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排灣族社會組織的頂端是頭目,職位世襲,其領導著一個常設機構(世襲輔佐者)。頭目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與尊榮,此權威尊榮依賴「神權政治」來支撐。神就是祖先,頭目被認為是與整個族的共同祖先血緣關係最近之人。
2.1874年牡丹社事件後,清國改弦易轍,「開山撫番」成為新政策,於是1875年爆發了臺灣第一場原住民對抗清國的大戰。這是大龜文命運的轉捩點,也是所有臺灣高山原住民的轉捩點。
3.清國統治臺灣一百多年的歷史中,作亂的都是漳泉人士,而客家人一向都和朝庭站在同一邊,因此在朝廷眼中,客家是義民。
4.移民者想法,他們離鄉背井橫渡黑水溝,來到瑯嶠建立家園,一則要找一塊容易謀生之地,二則要擺脫官府欺壓。他們心中對清官府本就沒有什麼敬意。
5.在沈葆楨的指示下,崩山已改成枋山,風港改稱楓港,柴城改稱車城,猴洞改稱恆春。
6.「開山撫番」簡單說,就是軍隊打先鋒開路,漢人移民隨後跟進。如果生番膽敢妄動、反抗,就由軍隊以武力鎮壓、剿平。撫番與剿番,一線之隔而已。
7.番人天性,雖曰強悍而非兇殘。他們生活形態不同,崇敬祖靈,數百年來自得其樂,自有一套天地人合一之哲理,與中土之民的想法完全不同。沈葆楨當年太過匆促,不了解生番,遽定下開山撫番。其實,欲使番盡化為漢,乃是緣木求魚。
心得
本書是陳耀昌醫師撰寫臺灣歷史小說花系列的第二部。沒照順序閱讀因為剛好在圖書館看到,還好事件上不甚相關。
臺灣原民的抗暴事件能記上心的,之前大概只有牡丹社事件及霧社事件,不過此兩事件規模百人,比上此書上的大龜文事件簡直小巫。以前的課本根本不重視臺灣史,甚至歸於清史中間。但其實自清成為中原統治者後,一直是放任臺灣,最好沒事,有事也不想管的態度,直到1874年牡丹社事件後日軍登島後才有較積極的全島治理。課本裡可能寫一句「原住民多有反抗」,如此含蓄的一句話背後可能就是數千人命,感嘆耳目被從前編譯館的作者們蒙蔽、扭曲了這麼久。連嘉義吳鳳也是黑硬說成白的,這真的是過份了。
如同之前閱讀林媽利教授的文章,原住民遍及全島,是漢人來開墾才逐漸退縮到高山。整個大龜文溪(今稱枋山溪)對他們來說,本來就是祖傳的地,不是漢人的也不是清皇帝的。漢人來開墾,是竊佔與租借。而漢人會做生意,或好色,多有佔原民便宜之事,所以衝突是必然的。排灣的習俗有獵人頭,漢民沒來之前部落之間就有獵人頭,並非針對漢人,所以衝突主因仍在文化不同以及欺騙對待。
如書中劇情所講的話,那大龜文部落的滅亡竟出在清將領與日軍的競爭心理,原因如此低級也太可悲了。因書中寫,頭目野厓無意造成大戰,也願意放棄漢人租金給清皇帝,但是日本軍在的短短一年內已經被召喚三次,實在不想再下平地。如此造成清將領王開俊的不滿,藉機攻打部落,並殘殺老弱小。其實也反應了清政策。作者白話寫「開山撫番」政策,讓我至今天才懂其霸道的內涵,根本不是什麼撫,而是你最好乖,不乖就剿滅你的殘酷政策。所以沈葆楨自責政策剛開始就遭到挫折(王開俊戰死),現在看起來只是一定會發生的事早發生而已。
本書最後由胡鐵花的巡台視察重遊舊地,從後回顧做一個總結。郭均在娶到璦玎後不久就過世了,不過郭大夫與公主的結合,讓大龜文與附近漢人變得相當和好,算是一個好結局。剿番本來就是錯的,雙方都有立場,這是不得已的,漢人與原民都死傷慘重,大龜部落5個村落被毀,200人勇士遭殺害;清兵合第一次死傷應該近200,只能說小勝,但是死於臺灣的風土病上千人,六千五百菁英淮軍僅一半回到中國。大龜文的犧牲,讓清得以調整政策,後續其他部落就無這樣的滅頂之災,相對於20年後的日本治台,霧社事件等的原民受到高壓統治,這時的清治理感覺還更懷柔、有彈性。
本書補完一小部分近代史,儘管僅橫跨數年的時間,卻影響了清政府後面二十年政策。而這部分歷史是由原民加清軍二千人的生命所寫下的。沒有前人就沒有後人,沒有前事就沒有後事,聽起來好像廢話,但是這是告訴我們了解前人前事,並尊重之,是了解自身,尊重自己的重要關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