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十八世紀初,波伊夫·培松提出凱爾特語是一種綜合性的概念之後,認定高盧是凱爾特一部分的想法便逐漸普及,持續至今。
2.迄今,關於凱爾特歷史與文化的概論書籍,主要都以愛爾(Eire)為中心。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愛爾蘭這個國家,把凱爾特文化當成國家認同。當我們對凱爾特人與凱爾特文化進行歷史實證性的檢驗時,它跟古代凱爾特之間,完全沒有關聯。愛爾蘭是因為在近代成為獨立國家後,需要面對如何銜接與過去歷史斷裂的課題,所以才尋求將凱爾特文化作為起源。
3.法國民間的傳奇故事幾乎沒有關於「世界起源」的題材。之所以如此,可以認為是基督教的「創世說」,將之前的傳說徹底抹除之故。
3.在基督教傳入之前,聖誕節原本是冬至的慶典,只是後來被替換了概念。冬至慶典主要來自古代印度伊朗的太陽神密特拉(Mitra)。密特拉教的重要祭典,便是在冬至這天舉行。基督教的聖誕節原本並沒有固定時日,但到四世紀中葉起,便固定在冬至這天舉行,據說是為了鎖定密特拉教這個重要節日。
4.德魯伊舉行讚美太陽儀式的時間在夏至。這個儀式隨著基督教傳入,從六月二十一日的夏至,轉變成在聖約翰日(二十四日)的晚上點燃火焰、舉行慶典。
5.早期基督教的誕生地點—聖經形成的舞台—中東的自然環境。換言之,基督教是在沙漠、河川與海洋中發展起來的,森林幾乎不曾被提及過。因此森林被當成異類的慣習,加以排除殆盡了。
6.原始印歐語出現的時間可以回溯到前四千年的時代。
7.凱爾特人在文獻中可確定的初次登場,是前五世紀中葉希臘史家希羅多德記述的「凱爾多」。根據希羅多德的描述,他們是從大西洋岸的伊比利地方,一直延伸到中東歐附近多瑙河的一個大民族。
8.西元前八世紀末,居住在黑海沿岸的斯基泰人西進,將辛梅里安人(Cimmerians)趕往中歐。到了當地的辛梅里安人被稱為基姆利斯人,和原本的居民卡爾人有所區別,這就是高盧人的起源。於是,凱爾特人可分類為基姆利斯人與卡爾人兩派。
9.德魯伊和畢達哥拉斯學派有很多類似之處,包括據傳受色雷斯的查摩西斯所影響的靈魂不滅觀、廣泛運用以數學知識為基礎的幾何學圖樣、活人和動物獻祭、知識學問等。需要二十年之教育,同時扮演宗教、知識、司法的三重強大權威階級。
10.一般認為西元四八一年(或四八二年)隨克洛維一世即位成立的法蘭克王國,乃是法國作為一個國家的起源,但是它的核心民族法蘭克人,其起源在羅馬帝政時期以前,幾乎無跡可尋。
11.高盧的德魯伊和海伯尼亞的德魯伊之間,存在著五百年以上的空白期。大陸凱爾特的正統德魯伊,乃是具備希臘有體系知識的賢人集團,並且自前一世紀起就失去了集團運作的功能。後者是截然不同,包含女巫在內的薩滿集團,只是因異教性質,所以被當作同樣的東西來稱呼罷了。事實在文獻上,我們並無法確認這些薩滿曾自稱過「德魯伊」。
12.「exile」現在被當作流浪或放逐的意思,不過它原本在基督教當中指的是猶太人被擄往巴比倫的那段放逐期間,以及根基於此而進行的贖罪巡禮。
13.九一一年,諾曼人在羅洛的率領下包圍了沙特爾。西法蘭克王查理三世和他們簽訂合約,將柯騰丁半島賜與羅洛,並封他為公爵;「諾曼人的土地」諾曼第,於焉誕生。
心得
興亡的世界史第八冊。凱爾特人及其文化是基督教文化傳遍歐洲大陸前的主流文化。凱爾特人一詞今日聽到多是在愛爾蘭踢踏舞、電視劇角鬥士有凱爾特人、高盧人等。在變為基督文明之前,凱爾特為多部族、分布從中歐至伊比利半島、不列顛島的廣大區域,由於缺乏文字歷史,有無形成王國或大帝國未可知,但似乎是沒有。隨著與羅馬的征戰,才逐漸進入歷史。在亞歷山大大帝新死的那數十年間是凱爾特人的光輝時刻,曾攻入馬其頓與跨海東征特洛伊。
現今電玩文學中的德魯伊也是出自於凱爾特文化。但是出現的形象多是頭戴橡木枝、手持槲寄生、與動物善的樣子。根據史料考據真德魯伊是需經廿十年的教育,及宗教、知識、政治、法律於一身的權威,應該跟野人形象差很多。
另外古代也很常出現高盧人的稱號。高盧人名詞在羅馬時代就有,但是法蘭克人卻沒有,可能要到西元一百年後才有此稱呼。其是否是高盧人的一支,或是日耳曼人,現已無法確定。
現在在歐陸的凱爾特人及文化只剩布列塔尼比較完整,因為其在羅馬帝國時期是最邊陲的地方,也落後荒涼,受基督文明影響較小。另外其所說的布利通語與海峽對岸的海伯尼亞及不列顛島比較近似,而愛爾蘭受基督文明及羅馬影響更小,因此可以保留較多。愛爾蘭現存的凱爾特文明多是西元後的資料,與西元前的凱爾特文化幾乎無關連,書中也有提到現在愛爾蘭作為一個國家,由於存在歷史斷片,必須於政治上的理由需要找一個文明繼承,於是大力宣揚自己是繼承悠久的凱爾特文明。其實與最古老的凱爾特文明沒有任何連接。而且愛爾蘭目前輸出的文化最著名者,是聖派翠克節,仍是基督教聖人,甚至是一個人還是複合人還有爭議,真是什麼都要的感覺。
布利吞人、海伯尼亞人無法確定與大陸的高盧人是否同文同種,現今較傾向不列顛群島南岸才是高盧人(凱爾特人)移居,北方的布利吞人不是。現在的凱爾特與羅馬基督文化前的凱爾特是否還一樣,幾乎是否定的。多是不滿現況,或尋求政治目的而來提倡凱爾特,如同文藝復興的概念一樣。凱爾特對非歐洲人如我而言,了解重點大概有羅馬前文化、德魯伊、亞瑟王傳說、自然崇拜這些,並不更深入。不過曾經存在過的文化及其多樣化,告訴我們每個地方也有它的歷史,說不定也是很豐富,並不就是他現在所表現的樣貌。如果這樣想、這樣看,那我們的視野就會愈來愈豐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