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歷史最早的黎明時期,內亞文化和東亞文化的分界線就在晉南,在今天的中條山。大致上來說,中條山以南屬於中國文化,屬於考古學家稱為仰韶文化、後岡文化的地區。在中條山以北,包括今天很大一部分的鄂爾多斯高原和陝西北部榆林的那一小部分,屬於考古學家稱為老虎山文化。
2.晉文化的兩個特徵:菁英獻祭,以及用牛羊肩胛骨占卜的技術,清楚地表現出他們最早的祖先來自西亞。
3.陶寺文化非常精確地對應著傳說中的堯舜,而堯舜、陶唐所在的地方恰好就是陶寺所在的汾水下游地帶,這個地方就是內亞文化和東亞文化的分界線。夏文化其實就是最古老的晉文化,因為夏這個地方本來就在晉國的汾水流域。
4.西周乃至春秋時期的晉國不是像漢文史籍所記載的那樣,僅僅是臣屬於周天子的一個諸侯國。作為內亞國家的晉國,它建立的時間比叔虞分封到晉的時間還要早得多。
5.殷商時期扮演過殷人主要敵人,曾經是中國人心腹大患的鬼方,主要就是我們所知的晉國。
6.白狄之所以被稱為白狄,是因為他們有穿白衣的習慣。穿白衣是上古許多內亞部族的共同習慣,例如羌人的始祖、姜太公的始祖。
7.三省六部制實際上是兩種制度:東亞制度和內亞制度的合併。六部制的封建殘餘較多一點,三省制更接近於宮廷政治。
8.所謂「孤秦陋宋」,就是指秦和宋是東亞專制主義成長的兩個里程碑。
9.一般來說,所謂的「倭寇」其實主要是吳越的商人,所謂的「套寇」主要是晉國的商人,蒙古武士和日本武士其實是晉國商人、吳越商人拉來助陣的。
10.雅各賓黨在法國大革命期間在政治上極具影響力,實是恐怖統治。今天雅各賓主義備用來指稱激進主義、暴力鎮壓與左派革命政治。
11.為了防止歐洲的民族主義激勵奧斯曼帝國境內的多元民族爭取獨立、導致帝國瓦解,奧斯曼主義指出,所有人民不論宗教、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擁有相同的權力和義務;不過此主義並未被人民廣泛接受。
12.三歲小孩都知道蔣介石不可能打贏日本。他真正想侵略的是滇國、蜀國、晉國這些仗著舊獨聯體的聯盟協議、不肯向他稱臣的勢力。利用抗日戰爭的名號,蔣介石就可以把國民黨軍隊和共產黨軍隊派到這些地方,打破這些地方傳統的獨立。
13.很有可能朝鮮半島的傳說很多是西漢儒家在發明黃帝傳說的時候才發明的。一般認為,夏王朝是虛構的朝代,夏王朝的暴政是根據商紂王真實的暴政為藍本所重新創作出來的。那麼最早的朝鮮,箕子朝鮮的傳說,也很可能是根據燕人衛滿真正東遷到朝鮮的真實故事再創造。
14.烏丸其實就是山地的燕人,正如哥薩克人包括了大量逃亡的俄羅斯農奴一樣。你逃到哥薩克那邊就不再是農奴了,而是變成了武裝的自由人。
15.國民黨總是說:「如果沒有蘇聯人給共產黨撐腰,我們怎麼會落到逃到臺灣的下場?」但是,「如果沒有蘇聯人給你撐腰,廣東還是陳炯明的地盤,北洋政府也還是張作霖的地盤,哪裡有你國民黨的南京政府?」
16.石敬瑭、趙匡胤、趙構和岳飛的故事,無論他們本人的是非曲直怎麼樣,都反映了中古遠東歷史的一個重要節點,那就是東北亞的崛起和內亞的衰微。
17.東就是夷,夷就是東;東夷北狄,夷和狄既是方位名詞,也是人種的名詞;狄就是北方人,夷就是東方人, 他們都是中國人在政治上的敵人。後來晉人的祖先主要是狄人,齊國人的祖先主要則是夷人。
18.整個春秋時代,諸夏各諸侯國都發生了從封建君主制到絕對君主制的轉型,但是轉型愈早愈不徹底,轉型愈晚則愈徹底。齊國是最早轉型的,所以最不徹底。
心得
本書是閱讀本系列的第三本書,逐漸抓到劉氏的主要觀點,即東亞地區是兩條人類遷徙的最後處,所以技術、制度等都是較人家慢的;另外是文化若中斷交流,就會逐漸的退步。
第一點我找不到反駁之處,雖然我認為這也是劉氏自己的觀點居多,證據較少。不過確實劉氏帶給我新想法,就是依照地理遷徙從非洲、中亞過來,那麼因受到高山及高原阻擋,確實到所謂中原地帶會有兩種路徑,一是沿著海岸線,就是百越族群往上;另外就是從河西走廊,或是繞過戈壁沙漠,從鄂爾多斯高原-河套下來。以前為了宣揚政治正確,課本教導中國人是源自自己的,證據就是有北京人和山頂洞人化石,從來沒有懷疑過。如果真的是這樣,那等於說中國人與地球其他人類不同人種,大家都從非洲出來,就中國人是自己來的,有夠荒謬的。中原人也是源自非洲的話,那確實來源只可能像劉氏講得那樣,從伊朗、中亞過來,那自然中國文化更早也是從那裡一起帶來的。
所以說我們指的漢人及漢人政權到底算是什麼,那由此分析只有仰韶文化那群人算是,也就是中路人與海路人的交會混血,其他中路人來的政權通通都算是外族入侵。不過這個詞現在看起來也是好笑,外族入侵的意思是外族人侵犯到我族的土地,不過哪裡能夠算上是我族土地?我族也是從別處遷徙過來的,哪有現在住在這邊,這邊就變成固有領地了?沒有這種道理。
第二點文化必須一直交流,不然就會退步,此點我採保留態度,固然劉氏的立論有其依據,不過文明漸漸也會自我進步,不交流就衰退可能是一時的,但漸漸還是會興盛富裕起來。至於專制下的編戶齊民導致國力衰微,這倒是很有道理。人們失去保護自己的能力及意願,無能力反抗剝削者,那麼剝削者這麼容易剝削,也就不必讓自己保持多堅強的實力。遇到下次外敵時兵無法作戰、人民無法作戰,主政者也無戰鬥力。
不過經歷了上千年的時間,在同一地方的居民還會跟剛開始的一樣嗎?或者是想法一樣、或做同樣的事情嗎?讀劉氏的書,有點像賈德戴蒙的感覺,即地理可以解釋絕大部分的歷史,劉氏的又更肯定一些。不知劉氏有做過人類學調查沒?讀書當中也不斷想起《令人著迷的生與死》,其中有個觀點,亦即東西一開始是什麼用途,不必就只能一直是那個用途,也能有多種的潛力。那麼一個地區,或一群人,因為上骨在晉,或在夜郎,就只能按著晉夜郎的行為模式去做嗎?這也是蠻令我疑問的。
劉氏的書確實釐清我長久以來的問題,以及帶給我新的觀念,所謂周天子分封諸國,那封地本來有人嗎?難道都是無人荒野。必定是有人,那封王過去則必須和當地共存,於是較合理的確如書中所寫齊萊共治、晉狄共治。所謂的三家分晉實質是晉中的胡人與漢人分裂,漢人再分裂成魏韓;齊靠著萊的冶鐵技術稱霸初期。所以這些國家的制度及組成都不如我們想得那麼當代及理所當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