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羅馬詩人何理思(Horace)的名言:凡事都有中庸之道。最終會有一些界線,不及或超過它,都達不到正確境地。
2.棣美弗的觀察在計算政治民調誤差時也會發生作用。假如你想使誤差降低一半,你需要調查的人數應該為原來的4倍。
3.數字會變負時,免談百分比。
4.我們很容易把「相當不太可能」想成「基本上不可能」,然後在心中把「基本上」愈說愈小聲。「不可能」與「不太可能」是兩回事,兩者相差甚遠。不可能的事永遠不會發生,然而不太可能的事其實蠻常發生的。
5.費雪說:「科學工作者,不會年復一年都根據同一個顯著性標準來否決假設。針對每一種情況,他會參照證據與當下的想法用心考量。」科學推論不能純粹機械性的運行,我們原先就有的知識與信念,永遠必須准予參與其中。
心得
20210929
本書是推薦閱讀。確實點出了常見的思考陷阱。大概假藉數學的名義,最容易犯的錯就是線性思考。線性思考指的是類比法,或外推法。類比法容易犯錯,因為機率在群體大小時是不一樣的。在以色列(約900萬人)會發生的事情,在美國(約3.2億)不一定發生,甚至可說是很少發生。所以把一個地方發生的事情,比去另一個地方,參考價值是低的。外推法則是,事情的結果也不一定按照比率一直發生下去。世態常見的的變化是鐘型曲線,不過也不一定呀,可以是雙峰曲線。所以要用外推法要非常的小心。
PART2是講述一些機率。我覺得最重要的是p<0.05這裡。不管是費雪(訂0.05的數學家)或是以2個標準差來訂,其實0.05也不是什麼相當必然的分界線,只是1/20大家可以接受是高或低的一個標準,而且沿用已久,也習慣了。小於0.05,也可能是無意義,最粗淺的舉例是發表20篇paper做一樣的研究,就有機率一篇是有明顯差異的。大於0.05,也是有可能發生。為什麼不訂0.03?0.01?其實只是因為習慣了。這是一種非黑即白的作法,其實相當不符合人性。這就提到了信賴區間與貝氏定理了。信賴區間若皆為正(無跨過零),表示真的有幫助,跨過零也可以看他的大小,若小則表示根本不相干,若大則表示實驗者根本不知道實驗組是幫助還是損害。
貝氏定理的精神,其實就涵蓋了起初人對這件事情的信念。如一個輪盤賭博,有人可能認為有做手腳,紅色(或黑色)比較會出。然後經過一輪結果,可以回算當初真的有被做手腳的機會。其實算是逆推法,知道結果,算出系統的機率。貝氏定理的珍貴在於,他不非黑即白,並且也避免掉歸渺法的偏見了。且雖有人性因素在內,但是可以藉著幾次的計算,會逐漸得到接近結果的機率。目前可說是主流,在考慮事情時可以以p及貝氏定理作為根據。整體本書提到的重點就是上述兩個,再以各章節解釋。雖然看似少但其實還蠻不錯的,有留下印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