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光靠軍事力量或權力,就算是再如何專制或鎮壓,都不足以讓帝國維持下去。想要在廣大的區域裡統治多個種族,必須要有足以包容這些人的教義。
2.古代葉門利用季風,在印度洋上的交易非常繁盛,從亞洲來的香料在此上岸,透過商對貿易運往地中海區域。歐洲人無法得知這些東西原產地在何處,因此羅馬人稱葉門為「富饒的阿拉伯」(Arabia Felix)。
3.半島農業產能低,只要一有災害,人民就遭受飢荒,迫使人口大舉北遷。阿拉伯半島整體,人們在極嚴酷的環境中生存,遇到危機就往北走,遷移到敘利亞、地中海地區。這樣的歷史未曾間斷過。
4.因為無法做到人口集中、剩餘生產物的累積以及城市建設,國家也成長不起來。阿拉伯半島的歷史上,除了葉門曾有王國,其他地區從帝國的角度來看,都是空白地帶。
5.卡巴聖壇不知究竟由誰在何時建造的。據傳是亞伯拉罕(阿拉伯語易卜拉欣)與兒子伊斯瑪儀(聖經中為「以實瑪利」)共同建造。伊斯瑪儀和母親哈嘉兒(夏甲)定居於此,並和阿拉伯人的部族之女結婚。
6.將半島中以地理來區分,大致可分為五區。葉門、漢志(紅海東北岸)、帖哈麥(紅海沿岸)、內志(內陸)、還有被稱為「空白的四分之一」的沙漠在半島東部。
7.將閃語擴及的範圍皆該視為「閃族一神教的故地」,這麼一來能說明,穆罕默德出生時,阿拉伯各部族已認知到自己是亞伯拉罕、伊斯瑪儀的子孫;他們也認定建設卡巴聖壇的是亞伯拉罕和他的兒子。
8.一般認為「真正的阿拉伯人」,指的是建立葉門的希木葉爾王國的阿拉伯人。這些也被稱為「南方的阿拉伯人」。而像古萊什族等「阿拉伯化的阿拉伯人」,則是「北方的阿拉伯人」。
9.穆罕默德開始公開宣教時,他的主張很快得到弱者的共鳴。麥加是自由的,但自由只對有錢有勢的人才是;對弱者而言,自由就是來自強者的壓迫與不公正的同義詞。
10.吉哈德有三層意義:與內心的惡交戰的是「內在的吉哈德」,致力於社會上行善,並維持公正的「社會上的吉哈德」,還有「持劍的吉哈德」。麥加時期開始一直持續的其實是內心與社會上的奮戰,並不是拿著劍的戰鬥。
11.麥地那憲章明示,超乎部族的烏瑪是一個統一的單位,確立了約束所有成員,並保障安全的原則。
12.古蘭經的章句是根據穆罕默德所接受的指示而與時俱進、不斷增加的。每當有事發生時,真主就會透過穆罕默德顯示事情發生的意義、還有行動的方向。
13.古蘭經的內容以聖遷為分界線,可分為「麥加啟示」和「麥地那啟示」兩個類別。初期的麥加啟示宣揚獨一神的實存還有末日將近、勸人悔改。後面麥地那啟示則多為具體社會生活有關的章句。
14.一天五回的禮拜分別是日出前的「晨禮」、正午之後的「晌禮」、下午後半時的「晡禮」、日落之後的「昏禮」與入夜之後的「宵禮」。正午、日落日出當下是不能禮拜的,這是為了和之前的太陽神信仰做切割。
15.在清真寺內部,一定會標有禮拜的朝向位置。根據伊斯蘭教義對於無形的獨一神的信奉,必須有一個朝向能夠指示出神的所在,這個朝向就稱為「基卜拉」。最早穆罕默德的規範(在麥加時期),作法是向著耶路撒冷的方向禮拜的同時,也要對著卡巴聖壇。
