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波利比烏斯的眼中,世界上所發生的事件,就像是被命運所牽引而發生一般,朝著同一個方向順勢發展。若是想將這齣命運所導出的戲劇賦予具體的形式,則必須要解明其中的緣由脈絡。
2.西元前一六八年的彼得那戰役,馬其頓國王珀爾修斯(Perseus)淪為羅馬的階下囚,馬其頓王朝就此終結。
3.亞述帝國將首都定於尼尼微,並把征服地列為直接統治的行省,把表示服從的地區列為間接統治的從屬國。後來的波斯帝國及羅馬帝國也同樣使用此種方式。換言之,亞述帝國的政治運作,替往後世界帝國的統治模式樹立了範本。
4.波斯人居住在美索不達米亞地區以東的伊朗高原,當地被稱呼為法爾斯(Parsa)地區,也是「波斯」這名稱的由來。早在西元前八世紀末,便已出現在文書的記錄之中。
5.根據希羅多德的記述,大流士將波斯帝國內部劃分為二十個行省,任命各行省總督。
6.波斯帝國維持了大約兩百年的平穩狀態,之後宮廷政治的弊害浮現,導致中央統治力量漸趨衰弱。波斯內部採取寬容的統治,造就出一個新的世界秩序,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除了波斯語之外,還採用阿拉米語作為公共語言。因為波斯帝國的統治體制,古代人不再認為治理廣大地區是不可能的。
7.在一般希臘人的眼裡,遙遠北方的馬其頓人是支野蠻民族。在馬其頓人生活的地區,並非是以城邦形式整合成一個國家,而是以各個部落相互聯合的方式,構成國家的樣貌。
8.在當時的羅馬,所謂的國家,就是「res publica」(公事、眾人之事)。對羅馬人而言,國家除了是由有權勢者來決定所有事務的體制外,別無他法。因此所謂「res publica」便是指共和制的政體本身。
9.坎帕尼亞(Campania)地區環繞著那不勒斯灣,在古代是日照充足的豐饒之地。在海岸地區居住著許多希臘人,而那不勒斯正是名為「新都市」(Neapolis)的希臘人殖民城市。
10.「分而治之」(Divide et impera)這句必勝之格言,是羅馬人之所以被稱為統治天才的原因。
11.羅馬人的官吏中,有刀斧手的職位,扛著由斧頭和木棒所捆製成的「法西斯」(fasces,又稱束棒)。法西斯象徵著公職人員的權威,近代衍生出「法西斯主義」,即與國家主義和軍國主義關係親近的群眾運動。
12.向上追溯羅馬人的國家原型,至少到西元前二世紀中葉為止,我們可以看到羅馬的國家體制,就是所謂「法西斯主義的共和政體」的形式。
13.一介凡人的力量,不可能與眾神抗衡。或許這般體悟,由此衍生出的羅馬人生指南,就是盡人事聽天命的豁達。這並非是偏向現世的利益或是享樂主義的道路,而是羅馬人期待將現世活得更加精彩的覺悟。
14.凱撒最受到後人所矚目的是他對於人類社會的敏銳洞察力。說到人類,比起眼前所見的事實,人們總是更容易相信心中所懷抱的期望。凱薩熟知這番道理,才會在適當的時刻,巧妙地扮演民眾心目中所渴求的角色。
15.凱撒導入儒略曆(Julian calendar),自西元前四五年一月一日開始施行,幾乎與現代的太陽曆沒有差別。
16.所謂的高壓、寬容與野心,同時體現在凱撒的人格之中。在凱撒背後支撐他果斷且迅速的行動力,別無他物,正是熊熊的野心。
17.屋大維私底下展露出溫厚、寬容的性格,但是在公職立場之時,卻成為一位冷酷無情的統治者。凱撒之所以會相重屋大維,或許就是看穿了在屋大維的性格中,同時存在著如此判若兩人的人格。
18.權力通常不會赤裸裸地展現在世人面前,大多會以薄紗包覆在外的形式現身。而薄紗,也就是所謂的道德威望。五賢帝私底下或許下了許多功夫,隱藏諸多不為人知的辛酸與勞苦,來成就自己的道德威望,但在表面上,卻能呈現出若無其事的泰若自然。
19.羅馬帝國最早出現迫害基督教徒的行動出現在西元三世紀中葉。儘管如此,迫害的原因也只不過是出自於要求尊重羅馬崇拜眾神的傳統,並非單純針對基督教徒的追殺。
20.羅馬社會面對外來的宗教信仰,幾乎是無條件的寬容與接納,承認宗教信仰自由。不過在這項認可的背後,同時也存在著一項不成文的約定:關於他人的信仰,尤其是羅馬人的宗教,不可說三道四地批評。
21.不管經過多嚴厲的鎮壓,仍舊無法消滅基督教徒的問題,君士坦丁皇帝決定公開承認基督教的信仰自由,也就是西元三一三年著名的「米蘭詔書(Edict of Milan)」。
