樣人家才能感受到你是真的有興趣。
    本書的受眾群體主要是中小學老師,一般民眾對其中的工作模式或許也有派得上用場的地方。不過分析如何思考的方法仍然是受用的。可見要可見得漂亮、可見得清晰,如果說出自己的想法如失焦的照片,那仍是不可見的。對自己去理解問題是有幫助的,不過這社會大部分人
的講話及認知不是這麼運作的,拿來獲得知識可,拿來一般交談可能要碰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精選文章

維梅爾的帽子 卜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