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們有時候會選擇能將當下情緒放大的音樂,有時卻又相反。過與不及的刺激,對我們的大腦都不好,且不管聽哪一種類型的音樂,大腦都得工作。
2.隨著年紀漸長,我們仍保有年輕時的音樂喜好,但在品味上卻更為成熟。我們開始懂得從有趣的得到更多樂趣,而音樂那「過於單調」的門檻,就會隨著歷練增多而逐漸增高。
3.被認為高層次的音樂類型,諸如古典樂和爵士樂等,與流行樂相比下,通常能提供相當高層次的心智刺激,這也正是為何許多愛樂人,即便在三十歲前並不特別愛好這類音樂,但在進入熟齡階段後,也會逐漸受到這些音樂類型吸引的原因。
4.人們的感受容易被左右,雖然讓人訝異,但為數眾多的研究都已證實,背景音樂對我們的影響,其實比大家的想像還深。
5.人們喜愛音樂的原因之一,就是音樂能給予大腦適度的刺激,並同時產生愉悅的感受。
6.情緒不同於心情,我們可能隨時都處於某種心情,但卻不見得總是有情緒。情緒通常較為短暫強烈,且跟無意識的生理反應有關,如肌膚溫度的變化等。
7.人們在聆聽自己最喜愛的音樂時,利用腦部掃描儀來偵測大腦各部位的血流量,發現獎勵和正面情緒有關的部位血流量都增加了,但杏仁核的血流量卻反而減少,亦即快樂中樞運作,恐懼中樞則休息。
8.人類胎兒大約在出生前兩個月,對聲音就已經有反應了:快速、活潑的音樂會讓胎兒心跳加快;緩慢、撫慰的音樂則會使他們平靜。
9.「搖籃曲播放奶嘴」(Pacifier Activated Lullaby)系統,簡稱PAL:每當小嬰兒吸吮奶嘴時,PAL就會播放搖籃曲,然而吸吮的動作一旦停止,音樂也就跟著停了。明顯小嬰兒是愛聽音樂的,只需練習個幾分鐘,小嬰兒便學會了持續吸吮奶嘴,好讓音樂持續播放下去。
10.多數樂句乃沿著「拱形」起伏:從某個音開始,接著音高上揚後又下降,最後通常會回到剛開始的起音。
11.音樂與生存的關聯:腦幹反射、節奏誘導、評價制約、情緒感染、視覺心像、情節記憶、音樂預期。
12.「單純曝光效應」:我們對於曾經看過或聽過的事物,會有更多正面的回應,即使我們根本沒發現自己之前已經接觸過的也是如此。
13.「莫札特效應」不過是一個眾所周知的道理罷了:處於正面的心理狀態,就能增進智力上的表現。所謂正面的心理狀態,就是好心情加上適度的刺激。
14.微笑和快樂是分不開的,兩者乃互為因果。即便是制式的笑容,還是會讓人感到愉悅。因此「臉上保持微笑,就會開心一點」,這句話可是一點也不假。
15.在某些電影中,劇中人物也能聽到觀眾所聽到的樂曲。他們有的正坐在車裡聽收音機、有的在欣賞音樂會,這種稱為「畫內音」(diegetic)。
16.擁有高超音樂技能的關鍵,就是所謂的刻意練習。刻意練習跟一般練習不同,後者通常指的是單純重複已相當熟練的事,而刻意練習相反,它表示你準備更上一層樓,你所練習的是對你來說困難的事。
17.壓力波動低於每秒二十次的聲波,稱為次音速(subsonic)聲波。而每秒超過兩萬次的則是超音波。
18.不是由同一種樂器演奏出來的每個音符,音色都會一致。比方說單簧管低音部分的音色豐富溫暖,但高音部分卻較為尖銳。因為即便是同一種樂器所發出,不同的音還是會產生不同的波動型態。
19.艾略特:「不成熟的詩人模仿;成熟的詩人竊取;糟糕的詩人竊取來稿砸,而優秀的詩人則予以改良。」
