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31日 星期三

我擁群像 艾德.楊 Ed Yong


1.我們大約擁有三百兆個人類細胞和三百九十兆個微生物細胞—兩者勢均力敵。所有的結論都顯示:我們不只是我們。

2.我們的細胞裡攜帶兩萬到兩萬五千個基因,但根據估計,體內微生物的基因數是這個數字的五百倍。

3.人類IBS的患者通常伴隨擁有過多激發免疫反應的細菌,而缺乏抑制免疫系統的細菌。其他如肥胖、糖尿病、氣喘、過敏和結腸癌等狀況也有出現類似的模式。它們不是單一微生物造成的,而是整個群落一起落入不健康的狀態。它們是共生出現問題的案例。

4.隨著定義個體的方法逐漸失效,你可以把希望放在免疫系統上,因為它應該可以區分我們自己的細胞和入侵者的細胞。但這也不太對。

5.在無菌培養箱中的小鼠,牠們不僅壽命較短、生長較慢,還發育出異常的腸道和免疫系統,而且容易受到壓力和感染的影響。

6.短尾烏賊的經驗告訴我們,發育並非如此,除了需要動物基因中的指令之外,也需要來自微生物基因的指令。斑馬魚和小鼠如果在無菌的情況下長大,牠們的腸道便無法完整發育,指狀皺折會變短,腸壁會有空隙。

7.吸引華美盤管蟲的是細菌,更準確地說是生物膜(biofilm),這種由細菌鋪排而成的薄膜會在水下物體的表面快速生成。

8.(至少在小鼠體內)多醣A可以預防和治療結腸炎和多發硬化症等發炎疾病。這些都是免疫系統過度反應造成的疾病,而多醣A能幫助平復反應,恢復健康。多醣A是來自細菌的分子。

9.瑪茲曼尼恩證實了腸道微生物會影響免疫系統,怕特森則發現這個免疫系統會影響發育中的大腦。

10.細菌存在於「壞的」寄生菌和「好的」互利共生菌所構成的連續光譜之間,而且在不同位置則可能在不同光譜上,例如幽門螺旋桿菌會引起潰瘍和胃癌,但也可以預防食道癌,而且造成利弊的是同一個菌株。

11.每段共生關係都在某種程度上隱藏著敵意,唯有適當的控管,且往往還需要精心的調整,才能維持互利的狀態。

12.噬菌體喜歡黏液。在一般的環境中,細菌和噬菌體的數量大約是1:10,但在黏液中卻是1:40。

13.噬菌體(是病毒)—與動物(包括我們)有著互利互惠的關係。噬菌體幫助我們控制微生物,而我們提供充滿細菌的世界讓它們繁殖作為回報。羅爾博士推測噬菌體是最早的免疫系統,它讓最簡單的動物可以控制微生物。

14.免疫系統的主要功能是管理我們與常駐微生物間的關係。這個系統的重點在於維持平衡和妥善管理,而不是防禦或破壞。

15.腸道微生物也解釋了胃繞道手術成功的部分原因。手術之後,重組了腸道微生物群落,增加了很多菌種,包含嗜黏液艾克曼菌。

16.衛生假說及各種衍生理論的精髓:暴露在比較廣泛的微生物中,可以改變體內的微生物組成,並抑制過敏性發炎的症狀。

17.如果嬰兒是剖腹產,他們最先接觸到的微生物便是來自母親的皮膚和醫院環境,而不是媽媽的產道。目前尚不清楚這樣的差異長遠會有什麼差別,但或許解釋了剖腹產嬰兒在往後的人生更容易罹患過敏、氣喘、乳糜瀉和肥胖。

18.當細菌分解纖維時,會產生短鏈脂肪酸,這些脂肪酸能吸引抗發炎細胞進駐,讓免疫系統恢復平靜。如果沒有纖維,會讓我們容易罹患發炎性疾病。

19.多形擬桿菌和其他微生物可以在分解植物的醣類後,釋放可直接滋養我們細胞的物質。它們總共為人類提供了百分之十的能量,而牛羊則高達百分之七十。

20.農民每隔數年交替種植玉米和黃豆,成蟲在玉米田中產下的卵便會在黃豆田中孵化成幼蟲,然後死亡。這種作法稱為輪作。

21.抗蛙壺菌:藍黑紫色桿菌在實驗室條件下,能保護青蛙免受侵害。

22.目前仍沒有明確證據顯示益生菌能幫助過敏、氣喘、肥胖、糖尿病、自閉症,或其他微生物群或有關而導致不適症狀的人,而且也無法確認有這些好處是否是因微生物群落改變所造成的。

