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讓最多生物飽受滅絕之苦的首要原因是「過度獵捕」,其次是農業擴張,第三則是「都市發展」。
2.城市的規模愈大,熱島效應就愈大。居民的人數每增加十倍,溫度約上升攝氏三度,世界各地大型城市的溫度,比週遭的鄉間地區高出攝氏十二度以上。
3.熱空氣上升時,氣柱的溫度下降,水分以城市塵粒為核心,開始凝結,形成所謂的都市雨(urban rain)。換言之,有些城市的規模大到可以形成自有的氣候,相較於週遭的鄉間,城市更悶熱潮濕。
4.在歐洲和北美洲的城市,野生植物相中約有百分之三十五至四十的比例是外來種。在北京市中心,這個比例甚至達百分之五十三。
5.「預設傾向」這些鳥類的原始棲地與市區環境的性質之間,關聯性不言而喻。
6.人類城市中正在發生的情況,或許就跟幾百萬年前小型土壤動物大膽侵入首批蟻巢的情形很類似。
7.演化生物學家有個單位可用:達爾文(darwin),一達爾文大約代表每一千年出現百分之零點一的差異。
8.遺傳破碎化原被視為都市物種的剋星,如今被認為是一個機會,讓每一個碎片得以適應在地鄰近地區的要求。
9.既有遺傳變異是物種的演化資本,讓物種得以動用自身的遺傳積蓄,當環境出現變動時可立即創造出需要的基因組合,這正是都市演化進程可以如此快速的原因。
10.在自然的環境中,性格害羞、保守和恐新通常是比較安全的。然而,在城市裡,可能要重新思考這種有如慢板樂曲的傳統行為守則。
心得
本書主旨寫物種在城市裡生存的結果。人類在地球上已經突破七十億人口,對於地表及植被已經產生巨大不可回復的改變。以往田野調查動物都是撇除人類的影響,但是這樣純的環境已經愈不可得了;相反的,人類影響的地方現在才是真實的,是大宗。所以研究動物行為,或許研究都市動物學才是實際的態度。這算是悲哀嗎?
有些山貓、狐狸能活在歐洲的都市,但是更大型的肉食動物就不能了。中型以上的動物至少到目前是無法在都市裡存活,那麼等待牠們的只剩下滅絕了嗎?
都市的環境確實提供孤島供演化,書中也有不少例子一些都市鳥類、蚊子變得更適應都市了。以蚊子為例,甚至倫敦地鐵不同線,演化出不同亞種。演化的幅度及時間的確讓人意外,不再是傳統認為的百萬年,不過這讓人困惑。牠們算符合生物學的規則,算演化出新物種嗎?這個新物種也沒有融入新的生態系,就算有,也只跟人類而已,那這個物種的存在究竟是?讓人不禁思考活下去的意義是什麼。為了活下去,生物不斷改變自己的基因。改到後來跟本來的生物完全不一樣了,那本來算有活成功還是沒有呢?而且牠還只適應倫敦某條地鐵而已。
好像粒線體。未來的粒線體基因可能更少,因為可轉移到體基因上,或同功能可用體基因的。那粒線體菌現在算是有活嗎?又如蟻窩的例子,現在確實有點像蟻窩,不過動物是過自己的生活,不是喜人生物。
如果沒有多樣的生物,那人在地球上是寂寞的。我們半強迫生物在都市適應並演化,這也算是促進生物多樣化嗎?我想不是,只是偶然有一些生物能夠存活下來而已,而且多半是昆蟲以下的生物,而不是我們的哺乳類親戚。畢竟都市是為人類服務,具有目的性的,而不是像自然環境是不具目的的。整書中學到不少的知識,現在也有都市生物學,及其生物演化。我們的責任,仍要體悟這不是自願的,在牠們被迫適應都市前,也伴隨著大量的死亡,甚至有不少物種是直接消失的,而我們不知道。我們必須減少碳足跡,並盡量減少環境的破壞,我想這是這本書能有結論的話,最想告訴我們的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