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5日 星期四

莫斯科紳士 亞莫爾.托歐斯 Amor Towles


1.厄運會以很多面貌出現在世人面前,一個人倘若無法掌控自己的處境,就會被該處境掌控。

2.彎腰駝背的儀態,通常代表了個性上的懶散,同時也表示對其他人缺乏興趣。相反的,端正挺拔的儀態,可以讓此人顯示冷靜泰然,言而有信。

3.人生不是跳躍式前進,而是逐漸展開的。任何一個時刻,都是千百種細微變化共同的展現。我們的經驗不斷累積,我們的看法會持續演進,即使不是極其緩慢地變化,至少也會是逐漸改變。

4.讓我覺得驕傲的,是看著你們走出飯店大門,前往音樂廳的時候。因為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我們得到多少掌聲,重要的是,儘管我們不確定會不會得到讚譽,卻還能勇往直前。



心得
20201015
本書是因比爾蓋茲推薦,加上很多其他很好的評價,故閱之。比爾推薦很多小說我都沒有心動,這本算是入門比爾推薦小說的第一本。
作者為道地的美國人,能寫出如此栩栩如生的場景,器物、人物、習俗無一不俄羅斯,讀者簡直親臨現場,很佩服作者資料之齊全,做功課認真。第二,很難想像一切情節全部是架空的,僅由作者在日內瓦的感受架出的大綱,以及20世紀初莫斯科的一切地圖,就全部描繪出全部故事了。作者對當時俄國貴族與共黨人,以及當時各領域名人似乎瞭若指掌。

前幾篇章主人公提到的貴族生活場景,十分美好,用高貴的器物,著華美之服,饗奢華之宴,令讀者嚮往。不過這一切就是建立在當時農人的剝削上。狗去豬來,主人公感嘆革命之後昔日傳統不再,那正是沒有了剝削,卻也沒有了繁榮,一切變得均貧的結果。陸地能說是剝削海底嗎?如果將陸地與海地一切攤平均分,那麼也沒有陸地了,一切都會在海洋底下。

另外就是當時貴族的用詞繁複且優美,形容詞相當多,且似乎都不直接回答對或錯,而是用形容出來的。令我想起電影《不可兒戲》,措辭引言、起承轉合才來到主題,但不加油添醋。沈浸在一股優雅貴族風格之中。

看到後面才知道,主角(伯爵)是因為替好友頂替罪名而被判終生軟禁在飯店之中的。而他在面對好友遺孀前,還不是主動講的,而是被問之下自然說出的,讓人動容為好友一付出就是一輩子的時間。時間與生死觀念在當時,或是他們這種階級的人,跟現代相差非常的大。這麼說來故事中的故事應該就是一個伏筆了:一位貴族趕赴約會,卻在中途載了一位老婦,而沒去本來的貴族宴會,兩家因此交惡了三代才化解。而主角是讚賞這種行為了,其實就在暗示主角幫了一個忙,花了他青年、中年、老年的時間。還好作者還是安排了一位伴侶、一位女兒讓他像是有個家庭。

另外也許是劇情鋪陳的緣故,整本小說暗示著世間環環相扣的現象。他妹妹的死可以前推到宴會前的軍官,相同的他培養蘇菲雅可以前推到頂罪。本作最重要的觀點,大概就是當蘇菲雅問主角回來後悔嗎?作者藉主角的口說出的話。在這裡主角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說了,人的一生的轉折點處,都會有一些扮演重要角色的人影響他。他講的不是自己為主角的人生故事,而是蘇菲雅的轉折點(她媽媽帶來飯店給他時)。命運之神囚禁他那麼久了,就是要他在這個時間出現接下蘇菲雅,就算拿沙皇寶座來換,他也絕對不會離開的;相對的,以自己為主角的角度,他並沒有說。等於是用另一個答案,回答了蘇菲雅本來的問題。相當豁達,令人十分動容。或許這就是說話的藝術,不是直接回答問題本身,而是看到發問的人真心在乎什麼,以及自己真正想跟對方說什麼。

主角優雅與豁達,長達數十年的軟禁,不僅沒有讓他腐化為一個怨天尤人、憤世嫉俗的人,反而他還能保有貴族優雅(或許跟富麗的飯店環境有幫助)。不僅如此,主角似乎有種讓人樂觀化的力量,在他身邊的人除了意識形態過深的之外,所有人幾乎都被他「優化」,變成他的朋友。在故事的尾端,這些朋友們巧妙的結合起來了,小說安排的很精妙。主軸大致有三:1.對本身際遇的豁達反應、2.對週遭人物善待、以及3.對子女教育。對友人,從沒顯現過不耐,不管如何的情緒與想法,總能化為優雅曼妙的言詞。對子女,他發揚了原生父母的優點。他真正給予建議的場合只有一個,也只有給兩點:如果不掌控情勢,就會被情勢所掌控;判斷一個人是否有智慧,最簡單的標準就是快樂。但是教導不限於這類上課場合,平常的感想想必也有傳達到蘇菲雅心中,例如最令他驕傲的,不是奪冠,而是不知是否會得到掌聲,依然勇往直前。在所有的父母讚賞子女的成就時,他把重點放在了勇敢。另外冒險與接受的想法:敞開心胸,堅持不懈,接受結果。這種精神也類似19世紀以來世人認為的美國精神。由一位俄羅斯貴族講出實現,似乎有點暗讚自己國家擁有的,是繼承數百年來歐洲菁英的貴族道統,哈!

結尾稍稍讓人擔心了一下,還好算是喜劇結尾,女兒到了美國,但是自己卻是回到故鄉「下諾夫哥羅德」,出乎讀者意外的安排,卻又十分合理。藉由最後主教對他的意見,作者隱喻了主角是嚮往沙俄,而非共俄。「主教說什麼,他完全聽不懂」,還好最後的故鄉場景有回應他,還有安娜在那裡等他了。若說他自己人生的轉折點貴人,那就是諸多朋友、共黨人士、美國外交官共同組成的,但是他沒有強求,沒有處心積慮,仍是以他貴族優雅的態度與之交好成為朋友。不開口要求,該幫忙的時候自己就知道了,也如他的人生體會一樣,人生不是跳躍式前進,而是逐漸展開的。任何一個時刻,都是千百種細微變化共同的展現。結局溫馨優雅,他仍留在所愛的俄羅斯大地上。看完相當滿足的一本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精選文章

三體II:黑暗森林 劉慈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