16.伍斯曼讓熟悉聖典的信士編定古蘭經,被稱為「伍斯曼版本」。現今流傳的古蘭經都以這個版本為依據。
17.伍麥亞王朝的統治具有四個主要的特點:實現了各宗教的共存、阿拉伯人優先的政治、伊斯蘭征服得以繼續,以及國家機制的建立。
18.穆罕默德在麥地那創立的伊斯蘭共同體,旨在對宗教與社會加以整合,並為此設出一個有能力強制執行規範的麥地那政權。整體來看,政治只是新社會所具有的功能之一,並不處於優先地位。
19.阿拔斯王朝時代,只有信仰是法律上的分類指標。穆斯林不論是新加入或舊有成員,阿拉伯民族或非阿拉伯民族,都得到同等的待遇。
20.「世界」若是因各個區域產生國際性串連,那麼它最初的雛形,就是得自於阿拔斯王朝時期成形的世界貿易網絡。
21.十二伊瑪目的信條認為,最後的伊瑪目將在末日前再度現身。十二伊瑪目派在什葉派中茁壯,伊朗將這個派系認定為官方學派。除了伊朗、亞塞拜然成為多數派以外,在伊拉克也占了過半人口,一直持續至今。
22.十四世紀的伊本・巴杜達,他也被稱為「伊斯蘭的馬可波羅」。
23.傳統的伊斯蘭世界可以視為是「伊斯蘭各王朝的世界」,但這世界在一次大戰後幾乎徹底滅亡,其領域也大多成了列強的殖民地。不僅如此,即使脫離了殖民而獨立,這些國家也不再稱自己為伊斯蘭。列強的殖民地主義和與之對抗的民族主義,消滅了伊斯蘭世界。
24.巴勒斯坦不單單只是一個「伊斯蘭地區」:一、這塊土地是祖先亞伯拉罕生長的地方。二、七世紀時這裡是伊斯蘭國家在阿拉伯半島以外最初獲得的土地。三、從那時起,這塊土地深度伊斯蘭化,穆斯林一直在這生活著。四、聖城耶路撒冷也是三聖地之一,受伊斯蘭政權的護持。
25.在巴勒斯坦這塊土地上,伊斯蘭、基督、猶太教的信徒們,在伊斯蘭帝國統治下歷經數世紀共存。但隨鄂圖曼帝國的崩解,伊斯蘭宗教共存的架構也瓦解了。
26.歐洲來的移民不只帶來人口上的變化,民族主義也愈來愈強。錫安主義就是要建立「猶太民族國家」的民族主義。
27.東耶路撒冷就是歷史上的耶路撒冷,它的舊市區裡涵蓋了三個宗教的聖地。伊斯蘭有阿克薩清真寺及圓頂清真寺,西側是猶太教聖地。基督宗教有聖墓教堂。西耶路撒冷是新市區,不具宗教的意義。
心得
本書是興亡的世界史第七冊。一直以來對於伊斯蘭文化及歷史就相當的不足,本書有作者的詳細說明,特別珍貴的是這是中文可得,少數非歐美觀點、非伊斯蘭觀點的論述。日本與伊斯蘭沒有直接利害關係,應該是蠻中肯的。
原來在初期,穆罕默德是要建立一個以一神論為基礎,在其上人人平等的社會,因此創立本教。而且在當時,亞伯拉罕的系譜也有流傳在阿拉伯,穆罕默德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亞伯拉罕從烏爾出發,經麥加,最後到了巴勒斯坦在當地成為猶太人的祖先,其實一神教的觀念及信仰看起來就是從亞伯拉罕來的,可能是他創的,也可能是他從烏爾帶過來的。那麼猶太教猶太人,其實也是信仰烏爾人的宗教,而不是耶路撒冷宗教,不是猶太人宗教。而烏爾人的宗教又來自蘇美人的宗教。所以這個信仰真的相當的古老呀。能確定的是,最後最大的modifier是亞伯拉罕,他傳教由烏爾向西,一神教的內容大致由他底定。
