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經濟公民應該關心的,不是哪位執政者債留子孫,而是問:利率高還是低?債權在國外還是國內?舉債是用在煙火還是公共建設?公共建設是拉抬房價還是促進產業?換句話說,債務結構比債務多寡重要。
2.諾貝爾經濟學獎並不是真正的諾貝爾獎。經濟學獎是1968年瑞典央行創立,全名是「瑞典央行紀念諾貝爾而設之經濟學獎」。
3.經濟牽扯到的錢,不見得是具體的錢。具體錢像紙鈔、金幣等都是一種象徵,象徵你在你所處的社會中,別人欠你多少。另一種說法是,錢象徵你可以聲索的社會資源數額。
4.經濟學中有一大領域,研究的正是錢與各種金融債權的創造與買賣,叫金融經濟學。許多人以為金融經濟學就是經濟學,它卻只是經濟學的一小部分。
5.生產是所有經濟體的根基大本。事實上,天翻地覆的社會變化,溯其源頭往往是生產模式的變化。
6.資本主義經濟是資本家組織起來的。資本家是資本財的擁有者,資本財又稱生財工具,機器算是資本財,原料不算。一般常用的「資本」一詞,就是指投入事業體的錢。
7.買家寡佔無法像賣家寡佔那樣操控市場,因多家企業可以串通好不降價,維持高利潤,這叫同業聯盟(cartel)。
8.經濟理論再怎麼偉大,都有特定的時空背景。理論要運用得好,就必須把你要討論的市場、產業或國家搞清楚,看內外有哪些科技面與制度面在運作。
9.歷史最能凸顯經濟理論的侷限。也有不能靠單一理論來解釋的成功之道,如新加坡。這樣能減少大家對既有理論的仰望程度,並在依據理論做出政策建言時三思。最後讀歷史是基於道德責任,才不會拿民眾做「活體實驗」。
10.西元1000到1500年之間的中世紀,西歐人均收入每年成長為0.12%。也就是說,西歐1500年的人均收入,只比1000年高了82%。雖這麼說,西歐當時還是比亞洲及東歐快很多,這些地方成長率大概只有0.04%,也就是五百年間人均收入只提高22%。
11.1820年後五十年的成長力道空前,這段期間通稱工業革命。五十年間,西歐人均收入每年成長1%,今日的標準算很糟,日本「失落的十年」就是這種成長率。但比起1500到1820的0.14%,算健步如飛了。
12.馬克思認為自己是「科學社會主義」。馬克思的新社會,應該要善用資本主義的果實,而不是摒棄。還有社會主義可以跟資本主義的私有企業學習,就是財經事務應該集中規劃。這就是「中央計畫」。
13.馬克思亦有追隨者主張不必打倒資本主義,其缺失可透過議會民主加以改革,這一派通稱「修正主義」。他們主張政府應規範工時與工作條件,並提供社會福利。
14.美國北方獲勝並非偶然,靠的是前半世紀憑藉貿易壁壘發展出來的製造業。
15.1870到、1913年的自由經濟黃金時期其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自由。 資本主義核心國家的經濟政策,不管對內或對外都在減少經商自由。當時走自由化路線的大多是弱國,而且都不是自選,是被迫簽訂不平等條約,或淪為殖民地。
16.驅動史上第一次全球化的,主要並不是自由市場,而是帝國主義。一戰也不是那麼天外飛來,資本主義列強之間一直在較勁爭鋒,擦槍走火的可能性當然很高。
17.1929年國際貿易崩潰,頭號原因並不是關稅,而是列強都堅持平衡預算(撙節),造成國際需求直直落。
18.IMF的成立宗旨,是要給國際收支一時告急的國家提供短期融資。世界銀行提供的則是專案貸款,專案可以是某種特別投資。
19.前蘇聯集團國家轉型,大多數採用「大霹靂」,企求一夜之間恢復資本主義。「大霹靂」在許多國家都多災多難。
20.就算不是依據人類自選的條件創造歷史,也是創造歷史。因此任何研究人類的科學,包含經濟學在內,都不應該自以為可以預測未來。
21.依據古典學派,生產者為了追求利潤,會把產品的價格往下壓,品質則往上拉,到頭來就會把生產成本極小化,國家產值極大化。這理念又稱看不見的手。
22.古典學派也信奉賽伊法則:供給會自創需求。
23.古典學派看到的經濟組成單位是階級而不是個人,這可幫我們看到個人在體系中的位置是如何強烈影響其行為。今日行銷公司在制訂策略時,依然以階級來劃分目標客層。
24.「赫克歇爾-奧林-薩繆爾森」的縮寫,又稱「HOS模型」,是當今學界接受度最高的國際貿易理論,認為所有國家在科技與組織上都有能力生產所有產品。之所以選擇專精生產不同產品,是因為不同產品的生產會用到不同的資本與勞力組合。但這導向脫離現實的結論。
25.古典學派的缺點:無法處理衰退或失業這類的問題,也缺乏理論工具,沒辦法解釋為什麼市場競爭如果不受規範,往往造成危害社會的結果。