20.合調(in tune)通常是指,當曲中所有的音一起演奏時,聽起來是悅耳流暢的。合調的最佳範本,就是兩個相差八度的音。
21.我們的聽覺系統,假如兩個同時發出的音,頻率非常相近的話,大腦就只會認出其中一塊的舞動絨毛(位於耳蝸),因而以為只聽到了一個音。要是兩塊絨毛完全分開的話,大腦就會認出兩個音。至於介於兩端間部分重疊的頻率,聽起來就會不協和。
22.電腦死板的演出,和樂手投入感情的演出的主要差異之一,就是後者會主動地(通常是下意識地)將樂曲分成許多樂句。人們喜歡分斷的樂曲,跟我們習慣將事物分類的習性有關。
23.當人生氣或害怕了,聲道會變緊,並運用更多氣來說話。這樣一來,聲音中就會含有大量的較高泛音。
心得
本書是同作者的第二本書。其實原書名是「為什麼我們喜歡音樂」,內容就是這方面,有關於人類的生物演化、社會風俗、生物習慣,以及聲音音色的組成等,並不一定是物理科學。相對於第一本書,本書輕鬆好讀許多。第一本的物理確實蠻艱澀的。
儘管如此,本書也是相當豐富。不管原先是喜好哪種音樂,不少人在中年之後,都會逐漸喜歡上爵士或古典音樂,這是因為當我們累積了大量的經驗之後,會逐漸看出事物背後的模式。而不同的作品,卻一再只是同模式,會失去趣味。這種可以說是層次比較少的作品,如流行音樂。古典、爵士有不同的形式,形式中又有所變化巧思,甚至一首作品中就有不同的形式再現或者變換,這可視為是層次較豐富、或較高的作品,這也能帶給腦細胞(如尾核)更良好的刺激。這也是讓我們知道,當我們有一定的人事經驗後,要去思考、分析背後的模式,然後視需要選擇豐富的,或我們需要的。
音樂能改變我們的心情與情緒,這與我們對它是否熟悉有關。我們在聽一首作品時,都會自動將他歸類為某一種風格,進而逐漸累積不同風格。之後會依個人喜好選擇不同風格。但是分類是可以增加的,只要在一段時間之內加強去接觸它即可。所以不必拘泥於過去喜好的風格,多聽不同的作品,習慣之,就會喜歡之,之後就會有更豐富的興趣與趣味。書中也提到音樂是否有莫札特效應。最後的結論是沒有,在這裡古典樂比較屬於情緒激發器,亦即當人處在比較正向的情緒時,他的表現平均也會提升,跟他有變聰明?似乎不能這樣講。不過前述古典樂屬於比較多層次的音樂,讓小朋友從小接觸多層次,應該也是會有幫助吧?
人是否有音樂天分,本書的回答與麥爾坎的《異數》一樣,即天分的差別其實並沒有那麼多。有天分的學生組,其實練習時間也比較長,反之亦然。所以重點在於花多少時間練習。再更進一步,有的人花少少的時間,就跟別人花長時間練習效果一樣甚至更好,這又可以分析出是否有有效的練習,即「刻意練習」。刻意練習必須將自己暴露於不熟悉的課程,強迫自己犯錯、重複、接受挫折,直到掌握,然後又再去暴露於挫折。一般人練習,可能十小時中只有二小時是刻意練習,而天才可能有九小時是,程度就差別出來了。這能算天分,也能說是練習效益。我們知道後可以幫助自己往「類天才」之路前進。當然是很辛苦的啦!
本書還有不少值得提的內容,就沒一一再寫下心得了。雖然較第一集少物理科學,仍是收穫豐富。音樂是人類文化的重要因素,可能遠自舊石器時代之前就有了,以達爾文觀點,此必定是對生存有幫助才能留下來,必定重要。就算不以如此勢利的角度,音樂能調劑心情(心靈?)、刺激或舒緩大腦,對生活或生命都是相當有助益的存在。能接觸音樂,可以說是幸福生命、豐富心靈的重要元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