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2日 星期一

「帝國」在臺灣 李承機 里育霖


1. 1895年之前的台北艋舺、大稻埕與城內分離的「三市街」。分隔的三個市街變成一個城市,並不全是自然發展的過程,而是近代國家空間治理的結果。

2.傳統中國政治對人民的支配是一種「兩段式統治」,亦即中央政府以鬆散的方式維繫整個國家的統合,但民間社會的實質支配則交由地方自主。

3.以茶葉買辦致富而被連雅堂譽為臺灣貨殖家第一人的李春生,同時也是社會思想家,對清末及日治初期的台北社會影響力深遠。他在1910年代表達出「去者贐之以義,來者接之以道」,連結他在兩個政權下折衝社會秩序的態度。

4.1895年5月8日,日本取得臺灣主權。經過短暫的軍政統治後,於1896年5月1日公布總督府法院條例,實施近代司法制度。

5.傳播媒介所提供的訊息大多數只能稱之為「情報」,人們應該要把「情報」和「知識」區分開來。

6.「治警事件」為臺灣總督府檢查局援用治安警察法,以企圖打擊台灣人政治運動而發動的大規模檢舉事件。字1923年12月中至隔年2月底。

7.根據王詩琅和黃昭堂的看法,日本殖民時期可被分為三個階段:軍事政府(1895-1919)、文官政府(1919-1936)以及回歸軍事統治時期(1936-1945)。學者們咸認為第二階段正是臺灣現代藝術的開端。

8.石川欽一郎的推動,風景畫在臺灣成為一個主流的藝術形式。他提升了台灣人的日常生活審美觀,他經常帶領學生到戶外寫生。他組織了一些藝術團體:七星畫壇、臺灣水彩畫會、和赤島社。

9.根據學者考據,早期漢人移民從大陸原鄉帶來的歌舞小戲「車鼓陣」和「歌仔」說唱,兩者在移墾時期的臺灣社會結合成「歌仔陣」。約在1900年前後,宜蘭地區出現了能負擔較完整的戲劇敘事「本地歌仔」,學者將之定名為「老歌仔戲」。




心得
    本書是台大出版中心所出關於臺灣在日治時期的一些方面的變化。本書由多章構成,每章皆是一位副教授級以上的作者所寫的論文,讀起來不易。不過大體上能夠感受出在當時劇變的社會背景下,政治、經濟、文化都出現過相對應的改變。如台北的結合,是日本政府政治運作下的結果。
    一般仕紳在清等古典帝國,具有地方決定權及裁判權,但在日本帝國這種近代帝國架構下,帝國權力延伸到每個個人,裁判也有保正、警察等,於是造成仕紳階級逐漸消失。在邱逢甲建的臺灣民主國中可見,其並非真的想建國,而仍是具有舊帝國觀念,開國大章就寫著取得統治權後,將回歸清國。但在日軍到來之前就已經鳥獸散了,台北城內呈無秩序狀態,破壞、行搶等成為常態。經歷過這段時間的市民或許其實更期待日軍的到來。
    一般生活補充到知識是天長節與紀元節。原來早期臺灣有這種節日,而現在的中小學校校慶暨運動會多在10、11月,也是當時天長節所定下的基礎。紀元節則與春節合併。一段時間日政府曾取消春節,但是不敵在地人習俗,仍然照常舉辦春節。    
    其他藝文活動等則不出之前所見。究竟藝術就是藝術,還是藝術要為意識型態服務,這始終是爭辯不休的地方。尤其當時社會主義擴散,受其影響的作者認為作品必須反映出意識形態,否則就必須唾棄,更是加深兩派的分裂。我認為有考慮過後的作品都是好的,不必永遠就是為了固定目的而做。
    全書相當不好閱讀,就如同一般文科論文一樣,代名詞、主詞繁複、形容詞重複,就像政府公文一樣;另外也有為了增加論文篇幅而多加進去的句子,以及引用大量背後學術文章,再再都讓本書更難以消化。若要了解一段知識,相關的報章作品、科普作品、小說、甚至條列式如維基,可能都比這種純論文式的書好吸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精選文章

維梅爾的帽子 卜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