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6日 星期四
擺渡人 克萊兒麥克福爾Claire Mcfall
1.光想到一個錯誤決定所帶來的一連串後果,就讓人驚恐。那是決定生或死的抉擇。他想起以前總把一些小口角看得無比嚴重,如今跟這些比起來,簡直是微不足道。
心得
20200326
擺渡人是指,書中刻畫了一個現實世界的人死亡後,其靈魂會先通過一片荒原,最後到達一處靈魂永居之所。在荒原時需要一位類似高嚮的人指引個人到達彼岸。他既保護又指引你。
圖:米開朗基羅所繪之卡戎
這個靈感來自希臘神話中到達冥府之前的冥河渡船人卡戎Charon。
這是一篇寫人死後的世界的小說,所以通篇的劇情幾乎全部建立在幻想之上,沒有現實世界的歷史與事物。通常看這種幻想文學小說,會比現實背景小說更重視角色本身的歷程與成長。因為就算在一個幻想背景下,我們認為小說主角仍然是活生生的現實人,他的反應也需要像一個真人才是。現實背景小說(如金庸)則是劇情與角色並重,不過仍然還是較側重在角色身上,金庸自己也說過,小說是寫給人看的,小說的重點是在寫人。
如果要說本書角色有什麼地方讓我佩服/正面評價的,就是女主角到了永恆之地又跨回去荒原,這樣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氣。
可是這樣的舉動並沒有讓我留下深刻的感動,原因是刻畫人物與時間背景都不夠深入,會讓人覺得女主角的跨回更有一大部分的原因是她還在衝動的興頭上做的,不是想清楚後的行動,所以會使讀者對女主角沒有信心:如果她在永恆之地更久了,或是她與男主分開更久了,剛交往的熱情退了,那她還會這樣做嗎?
對於兩主角各自自己的成長或轉變,讓人覺得能再更著墨多些,但是作者大概盡力了,也只能寫到這樣。簡言之,讀者的帶入感不深。書中藉由寫男主的心裡話,表達女主是多麼的特別,才會這樣打動已經見過數千數萬靈魂的他;但是,書中描寫女主的部分,不管是從外到內,都沒有讓人覺得哪裡真十分特別呀!就是一位很典型的15 16歲青少女,其反應都是能合理預期的。所以兩方對比,男主這邊的描寫就顯得不太合理了,或是描寫得薄弱。我看到好幾次都覺得作者根本就是在寫她自己的形象。
一個重要的感覺是,就算不用理性思考出發,男女主與其說是「熱情」驅使他們去做事,書給讀者的感覺更像是「衝動」驅使他們做事,而且還是性賀爾蒙衝動那種,那麼實在無法給它太高的評價。
劇情方面,這部的劇情有「為了想寫主角的經歷而套給它一個過得去的劇情」的感覺,所以先不管合理性,劇情感覺只剩為主角服務而存在的功能而已,所有男女主以外的角色都十分蒼白平面。同樣描寫死後世界,東野規吾的異變13秒相較下更加傑出。
或許以成年人的角度來評本書有失公道,本書我認為歸類在青少年文學比較好。說不定這才是作者想描寫的。青少年需要給他肯定、讓他有熱情。本書描寫一位極其平凡的青少女,卻一直講她是多麼的特別,這或許可以給青少年信心,自己其實/也可以是很特別的。這樣說,本書是適合青少年的讀物。
書尾作者對讀者的話,個人覺得作者說得太偉大了,而本書實際並沒有。作者說,它想問人死後會發生什麼事。其實沒有,它沒有想問。它是關於我們如何鍛造自己與別人的關係,也沒有提到如何鍛造。作者嚮往有某個天造地設適合你的人,就像兩片拼圖一樣,十分少年幻想事實上的人際關係是要學習與磨合,所以也沒有。結論:這本只是用死後世界背景包裝的愛情小說而已。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