在穆罕默德時,並不是生病一下,突然就想到上帝了。一神教的信仰在未創伊斯蘭教時早已流傳在阿拉伯半島了,只是不為顯學。當時卡巴聖壇是擺放各種神偶,崇拜多神信仰。那麼由易斯馬儀所建的卡巴聖壇拿來放神偶,怎麼會這樣?應該是融合了原本當地的信仰,這表示在亞伯拉罕來之前本地已有其他多神信仰。
穆罕默德之後,由於麥地那政權的擴大,逐漸變成帝國型態,這也是必經的。原來全部都是遜尼派,但對於第四正統哈理發的教義不滿,以及胡笙遭到殺害(穆罕默德之孫),促成了什葉派。什葉派一直持續存在到今天的伊朗、伊拉克及亞塞拜然。今天中東諸國家及北非,或許可以說就是伊斯蘭帝國後期分裂的後續。
就事實來看伊斯蘭帝國還蠻能兼容並蓄的,不過儘管容許異教,僅允許穆斯林擔任行政等一些明或暗措施仍讓統治地區逐漸阿拉伯化、伊斯蘭化。不過這也或許與他們追求的烏瑪觀念是一體的。只要是烏瑪,我們都是平等的,消除了人種、財富等的差距這種觀念讓不少地方都願意相信伊斯蘭教。
而且看起來在巴勒斯坦地區,伊斯蘭帝國一千年的統治下猶太民族也是正常過日,沒有今日的對立。那是後來一戰及二戰後,太多猶太人遷移到本地,然後在二戰後趁機獨立,算是在人家的土地上獨立,難怪引起阿拉伯相當的反彈。這下比較清楚為何阿拉伯人都與以色列為敵。不過伊斯蘭並非從猶太人手上搶走巴勒斯坦。當時是從拜占庭帝國手上奪取的,也就是羅馬帝國滅猶太王國以來,就一直在羅馬手上。所以並不能怪阿拉伯人。在千年當中,伊斯蘭帝國也沒有禁止猶太人回到巴勒斯坦。猶太人也不過是當初加利利海旁幾個分散的部族中的一支,他們宣稱這塊土地是他們的,根據也僅有亞伯拉罕帶來的神話。這樣就具有正當性嗎?
後面也有提到現代的激進伊斯蘭組織。對於暗殺埃及總統我認為太過於恐怖了。埃及並不是從遠古就是信仰伊斯蘭,他們信奉太陽神的歷史遠久於伊斯蘭,不是伊斯蘭帝國曾經打下的地方就必須永遠是伊斯蘭兄弟。我想他們可以有選擇權,而OIC也可以有選擇權。相對的奧薩瑪也沒有暗殺沙烏地總統不是嗎?伊斯蘭會那麼討厭美國,美國的因素應該是佔比較多的。美國為了自己的利益造成穆斯林長遠的痛苦,終究必須要檢討。
說起來伊斯蘭感覺似乎是比較人性化的馬克思主義,伊斯蘭可行,馬克思不可行,這差別或許就在於是以人性為出發思考,或是以經濟為出發做思考。伊斯蘭鼓勵商業,他也認為人人平等,不過不是馬克思那樣的同力同酬,而是贊同不同工不同酬,但更重要的是有烏瑪的觀念,天稅的觀念與共同持護的獨一神的觀念。有這種觀念讓人儘管經濟不同,但仍能和平繁榮生活下去。中共禁止宗教,或許察覺自己其實也是一種宗教,怕民眾信奉了其他宗教而發現自己的缺點。或許有點這樣的意味。
本書認識不少伊斯蘭的歷史,以及看待穆斯林的觀念。相當棒的一本書。但對於全世界四分之一人的宗教及其觀念,本書只是開始,要再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