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7日 星期日

群的征服 愛德華‧威爾森 Edward O. Wilson


1. 意識是數百萬年來,在生死掙扎中演化而來的。也因為其由來是為了掙扎求生,意識是設計來生存與繁衍後代,而非用來自我檢視。意識由情感驅動。

2.雖然各有變化,但基本上是相同的:生物要演化出真社會性,打造巢穴是先決條件。

3.黑猩猩和巴諾布猿在六百萬年前有著共同的演化歷史,這個時間點推估也是人類支系與牠們分道揚鑣的時間,牠們為何沒有到達人類這樣的水準呢?可能的原因是,黑猩猩和巴諾布猿的祖先在捕食動物上的投資比較少。

4.控制現代人類社會行為的遺傳密碼是混合的。有一部份負責讓個體在群體中取得成功,另一部份負責讓所處的群體在與其他群體競爭時能夠成功。

5.人類血腥的本性根深蒂固,可以用現代生物學解釋,因為這種本性來自群體間的競爭,而這樣的競爭是得以演化出人類主要的驅動力。訴諸於戰鬥死亡的情感最能挑起大眾的支持。

6.如果螞蟻用了越多的能量與時間築成自己巢穴,讓它變得精緻又奢華,那螞蟻就會變得更兇暴,好保護牠的巢穴。

7.在真社會性群體中,工蜂之間也存在著遺傳的多樣性,而這也是為了群體的利益—目前發現與對抗疾病以及控制巢內的氣候有關。

8.成為蜂后或工蜂兩種不同的階級,並不需要有什麼重要的遺傳差異。每個受精卵都由蜂后和雄蜂的基因組合而成,都有成為蜂后或工蜂的可能。卵的命運取決於發育過程的環境特質,包括出生季節、吃到的食物,以及接觸到的費洛蒙。

9.天擇推動演化時,需要區別近因(proximate causation)和遠因(ultimate causation)。近因是結構形成與機制運行的方式,遠因是結構與機制一開始會存在的原因。




心得
本書已是看同作者第4或5本書了,我相當推崇本作者,是生物學界的前輩、智者。作者從生物學的知識推導回人類行為,相當值得認識。
前作的人類基因馬賽克說,相當合理的給予性善性惡一個說法。在真社會性動物中,群體,不一定要都有親緣,生活在一起,然後分工,有的可能會犧牲繁殖的機會,為的給群體有更高的群體競爭力。在前作我就思考這部分問題,即是人類的群體可以到多大?真社會性,以螞蟻類為例,巢穴幾乎都是親緣姊妹,所以社群中螞蟻多到數百萬似乎還能說的過去。人類直接且穩定交流數在150,但是社群可以在這之上。以哈拉瑞的說法,只要有相同身份,相信相同故事即可。所以真的可以擴大到國家以上,全球是一個群體嗎?哈拉瑞認為可以,但是以基因來看,不太可能。或許以巢穴來說可行。以愛德華的真社會性解釋,同社會群體必須有同一巢穴。國家可能算是一個大巢穴,在國與國的競爭時。那麼要超過國家的群體到達全球,那可能就要有球與球的競爭。如此來看的話國家制度應仍是人類的穩定制度。
對於巢穴的解釋很好。巢穴愈豪華精緻的螞蟻,會愈趨向兇暴。人類也是,家裡愈豪華的,物質擁有愈多的,應同樣是會愈趨向兇暴,這是生存本能刻畫在基因的,除非他的後天教養超越了基因指令。
其他諸如戰爭、宗教等描述,也可參考。不過這些方面我認為哈拉瑞已經說明的很好了。本書偏學術,用語也是,好像在看大學必修課本一樣。對於生物學的知識來輔助解釋人類行為,我認為是相當正確的。人活動與意識受到很多因素支配,經濟學甚至物理學也有。用純粹人社院的學問來解釋人的一切行為,是不足的。多涉獵使人更瞭解自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精選文章

維梅爾的帽子 卜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