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6日 星期四

不用眼睛,才會看見的世界 伊藤亞紗


1. 即使物理上是相同的物質或空間,「透過眼睛看到」與「用眼睛以外的方式接觸到」,也會呈現截然不同的樣貌。我們大多數人都太過依賴雙眼,以致錯過了「世界的另一個樣貌」。

2.所謂的美學,是一種用哲學的角度去探求藝術及感性認知的學問。簡單地說,就是用語言去解析各種難以用語言述說的人事物的學問。

3.如果只從社會福利面出發的態度,看得見的人與看不見的人就會被限制在「給予者」與「接受者」的固定上下關係裡,這樣就限制了人之間的關係。

4.想要「看見」看不見的人的世界,要把重點放在「意義」而不是「資訊」。

5.剛失明的時候,曾經對資訊的極度缺乏深感困惑,達到「飢餓感」。花了兩、三年,才慢慢接受沒有那些資訊也無妨。

6.即使先天全盲者,對色彩的概念也有自己的理解。他藉由記住許多(藍色)物品給他的感覺,來獲得對色彩的概念。

7.先天視障者沒有正面/背面的等級意識,每一面在他們「看來」都是對等的,正面就是背面、背面就是正面。

8.他們沒有「視點」,不會受限於視點,得以脫離自己所在的位置去俯瞰整片土地。

9.甚至有人能夠透過聲音,判斷出女性朋友今天有沒有化妝。似乎是因為對方如果化了妝,「聲音的張力」就會有所不同。

10.在「好厲害」的讚嘆聲背後,隱藏著認為看不見的人比較低等的輕蔑感。這裡的「厲害」不是單純的「厲害」,實際上是在說「看不見的人應該做不到看得見的人能做到的事」。

11.誤解:看不見的人並不享受「觸摸」這件事。他們透過觸摸來取得資訊。

12.最晚沒有在小學高年級之前學會點字,往後就不容易提升閱讀點字的速度。若是成年才失去視力,學習點字更為艱鉅困難。

13.「掃視」雖然是隨機蒐集非緊急資訊的行為,卻是我們掌握狀況必須的認知模式。因此,視障者並不是擁有「特異的聽覺」,他們只是將看得見的人用眼睛做的事,轉而用耳朵來進行罷了。

14.生活在看得見的世界裡,腳是用來走路或跑步的工具,通常只會被當成運動器官。一旦視覺被遮蔽,就會發現腳和眼睛、耳朵一樣是感覺奇觀。

15.視障者說自己「看不見之後,反而更少跌倒了」。這是當身體進入探索模式,代表已經做好一感受到危險,就立刻改變重心的準備。

16.與看不見的人相處之後,我覺得自己的性格也有了一些變化。簡單地說,就是變得更喜歡說話,只要能將每件事用語言表達出來,就會感到不可思議的輕鬆。




心得
    本書為瀏覽架上時的借閱。不用眼睛、失明的人他們對世界的感覺是如何,也是常使我好奇的問題。一直都以為肯定很不方便吧!或者因文化教育的因素,覺得正常人應多與協助。本書闡明,其實這樣讓人際關係更難建立,因為這隱含著上下的關係,而不是平等的關係。同樣的稱讚哇、真厲害也是有這樣的意味,覺得他們本不應做到的。所以不知覺得舉止,反而使他們更難融入正常人社會。
    另外他們到底方不方便,就書上來看他們更能注重其他感覺的傳達,如腳底的觸覺、人聲的張力等等本來都會被忽略掉的資訊,而不用去過濾掉極多的雜訊,因此不一定就是很不方便。甚至還有盲人衝浪手,能感覺腳下浪的波動而隨時調整重心,真是厲害。
    最後作者的變化也令人深思。因為看不見的人接收與溝通少了重要管道,於是語言變得相當重要。語言要能夠適當、到位的形容經驗或傳遞資訊相當不容易,而這正是他們每天要做的事情。作者與他們相處,也變得喜歡用語言表達自己,這是一種珍貴的特質,因為在人際關係中,如果無法當場傳達,或用語言以外的方式,幾乎等於放棄一次交流的機會了。而交流正是人際關係要建立起來的橋樑。我們還能正常看見的人,卻常常放棄這珍貴的交流機會,是相當可惜的。盲眼人沒有劣於正常人,也沒有優於正常人,這是作者要傳達給讀者的,也是盲眼人想傳達給社會的。只是因為某種原因,他們獲取與互動的方式與其他人不同,不過大家同是在這個社會生活的,他們甚至也能運動、欣賞藝術,也有不少地方及不同的觀點,是我們值得學習的。本書對盲眼人的分析及描述增進我們對不同群體的認識,他們儘管不多,也是組成社會的一部分,相當實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精選文章

維梅爾的帽子 卜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