26.新古典學派一句話:個人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所以政府不該干預,除非市場失靈。新古典學派在決定商品價值時強調需求,也就是消費者對產品的主觀評價。古典學派認為產品價值是供應條件所決定,也就是生產成本。
27.古典學派把經濟體想成是不同階級的集合,新古典學派把它想成是個人的集合,而且個人皆理性而自私。新古典學派中,人只有單一面向,是一部趨樂避苦的機器。
28.新古典的「怕累托標準」,出發點是不願拿「更大的善」名義要求任何人做出犧牲。新古典一採用怕累托標準,就等於是向保守主義靠攏。
29.馬克思學派一句話:資本主義是推動經濟進步的強力引擎,但它終將崩潰,因為私有財產遲早會變成進步的阻礙。
30.發展主義傳統一句話:政府如果放任市場不加干預,落後經濟就無法發展。
31.奧地利學派:沒人可以知道所有事,政府最好還是別干預。奧地利學派視自由市場為最佳體系,原因是人類並不很理性,天底下不可知也太多。缺點是忽略秩序其實經過刻意建構。
32.凱因斯學派:對個體好,不等於對總體好。凱因斯贏過新舊古典一點:它有認清金融在現代資本主義扮演的重要角色。因此詮釋1929年大蕭條與2008年金融海嘯,凱因斯學派都大有發揮。缺點是幾乎只看短期,不看長期。
33.制度學派:個人是社會的產物,儘管個人無法改變社會規則。人是社會的產物,制度會影響人,會型塑人的選擇,因此經濟學家應該要分析制度,也就是社會規則。
34.優先股享有分配股息的優先權,代價是必須交出重大決策的投票權。有投票權的股份叫普通股。
35.共決制理事會就好比其他國家的董事會,做出的重大決定必須得到監事會批准。
36.有些企業是員工、消費者、存款人、小商家共同擁有,稱為合作社企業。
37.世界銀行還有幾家區域性多邊銀行,裡面的錢是為了貸款給開發中國家,利率比民間銀行優惠,償還期也較長。有亞洲開發銀行(ADB)、非洲開發銀行(AfDB)、美洲開發銀行(IDB)。國際貨幣基金(IMF)的業務則是大規模短期貸款,對象是陷入金融危機,無法從市場借到錢的國家。
38.以「個人」為中心的經濟理論之所以扭曲事實,不只是太粗略,更糟的是這些理念對個人的理解相當離譜。自我有很多面向、社群也會形塑個人、個人易受操控、個人也不見得是自利的。
39.NDP(國內生產淨額)是個比GDP(毛額)更精準的產出測量值,因為NDP不只算進了中間投入,也算進資本財投入。但是GDP卻比NDP常用,一大原因就是折舊的計算方式莫衷一是。
40.GDP(國內生產毛額)比GNP(國民生產毛額)常用,因為不一定在國內生產。短期而言要測量一國經濟力,GDP比較精確。若要預測長期經濟力,GNP就比較好了。
41.不管是GDP還是GNP,一國數據大於另一國,可能原因是人口較多,所以就要計算人均GDP,或人均GNP。
42.世銀對「高收入國家」的定義是人均收入12276美元以上。在2010年,這些國家的合計GDP佔全球70.8%。其他國家定義為「開發中國家」,佔29.2%。
43.要衡量一國的生活水平,公認的最佳指標是人均GNI(國民所得毛額)。雖說是最佳指標,卻不見得是夠好的指標。明顯問題,是人均GNI只測量平均收入,卻不問國民與國民之間、族群之間的收入差異。
44.國與國之間物價水平往往差很多,因此GNI或GDP經常換算成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縮寫是PPP。
45.「地位商品」是指某些商品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為很少人買得起。
46.福特量產系統已經問世一個世紀,如今依然是製造業的骨幹。八〇年代後,它有個升級版,叫精實生產(lean production),由豐田汽車開發出來。
47.一個簡單道理,成長率到3%就是一級棒,高於6%可封「奇蹟」。長時間高於10%,超過十年之類的,只有兩種可能:一是挖到寶礦,二是戰後復甦。
48.投資在機器、廠房、交通建設上所謂的「固定資本」,佔GDP中的比例,叫「固定資本形成毛額」(Gross Fixed Capital Formation縮寫GFCF)。GFCF/GDP是經濟開發潛能的良好指標。全世界總看,投資佔比約在20-22%。
48.製造業是受自然條件限制最小的經濟活動,其效率也最容易從機械與化學程序受益。製造業的創新,也可以轉移給其他部門,尤其是服務業。
49.央行憑著獨佔性的發超特權,可以無限制放款給陷入信心危機的銀行。然而這筆救命錢要管用,銀行必須只是面臨現金流的麻煩,這種銀行必須資產大於負債。清償危機就不一樣了,這種危機是負債大於資產,央行調多少頭寸給銀行都無濟於事。
