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3日 星期二

當佛陀遇見愛因斯坦 蓋伊.約瑟夫.艾爾 Guy Joseph Ale



1. 唯有追求最遠大的抱負與最神聖的夢想,我才能將陳腐平庸的日常事物,昇華為值得為其付出努力的美好事物。

2.懷疑不適站在信念的對立面,而是它的一部份。如果我無法為自己解決這些異議,又如何能面對他人的質疑?

3.A.研究健康、長壽、進化以及心理學。B.將研究中所獲得的洞見運用在自己身上,並落實於日常生活中。

4.所獲取的每一種關於存在本質的新知識,都必須經過三種不同層次的理解與吸收:首先是心智,然後是身體,最後是日常生活中的試煉。

5.暗能量可簡單描述為一股與地心引力相反的力量。地心引力把事物拉在一起,而暗能量卻使他們分開。

6.每個星系之間的平均距離大約為三百萬光年。光以每秒18萬6千英里的速度行進,被認為是這個宇宙的速度極限。

7.我們身體中所有的思想、情感、知覺及感受,都是由能量所組成,每個想法都有它自己獨特的電子識別標誌,這是具有強大力量的一股動能。

8.最近的研究顯示,終其一生,我們的大腦會不斷改變以回應學習、生命、運動以及其他刺激。這個過程稱為「神經生成」(neurogenesis):大腦會一直生出新的神經元,直到我們死亡的那一天才會停止。

9.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逐漸發展成為新生物學的主要模式:證實了與傳統信念相反的一些觀點,包括DNA並非決定一個人生命質與量的為一因素,而是可以根據個人的意願或意志力加以修改。

10.表觀遺傳學揭示,意識可以調整修飾我們的生理,想法會影響我們的基因,而不是反過來。基因攜帶著我們的特定信息,但他們不是固定不變的,也不是無法更改的。

11.我們活在一個參與式的宇宙之中,這意味著我們必須以截然不同的角度來看待:我們不僅是自己生命的參與者,更是創造者。如果我們相信自己做得到,這樣的認知就已埋下成功結果的種子。相信必然有解決方案的信念,會大幅提升我們找出解決方案的機會。

12.所以,為何要用單一個過去事件來定義你自己?為何要在你走完整段旅程之前,就把自己的看法凍結在某個特定的時間點上?宇宙不會停止進化,我們也不會停止體驗新事物,生命不斷在改變,而且不斷在影響你。

13.在所有不確定性當中,我們不會迷失,不會無助;我們接受了無常的性質,對自己的幸福與安康負起責任。

14.大腦或許不是心智存在的唯一部位。心智存在於身體的所有細胞中,全身上下都可發揮心智的作用,用於覺察、感受、收集及傳送信息。

15.你的情緒狀態會影響身體狀況,反之亦然。與其在心智與身體之間畫出一道分界線,不如開始將這個過程視為結合心靈、身體及能量的統一運作。

16.活在我們現在擁有的這副軀體內,我們不僅要瞭解它,與它保持良好關係,還要為它負責。我們不需要保持十年前或去年的模樣,而是要為此時此地的身體創造出最好的條件。既然我們是由血肉骨骼所組成,生命就不僅是心智的體驗。說到底,身體才是我們最主要的實質體驗。

17.經歷生命的循環並變老,不是一種耗損,而是如同季節性氣候的一種自然過程,我應以相同的態度來對待它。既然我無法阻止它們發生,我能做得就是去適應,並學習如何在日常中做選擇,使我在每個年齡都能成為最理想的我

18.基本上,正念指的是帶著注意力生活,不會輕率或無意識地做任何事;有意識地活在當下,對自己的作為負責,知道自己行事的理由,而不是如行屍走肉般度日。

19.人之所以無法貫徹目標,最大的原因在於感覺有負擔,這樣的希望彷彿是把某些限制強加於他們原本的生活之上。要把新的健康習慣永遠融入生活,你最重要的轉變,就是不把它們當成差事,而是一種選擇

20.我的力量存在於我的呼吸之中。一旦我能控制呼吸,就能控制生命。全世界的氧氣都可為我所用。

21.「剝奪感」正是各種節食方法最後會失敗的主因。

22.把健康視為真正的財富,並據此來安排我們的日常生活,才能在每個人生階段都活成最佳版本的自己。




心得
20210408
本書是瀏覽圖書館,覺得主題適合而閱讀。本書所講的理論在今年來看仍十分前衛,包含目前看到的神經生成與表觀遺傳學。大抵傳統科學,如古典物理一樣,認為位置(結果)有預測性。生物學也是。而近代物理認為一切是機率,且結果表現受到觀察者的影響。觀察者代表有意識介入。新生物學也認為人的生命表現不只受DNA控制,也受意志的影響。在此想到粒子表現受意識介入,若能研究出何種意識狀態能導致何種粒子運動,那就解決一切的問題了。可能是未來物理的主要問題。
    看本書有感,研讀自然科學的知識,最終是要回到生命的,而主要是要回到自己的生命,如何長且健康,這樣才是真正的學以致用。人文的知識可能是讓生命有點起伏與快樂吧?我讀這些書,想找大問題的解答,感嘆人之渺小短暫,最後不是一樽還酹江月就做罷,那一點用都沒有,果然還是要像本書一樣,回饋自己的生命。作者聲稱知道自己能活到幾歲,相當厲害。本書也提到冥想,與比爾推薦一樣,看來冥想真的是佔健康且延長生命相當重要的一部份。
20210409
人生最大的恐懼,大概是無時無刻奔向死亡,而沒有辦法能改變這種趨勢。任何感受到自身生命的存在、的寶貴的人可能都有類似想法。說生命如季風一樣,不是一種耗損,而是一種變化真的能慰藉到心靈嗎?已看過類似的論點,可能看開的人他們的感受大致相同,但我仍有執著。希望漸漸能如這些高僧、高人一樣心胸開闊。

20210413
幾種心靈意象工具技巧蠻有趣的。有個固定方法來幫助我們思考相當好,像是房子的四面牆,左右是身份,後是自己的資源與天賦,前是教導的學生。又或是像下西洋棋一樣,對待生命有謀有略,在取得每個選項前,先想通全盤的棋路。能夠活用幾種對我們的思考就有很大幫助,本書比較適合作為工具書擁有一本,不然容易忘記。其他對於養生、知天命等也是對賦予人生意義相當有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精選文章

維梅爾的帽子 卜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