23.不存在所謂「好的」微生物,即使長久以來就屬於人類微生物群落的成員,都能同時扮演正反兩派的角色。在許多研究,嗜黏液艾克曼菌是大腸癌個案中的常客。




心得
20210326
    本書應該是比爾蓋茲推薦書,講述動物體內的微生物(細菌、病毒)共生的事。自從人類發現微生物能致病來,幾乎所有微生物都被視為不好的,課堂上所教的也是哪種會產生哪些疾病,少介紹哪種能帶來好處。動物的天性就是會對於威脅比較重視,人類也是,會去避免對自己不利的環境事物。至於對自己有利的微生物,那幹嘛去瞭解,反正生命不會受到威脅,而且它就在那裡了。
    目前本書愈讀愈有趣。以前會好奇為何海上插根竹竿,就會長出牡蠣?原來跟船底的華美管蟲類似道理,是由於biofilm來的。難怪有的地方好插蚵,有的地方不好,還有華美管蟲能當作水質污染指標。優氧化時細菌變多,華美管蟲就多。牡蠣幼蟲沒有適當的biofilm附著時,無法進行發育與變態,以幼蟲形式漂阿漂。
    本書也拓展我對微生物的看法。腸道細菌影響免疫系統,免疫系統影響中樞神經,所以說細菌會影響神經系統、思考想法,這是必然的。想到《尋找無限的盡頭》,強迫症女主角誤解了這點。我們並沒有什麼純粹的自我,此時此刻的「自我想法」,都是由複合的因素合成的。主軸理念、週遭環境、身體生化反應情形、體內的蛋白質振動與體內共生的微生物,共同組成的自我。如果瞭解這點或許她的強迫症會好一點吧!
    疾病中IBS、自閉症可能與腸道群落有關,其中自閉症對我是新的觀點,說不定真的有可能喔。不過不少是高功能自閉症,可能是某方面的天才,如果說他是群落異常造成的,是否天才的那部分也跟群落異常有關?如果給予群落調整,那他的天才會消失嗎?這樣是好是壞呢。在另一本書中看到出生的嬰兒到成人,大腦成長到4倍,大部分的人的神經認知、觀念是後天影響大於先天。所以共黨人真的可能視為是一亞種,因為在發育中大腦接到的刺激與造成的發育就不同了。那麼地域是否也有影響?不同地區菌種不同,在大腦發育時會有不同的刺激,可能也是造成不同地方人一些觀念想法不同的原因,有別於後天人文環境的原因?

20210330
    不少觀念蠻有趣的,而且對我新穎。剖腹產嬰兒無法接受母體產道的菌落,可能造成易過敏的體質;噬菌體喜歡在黏液(如腸、呼吸道);纖維的功用是被細菌分解後產生短鏈脂肪酸,藉以穩定免疫系統;輪作使害蟲無法持續危害。種種都增加不少知識。
    母乳與微生物一起混和給早產兒使用,有助於改善壞死性腸炎及腹瀉。其實腸道內有許多共生微生物,以攝取進不同的微生物群落,與之競爭,改變成我們要的群落或功能,這樣的想法應該是正確的。只是實際很難做到。攝取進去的微生物儘管億、十億之數,與腸道內菌可能只有千分之一而已,光數量上就難以競爭。再來需要以食物餵養它,並且需要持續攝入。如果一次吃10包益生菌如何?提升到百分之一。我的優酪乳夢破碎..哈哈。不過喝個應該還是不錯的。
    糞便移植療法古老,但現在又重出江湖。這療法令人耳目一新,治療困難梭狀桿菌或有奇效,我以前有聽聞過嗎?
    不過書中將免疫系統描寫的有點簡單,就是人體與微生物的平衡調整者。一些地方感覺有點暗示免疫系統都是不好的。實際上免疫系統遠複雜於此,與細胞的功能調節、組織凋亡清除、甚至得癌症都有關係。總而言之本書相當有趣,帶來不少新知,看過相當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精選文章

維梅爾的帽子 卜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