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7日 星期二

迷戀音樂的腦 丹尼爾.列維廷 Daniel J. Levitin


1. 聲音的基本要素是音量、音高、輪廓、音長(或節奏)、速度、音色、空間定位與回響。我們的大腦把這些基本的感知屬性組織起來,形成更高層次的概念,像是拍子、和聲和旋律。

2.舞蹈並非一連串毫無關聯的身體動作,舞蹈動作之間的關聯會產生整體感和完整性,這種連貫性和凝聚力來自腦部較高層次的運作。

3.人類內耳的基底膜(basilar membrane)上布滿毛細胞,當不同頻率的聲波在耳蝸中行進時,基底膜的不同位置會產生位移;高頻聲波引起卵圓窗(耳蝸的入口)附近的基底膜位移,低頻聲波則能進入耳蝸深處,頂部附近的基底膜位移。

4.現在的系統稱為「A440」,因為位於鋼琴鍵盤正中央的音稱為「A」,其頻率制定為四百四十赫茲。

5.每種樂器都有獨特的泛音組成模式,某種樂器的第二泛音音量可能大於另一種樂器,第五泛音的音量則較小。事實上,我們聽到的所有音色變化(即造就小喇叭之所以小喇叭、鋼琴之所以是鋼琴),全都是由泛音的音量分布模式而來。

6.額葉與規劃能力及自制有關,也有從感覺系統接收的龐雜訊號中抽譯意義的能力。顳葉與聽覺和記憶有關,額葉後區與運動能力有關,枕葉與視覺有關。小腦與情緒和整體動作協調有關。

7.語言功能主要來自左半球,不過一旦右腦半球受損,整體口語表現(如語調、重音和音高型態)還是會受到影響。由語調分辨直述句與疑問句、判斷語言態度為諷刺或真誠的能力,通常來自右半球。

8.音樂感知也有這種側化現象。辨識旋律整體輪廓以及辨別音高相近的兩個音的能力,來自右半球。音樂的辨名能力則由左半球負責。




心得
    本書是接在好音樂的科學後的延伸閱讀。音樂是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音樂的構成是由不同的泛音以不同的聲量所組成的不同音色,振動到鼓膜,刺激到毛細胞,最後產生音感。至於人類為何會喜歡音樂,或許正如同我們喜歡繪畫一樣,這些具有性優勢基因,或是故事優勢迷因的特徵,因而能在人類社會中傳遞下去。我們所感知道的音樂,也是大腦的再建構產物。理論上同一首歌,不同音量、或是不同音色,大腦理論上會認為這是不同的歌。但實際上卻不會。因為自主系統會自動歸類,有助於我們在不耗主動腦力就能幫助我們認知世界。而此自主機制有時候卻會讓人產生錯覺,如不存在的三角形等。整體來說本書算是有點枯燥,不過也含有不少知識。我們了解的喜歡音樂的組成,並不會減損我們喜好它的原因,而是能有更多的視角去看待。還會再閱讀音樂相關的書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精選文章

維梅爾的帽子 卜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