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體解剖是醫學生必經的成人儀式,也是一種對神聖的僭越,會引起種種情緒:從厭惡、狂喜、噁心、挫折、敬畏,到後來做多了,只剩教學演練的乏味。這一切都在慈悲憐憫與荒謬無謂之間擺盪。
3.在罕見的反省時刻,我們全都默默地向大體致歉,不是因為我們感覺到自己的僭越,而是因為我們沒有感覺。
4.我最高的理想不是拯救生命,而是引導病人、家屬去理解死亡與疾病。
5.在這種時刻,我不再是死亡的仇敵,卻是死亡的大使。
6.Disaster的字根意義是一顆猩猩分崩碎裂,當病人聽到神經外科醫師的診斷,眼睛流露的失措,只有這麼一種意象能表達。
7.我若傾向持續迴避問題,將任明顯的憂慮在他們腦中漂浮,無所憑藉。
8.我逐漸相信,表達得精確甚於正確,是不負責任的。
9.死亡,在我的工作中如此熟悉的因素,現在造訪我本人。我們就在這裡,終於直視彼此,然而它似乎沒有任何我能辨認的特徵。
10.要是病人的預期遠遠超過現實,那麼醫師有義務將病人的預期拉回合理的機率範疇。病人想要的並非醫師隱藏起來的科學知識,而是貨真價實的存在感。過份深入數據,就像喝海水止渴。面對人生大限的焦慮,不會在統計機率裡找到療癒。
11.露西跟我都覺得生命的意義不是逃避受苦。生命的決定性特徵是它的奮鬥,用其他方式描述生命,就像畫虎沒畫斑紋。最容易的死不見得是最好的。
12.即使我終將一死,沒死以前我還是活著的。
13.死亡或許是個單一事件,可是身懷絕症地生活卻是個歷程。
14.可能原罪的本來信息並非「時時抱著罪惡感」,可能更接近這樣的想法:「對於什麼是善,我們都有個概念,而我們無法時時做到。」
心得
20201207
本書為自選書,在瀏覽books網站時看到的,對生死相關,或有深刻省思的醫學文學,一向很有興趣閱讀,剛好也看到他的榮耀記錄,故閱讀之。
作者為印度裔美國第二代,其父為心臟(外科?)醫師,家族中多有執醫者,似乎家學優秀。被標題封為天才醫師,但是其天才之處尚未見。儘管他有許多得獎榮譽,但就我所知是他的細膩思考與勤奮認真所致,加上過人的聰穎。我所認識的神外醫師多為勤奮努力,天才倒非普遍特質。以天才形容他,或許看來是稱讚,但我來看是強調其天分,弱化養成與個人努力的。不過標題總要誇飾才能吸引目光吧,『一個勤奮醫師...』,剩多少人想看。
一部是健康當住院醫師時的回憶。許多體驗相當珍貴,使我佩服與受教。表達得精確甚於正確,是不負責任的,是細膩的見解。這是基於人性,也是大部分人做事的基石。一位醫師養成受過太久科學教育,也或許已經習慣了,對他來說,理性數據才是負責任的;而作者不同看法,認為這樣反而是不負責任的,是更深入體會病方的痛苦才得知的。謝謝作者,我是否也犯了一樣的錯呢?
字句間有作者許多心得感想,一時間說不上。不像一般分章段書,本書總共也才四部而已。前言,第一部(健康),第二部(得病),尾聲。第一部大致上是寫學醫經過,本來作者學習英國文學及哲學,因為對生物、生命、死亡、道德有濃厚的興趣,轉而學醫。我也是對前三有濃厚的興趣,幾乎與作者相同,不過作者對這四個項目的結合,是以『文學、哲學、醫學(神經外科)』為鑰匙,進入大問題的門內;
我稍微不同,我算是對『生物、生命、死亡、所在何處』為主題,而以『哲學、生物學、物理學、認知神經學』為鑰。對於生命的答案,我們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得到不同的回答。純粹生命的意義,我已有認知,但答案目前在我看是無意義的,所以這個問題將會轉成問何謂幸福?我們人在辛苦找到何為生命的意義後,就躺著嗎?不是吧。所以變成如何是幸福,那這又是另一個哲學問題了,有不同的角度。
但看書後我想,何謂幸福,但當死亡迫在眉梢時,這個問題又會變成如何呢?
20201208
第二章寫得病之後的經過。覺得恐怖且難過。如果死亡慢慢來臨怎麼辦?有的人說他們已經面對好死亡了,當然如果死亡來得乾脆迅速,來不及深思或難過就降臨,當然是好面對。但如果是慢慢剝奪你的生命呢?漸漸侵蝕,那種感覺像納粹放血一樣,個人無能為力,但是很明確的感知到生命正在消失,呼吸正在變喘,心跳漸漸弱,那還有人能泰然面對嗎?
不知道自己是3個月之後死,還是5年之後死,還能做好每日安排嗎?如作者寫的,他只知道早上安排吃早餐,其他整天要做什麼,他已經不知道了。
在這其中感到有力量的地方作者提到,生命的意義不是逃避受苦,非常有力道。最容易的死不見得是最好的,也只能這樣說服自己,奮鬥過的生命,就算最後敗給了癌症,才是值得活過的生命。
作者夫妻決定生下後代,讓我很有感觸。後代代表著希望,就算本身將死,有沒有懷抱一個希望仍是差別很大的。活著除了搞懂自己在哪裡之外,永遠懷有一個希望一樣的重要。
本書很值得推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