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3日 星期一

尋找腦中幻影 拉瑪錢德朗 V.S.Ramachandra


1. 著落在大腦中心的是視丘(thalamus),演化上比大腦皮質還久遠,常被認為是連接站,因為除了嗅覺,其他感覺皆經過視丘再到大腦皮質。在大腦皮質與視丘之間有一些神經核,總稱基底核(basal ganglia)。視丘下面是下視丘,功能包括新陳代謝、分泌荷爾蒙和某些基本驅力,如恐懼、性行為、攻擊行為。

2.右腦比左腦情緒化。左腦中風的病人往往焦慮、憂鬱或擔心,此時右腦取代左腦,對每件事皆感煩躁;相反地,中風發生在右腦,病人變成無所謂。

3.兩種笑是分別由不同的腦部位產生。自然的笑由基底核產生。基底核調節臉部的肌肉,產生自然的笑。這種自然笑不到一秒內發生,沒有大腦皮質的參與。被提示要笑時,由運動中樞控制,對神經而言就如彈奏鋼琴取一樣,看起來像被強迫、緊繃、不自然。

4.顳葉的前端是杏仁核,它是邊緣系統的前門,與海馬迴相連。邊緣系統的通路傳遞情緒的激發。邊緣系統還包括下視丘。

5.幻肢不存在任何地方,他的存在牽涉一個地區以上,並在腦產生重整。粗略的說,幻肢從臉和下顎,因為每次病人動他的臉和嘴巴時,所產生的訊息對傳到大腦的手區,遂產生一種妄覺,讓他覺得手還存在。

6.成人的大腦能在幾天內形成正確又有次序的新路線。第一個可能性是重整由新芽(sprouting)引起,大腦臉區的神經細胞纖維長出新芽向手區延伸。第二個可能性是成人的大腦有許多多餘未用的網路,像預備部隊。

7.在潘菲爾圖上,腳與生殖器為鄰,所以一個失去一條腿的人的生殖器受到刺激時,他會在幻肢產生感覺。

8.幻肢與凝視耳鳴有相似。這些病人聽神經損害,聽神經進入腦幹聽神經核,此核與動眼神經核相鄰。動眼區的神經侵入聽神經核,所以每次眼睛要動時,下達的命令也傳到聽神經核,其反應就變成耳鳴。

9.身像感多少被基因決定,並不完全決定於動作和觸覺的經驗。

10.腦內的聯繫相當有彈性,而且隨時變化。知覺由不同層面的訊息互相作用產生,甚至可以跨不同的感覺領域;視覺可以消除幻肢的痛,這個事實說明了各種感覺的相互影響是多麼廣泛、多麼有效。

11.大腦的視覺區域形成判斷外界的某種「假定」,來消除知覺的不確定性。Helmholtz稱知覺為「下意識推論」(unconscious inference)。「填補」作用節省了很大的計算運作時間

12.視覺中樞的圖像第一步,把多餘或無用的訊息扔掉,強調有用的成分,例如物體的邊。所以漫畫符合視覺系統運作的特點。第二步,把整理過的訊息傳到約三十處的視覺區,每個區接受完整或部分的訊息。

13.移動盲症(motion blindness):兩側中顳葉(middle temporal, MT)受到損害,看東西像電影底片一張一張,而不是連續影像。色盲:兩側V4區域損害。MT和V4是30區中的兩區。

14.從眼睛來的訊息分成兩個神經通路。「舊」通路:傳到腦幹的上丘,再到頂葉。「新」通路傳到側膝核,再到視覺中樞。「舊通路」被保存下來可能是當作警示系統。「新通路」到視覺中樞後再分成兩路:「如何」通到頂葉,主管空間關係;「什麼」通到顳葉,主管認識事物。

15.「邦納症候群」(Charles Bonnet syndrome)。這種病人的視覺系統不管是在眼睛或腦,因為損害或病變造成部分或全盲。但是患者會有栩栩如生的視覺幻象,好像要去「取代」失去的現實視覺世界。

16.不管張眼或閉眼,視網膜和早期視覺區的細胞一直在活動,產生波平浪靜的背景訊息,告訴高層視覺中心視網膜沒有物體,否決你想像物體所產生的從上而下的訊息。如果早期視覺通路受到破壞,背景訊號被拿掉,你就會產生幻覺。

17.顳葉負責情緒性行為和評估情緒的意義,和外在世界事件的重要性。額葉的功能在抽象的程序,如判斷、遠見和計畫。

18.右大腦除了管視覺的整體面,還具備了注意力的大型「探照燈」,探照左邊和右邊的全部視野;左大腦只具備小型探照燈,探照右視野而已。這個理論可以解釋為什麼忽略只發生在右腦損害的病人。

19.左腦要建立一個信念系統或模式,並要新經驗符合它。如果新訊息不符合,它會去否認、壓抑或捏造來維持均衡。右腦的策略是做魔鬼的信徒、挑戰均衡、尋求全面的不定型。當不尋常的訊息達到某個程度時,右腦決定全面修改而開始修正。

20.把電極放在手長測量皮膚的電阻變化,這叫做「電阻皮膚反應」(GSR),它的原理也用來做著名的測謊器。

21.邊緣系統的訊息來源包括所有的感覺,即視覺、觸覺、聽覺、味覺和嗅覺。終點為杏仁核。




心得
20210429
本書為自選書。作者在腦神經醫學負盛名,書中果然精彩。許多病例栩栩如生的展現在我的眼前,好像我就看到他的病人。還好有一點點基礎,看書中提到的神經結構不吃力,也有點慚愧許多該早已知道或謹記在心的知識,都離開腦袋了,看他的書才記起來。
    幻肢是很奧秘的問題,與中央溝的感覺皮質可能有關,就算是成人,要形成新的路徑幾天之內也可以的。利用VR或視覺去消除幻痛作者真的有成功過,作者也說知覺(意識)真的是深奧,現在仍難以解釋。

20210503
    許多特殊有趣的症狀。臉部失認症、左側忽略症、盲視等等。視覺新路徑的兩條分枝,往頂葉主管空間關係,往顳葉主管認識什麼,事實上顳葉的功能更複雜,顳葉受損的病人,人格特性都會改變了,我們可以知道,我們所認為的人格,不是單純的思考與想法,也與器質性的構造有關,書中有刺激顳葉,竟然看到神蹟,從此變成教徒及囉唆的性格;但是以冷水刺激他的中耳,又會暫時回復受傷前的人格。人格是大腦為了避免認知間衝突而創造出來的,不同人格之間通常不知道。強烈的變化,甚至人格不同時,有及無糖尿病也會不同,真的神奇了。所以如何才能稱為一個人?是人格,但是身體大腦受傷又會改變人格;還是身體呢?人格不同,身體表現也會不同,甚至也有出現意志力去改變癌症的病例報告。仍然很神奇。作者聰明且幽默,資料豐富,但是必須記憶。可再閱讀他的其他作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精選文章

大英帝國的經驗 井野瀨久美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