50.投資銀行業務就是幫企業籌資,至少一開始是如此。它們幫客戶辦理股票、債券發行,並代為承銷。承銷不做零售,對象是極大投資方,也就是「高淨值人士」,或是法人。
51.追蹤個別國家的長期發展,目前做出來的分析也是「貧富差距有礙成長」。但不表示貧富愈近愈好。如果大家都賺一樣,人民就不會努力。從前的社會主義國家就是如此。
52.最常用來代表貧富差距的測量值是「基尼係數」,其算法是計算A區塊佔整塊三角形的面積。如果徹底平等,基尼係數就是〇。徹底不平等就是一。
53.另一代表貧富差距的測量值叫「帕爾瑪比值」。各國不管政策如何,中間50%人口收入佔比其實差不多,有差異的其實是頂端10%與底部40%的人口收入。帕爾瑪比值就是用頂端10%的總收入除以底部40%的總收入。
54.實際世界中,沒有一國的基尼係數低於0.2,也沒有一國超過0.75。其實一國只要基尼係數高於0.5,就算貧富很懸殊了。這種國家多在拉美。大致上0.35是懸殊與否的分界線。
55.工作只有在稀缺時才獲得經濟學界的重視,也就是失業率上升。事實是,工作帶給人類的影響往往難以測量。
56.有些學者主張,在生產力成長需要投入龐大資本的產業,例如鋼鐵、汽車業,寡佔企業之間的卡特爾,可能反而對社會有利。在這種產業,你死我活的競爭只會減少企業獲利,壓低投資,傷害長期成長。
57.經濟學與政治學二者不可能涇渭分明,決定市場邊界的一向是政治,不是任何經濟學理。
58.政府很多開支並不是花在消費或投資,而是把錢財從經濟體一邊移轉到另一邊,最多是社會福利,例如失業給付或低收援助。計算GDP時,不該把這種支出算進去。
59.一般人總以為日本是貿易驅動的經濟體,其實其貿易依存度與美國一樣低,也是15%。大型經濟體的貿易依存度通常比較低,因為經濟規模大生產結構多元性也比較大,很多產業無須參與貿易也可以達到規模經濟。
60.貿易取向的小型經濟體如香港(206%)及新加坡(198%)臺灣(113%)。這種經濟體不僅因為自己小,需要外國的市場或產品,也因為它們專精就是貿易。
61.FDI(外國直接投資)分兩種:外商進來設子公司,叫綠地FDI(Greenfield FDI),外商近來買下現有公司,稱棕地FDI(Brownfield FDI)。
62.今時今日,市場只佔經濟一小區塊。今日很多經濟活動其實是企業內部指令所創造,很大區塊則要看政府臉色,甚至聽政府號令。司馬賀估計,美國國內經濟活動其實只有20%是市場交易。只看到市場,就看不見經濟的更大區塊。
心得
本以為是臺灣自己的作品,原來是韓國人,且是劍橋教授。本書篇幅不多,但相當紮實,用看得懂的話語解釋大部分學派與大部分現象。現在講到經濟學如個經總經,幾乎都是從古典學派延伸到現在主流的新古典學派。張教授深入簡出,一兩句話就能打中各派的精髓,然後下面再做較詳細的說明。不過不是一直接觸,看完實在也很難記得各學派的論點,只能不斷複習。不過我們會知道,沒有一件事情是單一學派能夠完美解釋的,而且各學派都有其背景,拿來套用全部是錯誤的。
經濟學的組成就包含個人、銀行、國家、國際組織等,張教授也都有說明。首先個人是否為不可分割的單位,現在幾乎不這麼認為了。因為人並非總是單一態度、單一面向,像經濟學中那樣的假設是違背人性的。國際組織也有介紹重要的世界銀行及IMF。張教授一個觀點很好,就是不管是何學派,應該都要重視製造生產這塊,而不是原料與工廠的組合而已。製造是一切的源頭,正如次貸風暴的源頭依舊是次貸。
GDP、GNI、PPP等也有介紹。由於是複利,長期3%以上已經是相當優秀了,6%簡直是奇蹟,因為差一點點,時間多一點最後的倍數會差很多。
也有介紹銀行、央行、投資銀行。現在已經進入新金融時代,一句話就是複雜,它就是要複雜到讓人看不懂,而金融業也因此大賺特賺。人還是應該注重基本面,最終仍會回到基本面,就如次貸風暴一樣,你無法避開風險與泡沫的,這或許是張教授與歷史告訴我們的。
全書到尾都一直有獲得新知。貧富差距的三角形與基尼係數算是經濟裡面較客觀的值了,我們臺灣也已快過0.35的懸殊線了。更好的估計值是帕爾瑪係數,採前10%除以後40%。不過帕爾瑪係數多少算高,多少算低,作者沒有給數值。
這個貧富差距也讓我有感。貧富差距擴大是全球現在遇到的問題。在平克的再啟蒙的年代以絕對觀點視之,雖然擴大,但是最底層的民眾生活比以前仍是有改善的。若接受平克的觀點會認為還OK,不過本書更進一步解釋,研究發現差距會有礙成長,最後仍是不利國民的。兩種觀點截然不同,但是後者看法更深入,我也認為比較正確。所以雖然都是名作家,仍要多看才不會偏食偏見。
相當推崇本書,非常好的書,會把本作者的作品逐一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