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來庵在台南市亭仔腳街, 即今日青年路附近,主祀五福王爺的廟宇,時人稱「亭仔腳王爺廟」。
2.一九〇五年九月清政府宣布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自此延續千年的科舉制度正式宣告廢除。
3.日治時期仿效清朝以來的保甲組織,令十戶組一甲,百戶組一保,相互監視並連坐。每甲設甲長,每保設保正。後演變為類似今日的鄰、里長。
4.日治時期,臺灣人對當權的日本人私下蔑稱為「四腳仔」,即用四隻腳走路的畜生之意。而對服從於日本人之意行事的臺灣人,則稱為「三腳仔」,即連畜生都不如之意。
5.一八九五年五月三十一日,台北城內發生李文魁之亂。李文魁原是直隸游匪,跟隨淮軍來台。李文魁殺害副將方良元,入庫奪取軍餉。
心得
本書是臺灣近代,日治時期為背景的推理小說。之前讀陳浩基時就有感嘆香港人寫時代背景小說真好,本書則是在網路推薦下的臺灣時代背景小說。
日治時期臺灣處於歷史遽變的時候,任何選擇都可能導致悲劇,大部分時期運與命佔最大部分。故事主軸的角色是西來庵事件遺族,其父親僅在西來庵眾逼迫之下幫忙寫了檄文,就被視為亂黨的一部分被處決了。由於保甲制度連坐,沒有人敢包容遺族,許多無辜的遺族也從此遭到悲慘的命運,甚至直至死亡。西來庵事件在此之前完全沒聽過,日治時期台人抗日僅稍聽過蕉芭哖事件,此兩事件也反映出日軍的殘暴,對抗反抗民眾不只全部剿滅,甚至還報復性屠村,稍微了解到一點歷史了。
在當時日人普遍歧視台人,甚至輕蔑的稱「清國奴」也有。不管在哪個行業,普遍受到日人的歧視與壓制,是一段苦悶的歲月。到太平洋戰爭開始,日本的國策對臺灣才稍微改變,不再視為外地,而以皇土本土的態度經營。可惜已經太遲了,臺灣人雖習慣日本的制度,但普遍對日人沒有好感。在本書之前的閱讀心得已有提過。臺灣要能迎來曙光,只有假設日本太平洋戰爭勝利。不過也沒有好假設的,歷史就是如此。
推理的部分也算佳作,不過更讓人在意的是其融入臺灣時代背景,融入得相當好,也算是故事的重點遠因。故事中的阿水嬸那段故事令人動容,只能說大時代之下,小民眾相當無奈,痛苦也只能在日後向陌生人說而已阿!整本書不太花時間,推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