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1日 星期三

歐洲霸權的光和影 福井憲彥


1. 為了戰後重建,法國從舊殖民地引入許多勞動人口,他們大多來自北非三國,也就是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摩洛哥。

2.工業化的發展與民族國家的建構,是支撐近代歐洲霸權的兩大主軸。

3.葡萄牙在一五一零年以武力為後盾,佔領了印度洋西岸的果阿並設置總督府,又在莫三比克與波斯灣入口的荷姆茲等地建築要塞,管制穆斯林商人主導這片海域。

4.哥倫布最初抵達的土地,就是現在巴哈馬群島中的聖薩爾瓦多島(San Salvador island),哥倫布以「神聖的救世主」之意,為這座島嶼命名。

5. 菲律賓的名稱,是以當時西班牙王子腓力二世(Philip II of Spain)之名命名的。

6.對中世紀的歐洲而言,想像中位於東方某處的豐饒之地印度,與當今的南亞次大陸印度,是完全相異的存在。當時歐洲人的認知,幻想在印度有個由祭司王約翰統治的強大基督教國家,等待著某個時刻與歐洲世界的力量結合為一,實現把全世界都基督教化的理想。

7. 迪亞士曾因為困擾於惡劣的天候而將非洲南端岬角命名為風暴角,但往後又被改稱為好望角。這個新命名據說是因為「來到通往祭司王約翰國的入口,為了表達內心的喜悅與希望」而起。

8.從非洲被帶到美洲的奴隸人數,到十九世紀奴隸買賣禁止為止,估計約有九百萬到一千萬之譜。

9.歐洲白人在南美當地出生的後代稱為「克里奧」(Criollo),是當地社會、經濟、文化的中心。他們之下是白人與原住民(印地安人)混血的麥士蒂索人(Mestizo),其下是原住民、白人、黑人混血的穆拉托人(Mulatto)。最下層是黑人奴隸。

10.在美國獨立的時間點,英國進入北美已經接近二百年。他們所成立的社會,包含語言在內,都體現出一種共有的文明。

11.從十八世紀後半到一戰為止,包含著十九世紀的這整段期間,都被設定成近代歐洲的時間範圍。

12.結束三十年戰爭的西發里亞和會(Westphalia)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是由歐洲大多數主權國家所參與的最初正式外交交涉場合。因為是最初的沒有前例可循,而且多數國並非參戰國,和談推進困難,整個合約完成花了將近四年的時間。

13.一五四五年舉辦的大公會議開始推進由羅馬教廷展開的改革。這個時期開始承擔司法或財務等職務的長袍貴族(Nobles of the Robe),或以現在的詞彙來說類似高級官僚的實務派人馬,也開始抬頭。

14.狄德羅與達朗貝爾所編纂的《百科全書》,從一七五一年到一七七二年,初版發行了共二十八冊。

15.《獨立宣言》根據洛克的社會契約論,基於生存權,把個人的自由與權利視為優先一切的自然權利,明白表示如果政府濫用權力侵害人民權利,那麼人民便有革命權廢除這個政府。

16.革命「revolution」一字,原本的意思是繞轉,甚至迴轉一圈返回原處之意。這個詞彙的意思轉變成使用暴力從根本改變政治體制的意思,是從法國大革命之後開始的。

17.十九世紀經過三十年後,拉丁美洲呈現出與十八世紀前完全不同的政治樣式。雖然獲得獨立,但拉美各國的大土地所有權制度仍舊留存下來,持續成為貧富差距非常激烈的社會。即使歷經工業化,當地社會的貧富差距至今依舊沒什麼改變。

18. 生產活動委託委託給農村裡的家庭,並事先借出生產設備與原料,日後再回收完成的產品。這種狀態是處在正式工廠進行工業生產的前一個階段,經濟史把這種現象稱為原始型工業化(Proto-industrialization)。

19.十九世紀後半到二十世紀初期,歐洲向海外送出了大量的移民,據說總數達到將近四千萬人。

20.一八四八年歐洲各地都市幾乎同時爆發出一連串的暴動,歷史上稱為「一八四八年革命」,共同的特徵是除了政治改革外也要求社會改革。

21.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有一群人激烈批判、對抗提倡議會主義式改良的修正主義,始終採取前衛理論主張透過暴力革命改變體制。他們在俄國社會主義勢力中佔多數,俄語稱為「布爾什維克」(Bolsheviks)。

22.德國工程師戴姆勒在一八六六年完成了配置汽油引擎的四輪汽車。真正汽車普及化是一九零八年,美國發明了價格只要過往一半,大眾型汽車「福特T型車」。

23.反猶太主義的言論現象,在十九世紀末已是德國、法國等各個國家的共通現象。

24.蘇伊士運河原本是埃及接受法國技術支援所建設而成的。但是因為維持營運的資金出現困難,因此將經營權賣給英國。




心得
    興亡的世界史套書中關於歐洲霸權的形成。霸權產生最重要的兩個因素:「產業文明」與「民族國家」的形成。產業文明代表產業科技的進步。民族國家表示一群人團結在一起,為了這群體的利益。
    再更細的去探討深層原因,為何產業科技是會在歐洲進步,而不是在其他洲進步,可能因為當地人們有較多出頭的機會,以及我看其他書本提到的因為英國工人貴,所以有動機促使生產科技進步。當生產增加後多的產品,能有效的銷售,有賴自由且安全的貿易渠道及個人財產的保障。所謂「民族國家」,從我看劉仲敬的書,淺白的解釋就是一群資本家為了自己的利益,結合成一個國家,更好的來爭取更多的利益,而不用顧其他人的利益。真是淺顯易懂。確實,如果形成國家對其中的組成份子沒有更有利益的話,那份子就維持小份子就好了,何必參與國家呢?而所謂民族確實在現在,也是民族發明學下出現的政治分類民族較多;真的以DNA一致來形成的民族或民族國家,可能不到一半。所以說到底仍是能保障自己的利益。
    所以分析完後我們可以知道,霸權之所以產生,在於有較多的動機、自由且安全的貿易、個人財產的保障、有一群人跟你的目標一致。這個國家是什麼政體,或是哪一種民族、哪種DNA並不是最相關的。當然這些因素可能有部分的影響到上述分析的四點。再更次要的,可能就是效率、清廉程度等。
    全書由於太日本口語式的書寫,不是讓人很好閱讀。日本人的禮貌充分出現在不該出現的學術文章中。疑問句、自我否定句、過長的問句、倒裝句等好像聊天的文法,或是文學作品的文法,太多出現在這種學術書籍中反而妨礙閱讀。翻譯也沒有適當的編寫,對這本書的整體不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精選文章

維梅爾的帽子 卜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