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們不是被動的「刺激-反應」機械,只對每一個影響到我們的刺激做出反應;相反地,我們感知道的東西其實極大程度上,是受到我們目前的目標或動機所影響。
2.基模理論不是用感官資料的印象來思考,而是使用一個主動且具選擇性的基模形成過程。這麼做不只是使事實具象化,同樣也在建構事實。
3.我們每個人都建構了一套不同的世界觀,但對我們自己而言,那就是「現實」。基模網絡能組成更高階層的基模,當我們有了整體的網絡,這些組成的基模在它們參了一腳的這個網絡中,才能得到完整的意義。
4.鏡像神經元最早是在彌猴腦中的F5區發現,而且與各種手部動作有關;但是F5區除了鏡像神經元之外,也有標準神經元。
5.基本基模:定義基模和特定感知、運動及認知能力聯結在一起,接著許多基模間的互動(競爭與合作)如何導致我們的心智生活。
6.神經基模:基模理論「向下」的延伸,試圖了解基模間的互動如何確實在神經迴路中進行。分析來自神經生理學、損傷研究,以及腦部造影資料。
7.社會基模:基模理論「向上」的延伸,試著以基本基模理論的原理,了解社會共有的行為模式組成的「社會基模」,如何為個人「在腦袋中」獲得基模的過程提供外部現實。
8.「社會基模」是一個社群使用的語言規律性模式,用以形塑個體創造並理解該語言句子的能力。兒童大腦的任務之一,就是對該語言的語句以及該語言所浸淫的語境,進行統計上的推論,並發展出自己的語言基模,讓自己的語句能夠更接近常規。
9.人的大腦皮質厚度大約三公釐(約50到100個神經元),但面積大約有兩千四百平方公分,所以必須一再折疊才能放得進頭骨裡。
10.如果認為「威尼基區理解語言」、「布洛卡區產生語言」,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兩者在腦部區域互動的較大系統中,分別扮演了不同的角色,而且出現布洛卡失語症症狀的人,腦部受損的情況通常遠超過布洛卡區的範圍。
心得
本書寫得太像論文,這不是誇讚,而是太過仔細到變成繁瑣,每個句子都「篇幅」過長,不好閱讀。科普書籍不是專業論文,不需要句子無比精確,讀者便能流暢的依照上文原意讀下去。收穫不多,大致上重要的是大腦神經組的運作方式有基模理論,在不同的情境下依照以前訓練過的經驗,提取整組適合當前環境的過去經驗,來對目前情況做反應。另外則是鏡像神經元的發現,最早是在彌猴的大腦中發現,在人類腦中也有該鏡像神經元功能的神經元發現。眾所皆知語言的學習是需要模仿的,鏡像神經元讓幼兒有了模仿的神經基礎,並且在一次次的刺激下,訓練出適合社會的語言。本書的立論等於是幼兒鏡像神經元及基模的神經網絡發育起來之後,才開始得以學會語言的,無法解釋為何某些族群的人學習某些語言特別快速,例如亞裔小孩,從小只接受英語而無接觸亞洲語言,為何成人後首次接觸母語竟快速學會。果然這種關於神經的學問還是要多方涉獵胚胎發生學、生理學等才會比較全面,因為胎兒的語言學習在媽媽肚子裡已經開始了,在第二期時聽力就開始發育了,所以是可以聽得見媽媽的說話的。這時的刺激會留在神經鍵結中,未來再次接觸時就能快速學習。
神經學方面我的認識不為零,但是本書與達馬及歐的書,看了相當窒礙,不知是我的問題還是他們書寫的問題。神經學不可放棄,還是需要找書籍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