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實體通路業是毛利率及 獲利率最穩定的產業,也是最不受景氣影響的產業,也因此成了股價最牛皮的產業,也是不景氣時最好的投資去處。
2.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ing)是指製造商接受品牌廠商的邀請或要求,參與產品的改良甚至新產品的設計工作。例如Apple每一代開發都會邀請鴻海。能夠由OEM升級為ODM,代表公司的研發及技術力強,使得品牌廠對其信賴,以後被品牌廠換掉的機率也會比較小。
3.對於新電子五哥,首要重視的是流動比率是否健康,對於負債比率,建議是不宜超過80%。
4.營收是電子組裝業的關鍵數字。營收如果大幅下降,那麼包含毛利率以下的數據一定不好。研究ROE時宜考慮負債比率。負債比率低的公司在EPS上,會更有潛力。
5.半導體產業5種商業模式:IDM(垂直整合):英特爾。2・Fabless(無廠):高通/聯發科。3・Foundry(代工):台積電。4・Fab-Lite(輕廠):德儀/富士通。5・銷售代理:大聯大/安富利。
6.臺灣外貿長期處於順差,政府為了避免台幣大幅升值,採取了兩個「不能說的政策」。一是個人國外所得大致在670萬元之內(實際數要視個人情況)免稅。二是維持台幣偏低的利率。
7.連鎖便利商店毛利率雖高,但推銷費用率(包含店租及運送成本等)也很驚人,故營業利率不高。儘管如此,其勝在毛利率超級穩定。
8.臺灣大部分掛牌上市的特定商品連鎖業,主要獲利模式是賺「管理財」,與歐美品牌業者擅長賺取的「品牌財」有顯著不同。管理財獲利的關鍵往往在於聚焦的組織文化以及一貫的管理力度,而不是產品本身。
9.生藥業如果能將研發成果授權出去,最多會有4種收入模式:1.簽約金;2.階段授權金;3.授權共同開發金;4.按銷售比例收取權利金。
10.「原料藥」是指無法給病人直接服用,必須再經過多重處理甚至添加其他成分後才能被病人使用的藥物。
11.製藥業的財報看起來與製造業非常相似。也因此獲利普遍穩定,但也不易有爆發性成長。
12.投資在「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金融資產」、「投資性不動產」及「放款」的資產,主要是賺取利息及租金,其報酬通常不高但勝在穩定。壽險業投資在這3個科目的比重愈高,其財報上呈現的獲利狀況就愈穩定。
13.一個好的投資者,要能充分掌握消息面、財報面和產業知識。
14.管理自家財務時,首先必須釐清當年度究竟有多少現金可用,其次是分析花費的項目,一般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日常開銷,也就是所謂的營業活動;第二種是投資,比如購屋款及子女學費;第三種是上繳股東,也就是生養的父母親。
15.結構性獲利能力是指,一個公司的「收入-成本-相關費用及稅捐」後,能為其投入的資源,賺取「令人滿意的長期利潤率」。
16.我們必須評估營收、毛利率、費用率、負債比率及ROE後,才能斷定一家公司是否具有「結構性獲利能力」。
心得
20210921
本書是同系列第二本書,張會計師為回答讀者諸多問題,整理出的內容。在第一本中財報都是以台積電為例,為半導體中的代工。不同產業財報看起來會相當不同,在本書整理的7種不同類型的公司財報觀察重點。
其實是真的對個股有興趣,可以進一步看各公司財報,不然我現在覺得各個行業的重點都要記,已經有點瑣碎。不過可以稍微認識各行重點也是很好的。基本功是第一本,熟練存貨週期,應收週期,流動率、負債率等概念更重要。也就是說第一本更重要,為基礎,而本書類似應用。
在各個行業的重點真的不同。一般投資者來說重要的是消息面,其次才是財報。不過財報必須時時複習才能抓住重點知道怎麼看。求穩健的話,其實現在各類股龍頭股也已是蠻確定的了,不需特別看財報也是沒關係。在看書過程中也是想要套用在個人人生上。我們每個人也可以編個財報吧!只是這是幫助我們了解自身財務狀況,以及可以思考花費用途及額度。雖然人生不以營利為最重要目的,跟商業公司不同,不過應該可以給我們相當的啟發。現今提倡的財富自由,亦即不靠本業即可過活,套用在財報上大概就是營業收入低,其他收入高吧?公司專注在本業才能長久穩健,如果財富自由,被動收入穩定,也能受算穩健嗎?應該可以,只是ROA不高吧??不過畢竟,人生有許多目標,正常的損益,不以最大化EPS及ROE也是合理的,不然人生就只剩下賺錢了。不過犧牲的背後,時間必須拿來實現目標,不然低ROE意義也就沒有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