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業。
2.意義大半都起於實用。所謂知覺,就是感官接觸某種人或物時心理明瞭他的意義。
3.在實用的態度中和科學的態度中,所得到的事物的意象都不是獨立絕緣的,觀者的注意力都不是專注在所觀事物本身上面的。
4.注意力的集中,意象的孤立絕緣,便是美感的態度的最大特點。
5.脫淨了意志和抽象思考的心理活動叫做直覺,直覺所見到孤立絕緣的意象叫做「形相」。美就是事物呈現形相於直覺時的特質。
6.藝術須與實際人生有距離,所以藝術與極端的寫實主義不相容。藝術如果真正做到妙肖人生和自然的境界,總不免把觀者引回到實際人生,使他的注意力旁遷於種種無關美感的問題,不能專心致志地欣賞形相本身的美。
7.美感經驗中的移情作用不單是由我及物,同時也是由物及我的;它不僅把我的性格和情感移注於物,同時也把物的姿態吸收於我。
8.法國畫家德拉庫瓦:「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書。」
9.「實際人生」比「整個人生」的意義較為窄狹,一般人的錯誤在把它們認為相等。
心得
很長一段時間,我一直苦惱於意義何在,幾乎到了憂心喪志的程度。隨著更多的閱讀,獲得更多的物理、生物知識,並沒有真的緩解這種苦悶。到底我該做什麼事、好像浮萍一樣,沒有一個根可尋。不料竟然在閱讀本書後,讓我獲得或許說不定是這個問題的答案。
所謂「意義」,多半起於實用的觀點來看。這產生了「如果不實用就沒有意義」的推導結果。而長遠來看,所有的東西都消失或死掉了,所以做一件事,或是產出一個物,都是沒有意義的,都是在增加混亂。這樣容易導致虛無主義的產生。所以怎麼想方設法,只要還在實用主義的範圍之下去尋找意義,都只會得出相同的結果:沒用的。
這個論點點醒我,我確實就是這個邏輯在思考著人生。而今天作者直指關鍵點說破,我們看事物、看人生的角度不是只有這個而已。所謂的美感,是與事物實際面有一點距離,脫離它本來的功用價值,專注在它本身時,令人感受出來的一種主觀的歡喜的特質。它是無所為而為,以功能來講它根本是不必要的,但是那份不必要的變化,那份特質卻能讓人感受到喜悅(或其他情緒)。
我們專心觀看一件事物(或人生)時,注意到它本身的特質,而不是它對於其外的功效,這樣才能真的由美的觀點去欣賞。嘗問人生沒有意義與別人,得到「你不能否定這個過程」,但是當時這樣講並沒有說服我,因為在「實用意義」的大前提下,過程也是沒有意義的呀。今天讀過本書有點了解了,因為那時的我終究是從實用主義去看待它。如果這個過程中,我們多觀察它本身的特質,那些實用主義上不必要卻細緻細膩之處,那麼生命整個就翻新了,有了新一層的價值在。此價值不同於實用主義的價值。
最近有中研院學者輕生離世,有認為不應落入單一價值的思考,應該讓自己所做的事或思考有多元價值,才能避免這種不幸。狹義來說,這樣仍然落入實用主義的觀點在思考。如同本書結尾再次強調的,「『實際人生』不是整個人生」,一項實用價值被否定時,我們為了避免好像自己整個人就被否定了,而想要找另一個價值,那這只是另一個循環的開始。又被否定呢?再為自己找下一個價值?這是陷入一個輪迴。
在現代資本主義,我們很容易就太過注重世界的善(實用性、建設性、財富價值);在科學-這也是資本主義-及本能下,我們容易太過注重世界的真(求知道、不被矇騙),卻因此大大減少了感受世界的美,它本身存在的事實、它的細膩之處、不同之處。所以在這點之上,「美」可能不能以價值來形容。
所以避免那位中研院學者的悲劇,廣義來說去尋找不同的價值,是去尋找真與善之外的價值—美。雖然說這就比較主觀一點,不過它跳脫了固有的思維,對人生的重要性,也能不下真與善。
本來這本書是我找不到牛津通識課系列的「美學」,在同櫃找本取代的來看,看到朱光潛的作品就借閱了。而要看牛津通識課則是以為以前看過這系列的經濟與哲學書,認為很重要,應該要多閱讀本系列。所以不是有意要借「美學」的,卻竟然告訴了我一個長久的問題不同的看法,真是無心插柳,峰迴路轉,相當有趣。本書成書於將近一百年前,當時朱光潛年35歲,書中中外資料旁徵博引,對於本主題也有深入的看法,與易懂的文筆,實在讓人佩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