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1日 星期五

智者生存 大竹文雄


1. 過去,醫師把病患缺乏醫學知識當作前提,由醫師選擇他認為最合適的治療方法,這就是基於「家長式領導」(paternalism)進行的醫療行為。

2.患者想維持現在的治療方式,這種想法在行為經濟學中,稱為「現狀偏差」。發生現狀偏差的原因在於,「改變現狀」被人們視為蒙受損失。

3.藉由「許多人都這樣做」這句話,可以讓從眾心理的心態,得到接近「預設值」的效果,進而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

4.人們在主觀上,存在著低估80%或90%這種較高機率的傾向,另一方面,卻有高估10%或20%這種較低機率的傾向。

5.不論在收益增加或損失擴大時,我們對增加的幅度比較無感,這種特性稱為:面對風險時態度的非對稱性。面對收益時傾向避開風險;若可能蒙受損失時,就會傾向選擇風險而非確實的選項。一般看法是,損失的感覺和利益相比,存在2.5倍差異。

6.使用「承諾」這種方法,是了解自己也存在著當下偏誤,將來有可能發生拖延的情形,所做出的一種有效的對治方式。

7.損失規避、當下偏誤、有限理性、捷思法。

8.利用「損失框架」來強調失去的利益有多大。

9.在醫師做過一次詳細的說明後,能夠理解自己病症的患者約只佔六成左右。如果內容再加上使用藥劑的副作用的話,就只剩四成而已。

10.一個人是否「接受了某件事」,其他人其實是無從得知的。如果認為患者及其家屬的理解程度也能和醫師相同的話,就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

11.「接受治療的話,五年後復發的復發率為10%,而沒有接受治療的話,復發機率會增長一・二五倍」。用倍數來呈現時,回答願意接受治療的數量是最多的

12.老年人傾向採取「由上而下」的方式,就是會在理解醫療訊息的過程中,出現「應該會這樣吧」這類的預期或期待。這種方法是已經具備了相應的知識,卻不太具備訊息處理能力。

13.對老人提示選擇時,不要羅列過多的選項,把重要的因素濃縮到三、四個之內,以系統性的方式呈現出來。

14.我們可以在老人家身上看到可得性捷思、現狀偏差和同調效應,因此意識到偏誤的存在,然後進行校正式的支援就顯得格外重要。

15.人類天性不喜歡「無法建立具體形象」的事情,因為這會讓自己處在不確定的狀態下。行為經濟學中稱之為「模糊厭惡」(ambiguity aversion)。

16.假設把「不施行」和「中止」當作「兩種行為在倫理上同質」的話,則所有的矛盾都會煙消雲散,兩者都能解讀為「不作為」。

17.「不作為偏差」指的是,比起因為自己什麼都沒做,而產生了不好的結果,人們更容易把因為自己做了什麼,才導致不好的事情發生,認為後者是一種較大的損失。




心得
    本書是將醫療現場的行為以行為經濟學來分析。醫療現場,特別是指較緊急,或是生死交關的時刻,當下患者方時間有限,認知有限,並且可能處在巨大精神衝擊下,很容易陷入各種思考偏誤。這些偏誤包含可得性捷思、損失規避、現狀偏誤、有限理性等,會影響病患的選擇是否真的最好,也會影響預後。家屬方的利益與患者不盡相同,有時可能是出於恐懼或孝心責任,或是不懂等,去左右了實際醫療抉擇。醫療方則是害怕法律問題,將資訊鉅細靡遺的交代給病方後,半放任的給他們決定。但是實際上由一群心神未定,又缺乏豐富醫學經驗的家屬來決定,是否真的最好?每一方都帶有自己的認知偏誤。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老人家的「由上而下」認知偏誤,即他們心中可能約略已有一個看法了,再去由接收到的資訊、醫師講的話中去挑符合自己想法的部分來加強。如果相同自然最好;如果與醫師解釋方向不同,很容易陷入迴圈,重複發問,這時醫師必須知道老人家的認知偏誤,再次針對該點說明,否則很容易失去耐心,這是老人家資訊接收與處理的能力已經下降了,較不易整合臨場資訊,潛意識下以過去經驗判斷的結果。
    其實不只是醫療現場,各個地方都充滿認知偏誤,本書也算是複習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精選文章

維梅爾的帽子 卜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