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物理學並不描述事物「在時間中」如何變化,而是描述事物在它們自己的時間中如何變化。
2.在世界的基本方程式中,時間之箭只出現在有熱的地方。因此,時間和熱量的關係是基本的:每當過去和未來出現差異,代表必然有熱參與其中。如果一系列事件的發生,倒回去看不合理,表示必定有東西變熱。
3.過去和未來的差別(熵的存在),是我們以模糊的方式來描述世界。如果去觀測事物的微觀態,過去和未來的區別就會消失。
4.我們的「現在」不會延伸到整個宇宙,它就像包圍我們的一個氣泡。這個氣泡可以延伸多遠,取決於我們決定時間的精準程度。如果是奈秒,「現在」的定義不過數公尺。如果是毫秒,定義則有幾千公里。
5.「時間」詞源於印歐語系字根di或dai,意義即為「分割」。
6.對亞里斯多德而言,「空的」空間很荒謬,因為空間只是物體在空間中的秩序。如果什麼東西都沒有就沒有空間。牛頓想像物體處於「空間」之中,即便沒有物體存在,這種空間也會一直存在,就是空的。
7.亞里斯多德與牛頓所致力投入的並不是深奧的形而上學,他們只是運用兩種不同的方式:考慮空氣或不考慮空氣?又是否將之轉化為空間的定義?直觀又匠心獨具地看待周圍的世界。
8.將世界視為事件、過程的集合,我們更能夠掌握、理解與描述世界。這是唯一能與相對論協調一致的方式。世界不是事物的集合,而是事件的集合。
9.與其他學科相比,物理學或許最需要追尋基本物質。但研究得愈多,愈發現不能夠從事物裡面去理解世界,從事件之間的關係著手理解世界則容易得多。
10.帶來傷感的並非失去,而是情感與愛。沒有情感、沒有愛,失去就不會帶來痛苦。因此,即使是失去帶來的痛苦,終究也是好事,甚至很美,因為它賦予了生命意義。
11.世界的空間由這些粒子間相互作用的網路所組成。它們並不居於時間之中,而是彼此不斷發生相互作用,只有在相互作用時才存在。這種互相作用就是世界出現的原因,是時間最小的基本形式,既沒有方向性,也非線性。
12.宇宙如此浩瀚,因此存在一些「特殊」的小集合,沒什麼可驚訝的。假設整個宇宙在過去都處於「特殊」狀態,這不是一件自然的事,但假設宇宙有一些部分很「特殊」,就沒有什麼不正常的了。
13.在地球附近,我們有著豐富的低熵源:太陽。輸入的能量與輸出的能量大致相等,因此,在交換的過程中,我們並沒有得到能量。
14.人類神經元網路所形成的靈活動力系統,會不斷自我調整,盡量將所蒐集到的訊息進行最可能的預測。為了達到這一點,神經元網路會將動力系統中大致穩定的固定點,與所接收到的訊息中反覆出現的模式聯結起來,藉此不斷進化。
15.由於我們將所見的外界事物進行組織,所以時間被自身的內在感知所形塑,也就是組織內在狀態。
16.我們經驗到的時間:均勻、統一、有秩序,這是從身為人類的特殊視角所做出近似再近似的描述。
17.天擇的結果,誕生了具有肥大大腦額葉的大型人猿,造就了預測未來的過度能力。這也把不可避免的死亡想像置於面前,引發本能的恐懼與逃避。
心得
本書以科普的方式,專文介紹在現代物理發展下,對「時間」的理解。在量子力學及相對論下,時間不具有「統一性」,不具備方向性(在重力波影響之下時間之箭可能會傾斜)、「現在」的觀念不具備舉世意義,只在該人附近而已;也無「獨立性」,非牛頓那種超然的時鐘。時間也是具量子特性,有最小的間距。由於時間幾乎是由人類(宇宙中的特殊存在)產生的特殊感覺,它不具特異性的意義,在量子力學的公式中已經整個被去除了。
時間即無知一章中提到,熱力學的時間是因為熵的增加,所以我們知時間過去了。宇宙自己為一個整體的話,熵是不變的,所以我們認為的熱力學時間,放在整個宇宙不一定成立;再者如果將尺度放到量子這麼小,熵就是粒子碰撞的形式,每種粒子碰撞的機率同等,並沒有哪種比哪種更稀有(好像樂透號碼)。我們之所以認為熵增加,是因為我們只看局部、只大略的看(沒有細看到量子層級),才覺得有時間經過。簡單說就是因為模糊的觀察世界才導致時間觀念出現,這是一種人類尺寸下的無知。
這比我之前想的還要深,不過我確實想過世界是由事件組成,因為電子不會停止運動,所以這一刻的電子分布與下一刻的不同,就代表事件發生了,時間經過了。難怪最小時間是普朗克時間與光速有關,因為電子的速度就是光速,因為低於這個的普朗克長度觀測沒有意義。我以前想的電子的振動就是指事件發生的明確指出。
比起了解世界,我想了解時間的動機,確實大部分出於恐懼死亡。原來這種恐懼是源自原始本能,但是人類進化的額葉讓這種恐懼更久更過度了。如果我是因為進化的額葉而感到恐懼,那我不怨恨,因為同樣的額葉讓我感受到世界的豐富,生命的美好,以及這種奧妙的知識。它如一杯酒,苦樂參半。我感謝生命給我的經驗,我希望在酒喝完之前,能參與更多的經驗,然後在酒喝完時,得到應得的休息。本書或許有較讓我釋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