22.究竟為什麼非得是一神教不可呢?因為多神教世界中的眾神,並未窺伺信徒的內心世界,也沒有要求信者必須遵守嚴格的戒律,存在著許多苟且之處。相對地,一神教的唯一真神,則是深入到每一位信徒的內心。
23.簡單歸納三點: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犧牲故事簡明易懂、備受壓抑的人們心中所懷的院念,以及追求心靈豐饒的禁欲意識。這三點結合,讓基督教得以在混亂與不安的時代下,廣泛地撼動眾人的靈魂。
24.羅馬人的重量一磅,可以鑄造出七十二枚金幣,金幣的名稱為「solidus」。在英文中為固體,其語源便是solidus。每個金幣含量四點四八公克,是純度非常高的錢幣。美國使用S作為美金的貨幣記號,展現出美國對於本國貨幣的期望:效法solidus,長期維持安定與流通信用。
心得
本書是興亡的世界史第五冊,主要介紹羅馬帝國的興起與敗亡,也介紹了古代世界大帝國。一般說到大帝國除了羅馬以祥,其實在更早之前也有帝國。最早的帝國為亞述,以書所述,亞述為高壓統治的帝國,一路從兩河流域到東地中海沿岸。猶太人被迫遷徙至巴比倫附近也是亞述帝國之為。雖然國土不如現在想像的帝國般大,但是根據帝國的定義,多元文化與民族但是自己的民族是最優勢的,中央權威及武力,是符合帝國的。再者也介紹了波斯帝國。
波斯帝國在希臘馬其頓之前,輝煌時期為阿契美尼德王朝,盛世持續了大約200年。波斯在文化上兼容並蓄,對不同民族與文化也能寬容。可能可謂當時之美國。阿王朝的強盛可能延續,或被亞歷山大帝國繼承。亞歷山大消滅阿王朝後,制度與官僚,仍大量採用波斯體制。
馬其頓帝國在亞歷山大統一之前,與希臘城邦也不盡相似。書中所說更似部落集合,被同時期的希臘人視為野蠻人。亞歷山大出世征服大片土地,但是帝國沒有相對應可支撐的政治制度。王家人口也弱,在大帝死亡後如果還有夠多的王族不知道事情如何發展?不過大帝指定繼承者也被三將軍給殺死了,帝國瞬間崩解成三大塊。
羅馬從前八世紀開始從羅馬聚落發展,晚於迦太基300年以上。第二次布匿戰爭之後,羅馬已經發展成統一義大利半島的大國。義大利上不僅是羅馬人,還有伊特拉斯坎人、高盧人等。拉丁人與拉丁語僅為羅馬附近小地區的方言,隨帝國發展竟然成為世界語言,也是歷史意想不到的發展。
羅馬從王制,到被伊特拉斯坎人獨裁官暴政破壞,改為共和制,再到凱薩及後繼者屋大維,主要國力及生產力都在義大利半島上,其遵從道德威望的傳統讓皇帝的統治權得以讓民眾順服。書中說得很好,權力必須批一件外衣,道德威望就是那件外衣。在凱薩到五賢帝期間,民眾不只因皇帝的軍功而擁戴他,也因道德高尚而喜愛他。在五賢帝中就有本人軍功不顯之皇帝,也同樣受人擁戴。五賢帝後的羅馬道德喪失,政權可說是一團爛帳,皇帝遭禁衛暗殺、遭將軍暗殺不下數十人,獨重軍人而少道德表現也讓皇帝不再讓人愛戴,只讓人畏懼。
衰亡的原因相當複雜,絕對不是單單西哥德人入侵。土地荒廢無人(奴隸)耕作、公民流落街頭成為奴隸。義大利半島也不再是羅馬帝國的糧倉,各地行省都自給自足,所以也漸獨立。之前聽到的卡拉卡拉普發公民權造成帝國認同衰弱,不過看起來更合理的原因是經濟衰弱,皇帝需要更多公民來繳稅,所以不是普發公民,而是有更早的原因。
基督教信仰的入侵絕對是衰落的原因之一。從課本上讀到羅馬皇帝迫害基督教。不過看過本書才知道,皇帝沒事幹嘛去迫害基督教。羅馬帝國一直是融合多文化多宗教的國家,各地的信仰都有保留,沒理由特別找基督教的麻煩。原因在於僅基督教是一神教,教義排擠其他信仰,所以當時基督教眾汙衊其他信仰、毀壞其他宗教神明的行為相當明顯,以至於皇帝要下令肅清基督教。基督教也有強烈終身傾向,像是伊斯蘭教,即人一但加入了就很難退出。多神教無明確教條,多是描述神明的故事、而基督教有明確的犧牲故事、教條、禁慾觀,剛好適合廣大的貧苦民眾與奴隸。不過基督教的教義本來就很適合貧苦大眾,總覺得基督教後美德都在神身上,人能做的就是讚美神,而古羅馬無明確教條,人能做的是更廣的道德行為。
五賢帝盛世時幾近禪讓制度,少所謂皇家。以前以為羅馬千年都是同一王朝,現在才知道是同一國家,但是有不同的王朝,其實也有類似中國。不過國祚維持了千年以上,與他的多方人才,多元豐富的文化相當有關。例如創造最大版圖的圖拉真皇帝,就是西班牙行省的人。他們沒有講求純正血統,只求相同目標有能者,能容忍異己類似戰國時的客卿,或之上類似堯舜禪讓制。
雖然沒有從本書獲得多少教訓,不過補充我的羅馬史知識,作者的文筆也很順暢,也是相當有收穫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